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四位英美女作家以及她们的中国叙事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所塑造的四种不同的中国形象,揭露西方女性的中国想像重复了东方主义话语,把中国建构成美丽的东方和邪恶的东方两个矛盾的意象。西方女性的中国叙事反映了性别与种族的矛盾关系,女性东方话语作为东方主义话语中一个异质性的子话语,既挑战又巩固了男性东方主义话语。同时,这些作家通过对中国他者的想像完成了女性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牡丹亭》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却有着相似的人类自然情感。查泰莱夫人和杜丽娘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女性情感表达和对"灵"与"肉"情爱的追求中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尽管她们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和戏剧产物,但站在人类自然情感宣泄的角度上,她们都是在感情困境中力求寻找一种超常的方式来宣泄自身情感。文章旨在通过对比两个女主人公在情感宣泄上的相似性来探讨人类对自然情感的回归——"灵"与"肉"结合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有关女性人物的作品。她们在这些作品中有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不同作者的作品中,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她们最后的命运结局也截然相反。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和她们个人自身性格有关。同时女性在那个时代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使得她们的结局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影响下,《玩偶之家》和《伤逝》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娜拉和子君都发出了代表女性最为强烈的振耳发馈的声音。她们都被各自的生存环境所异化,但在处理的过程中,两位主人公却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娜拉通过话语否定了不合理的社会,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权利;子君则在默默中前行,没有选择,只有接受,惨遭抛弃,以至最后丢掉性命。这两种不同的抉择背后蕴含了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根源。并且较之于浸润在更多的民主思想中的西方女性。中国妇女有着更为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相同原著过程中,中国女翻译家和中国男翻译家有着不同的创作方式.中国女翻译家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用女性的视角,凭借女性的亲身体验,重塑真实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译著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简少贞、素姑和长安分别是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师陀《桃红》、张爱玲《金锁记》中塑造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情感表达,但是她们却在书写着相同的女性命运:无爱的人生。黑格尔曾说:“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所以,她们三个人的生命因为没有爱的滋养都显得暗淡无光,像含苞的花朵,没经绽放便凋零枯萎。  相似文献   

7.
刘星 《文教资料》2013,(3):17-18
为了提高对莎士比亚戏剧女性角色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视角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解读。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对女性人物的表达呈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她们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父权制的权利话语,另一方面她们对婚姻家庭的相关社会规范进行了挑战。中国莎学应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在吸收国外莎评成就的同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有效促进中西莎评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唐代宫怨诗以作者身份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女诗人的自我抒发与男诗人的代言之作。女诗人包括有名号的后妃、和亲的公主、普通的宫女三类。这些女诗人的宫怨诗可以说是女性话语的自发者,以我手写我心,真实地透露了她们的心声,其诗歌中哀怨的内容不同而艺术风格相近,都呈现出明显的女性色彩的情感基调和抒情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9.
翟永明的诗歌从关注女性命运开始,揭示了女性生存的命运和本质,以自白式的诗歌话语淋漓地表达情感。而后,诗人逐渐转变自己的话语方式。"超越"是翟永明的关键词,从表达女性意识到将个体经验与历史、现实语境相结合,诗人走向了更为宽阔的诗歌表达领域,在诗歌话语的转变与超越中,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0.
清代泰州女性诗词以“闺怨”为主体,但是随着女胜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她们开始关注更广阔的外部世界,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话语去倾诉情感,用与男性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她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社会反思。此类作品突破了传统的闺怨主题,触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而且开拓了诗词意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清代泰州女性诗词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动人光彩。  相似文献   

11.
潘金莲和博提拉克夫人分别是《水浒传》和《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这两部优秀作品中的经典女性角色。作为封建社会时期东西方女性的代表,她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个人经历,但她们都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并勇于付诸行动,然而封建制度对女性的种种桎梏导致了她们悲剧的命运。封建制度禁锢下潘金莲和博提拉克夫人的悲剧命运是封建制度对女性命运消极影响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2.
由于传统上女性所属空间的狭小甚至悬置,她们的话语往往被遮蔽着。随着所处空间的增长,其话语媒介也逐步扩展开来。其中,回族女性文学便是回族女性话语的有力表达之一,通过家庭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开掘而深入到女性的精神空间,成功开启了回族女性自我表述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按话语能力的拥有和失落可分为两类:失去话语能力的子君和祥林嫂等弱女子,她们的命运是被弃和死亡;拥有话语能力的爱姑、七斤嫂等泼辣女性,她们活得看似恣睢实则虚弱,她们话语能力的取得是以其代表夫权的丈夫的存在为前提的,但她们话语的锋芒却往往指向其丈夫。而阿金则是这类女性在洋场的怪胎。  相似文献   

14.
港台女作家李昂和西西在当代作家中是较为著名的,她们不懈地挖掘女性的心路历程,塑造女性形象,表达女性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在文学界打开了一番天地。她们共同受西方“新女性主义”的影响,主张妇女“先做人,然后再做女人”,强调女性作为人的尊严与独立。女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是她们在《杀夫》(以下简称《杀》)和《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以下简称《像》)中表达的内容,但书写的角度不同。李昂的眼光回到了过去,抱着揭示和批判的态度,展示出封建礼教和宗法压制下女性的悲惨处境,这时的女性对命运的抗争是朦胧的、不自觉的。作者的眼光向外,面向社…  相似文献   

15.
《玩偶之家》和《伤逝》中的女主角娜拉和子君都被各自的环境所物化,但她们分别采用了言说和沉默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言说,娜拉否定了男权至上的观念,维护了自己做人的权利;子君则在沉默中失却了自我,乃至于生命。在两种不同选择的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总体而言,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大致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与西方同时代的妇女相比,囿于封建教条的中国妇女的命运更为悲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西方传统观念、道德思想、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的大不一样,中西方女子形象也各有不同。她们对爱情、对人生都有着显著的观念差别。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的秦香莲形象和英美文学《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形象的对比,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决定了中西方女性在面对婚姻爱情时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苏青都是我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她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这些女性形象心理和情感的挖掘,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女性意识。文章主要对张爱玲和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服饰在女性生活中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女性对服饰的选择和依恋往往传达出她们潜藏其中的女性话语。王安忆作为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中有大量对女性服饰的描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女性与服饰的关系,从而了解当代女性隐藏在服饰中的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19.
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身为女性作家,对社会女性问题多有关注,她们的创作几乎都指向女性的社会生存问题,表达出她们对女性的关怀和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与以往隐蔽式女性叙事不同的是,曼斯菲尔德和凌叔华采用明显的女性视角进行叙事,使得她们想要表达的女性意识潜移默化在作品中。她们在作品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女性、尝试抗争却无可奈何的女性、大胆抗争追求自由但却无法意识到悲剧命运的根本的女性。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女性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她们对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批判。然而,两位女性作家以及其笔下的人物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最表层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女性意识的初起和萌芽,离真正的女权主义思想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一批年轻的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感召下,将女性自身的隐秘经验提升到叙事文本的中心位置,她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对我国的"躯体写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而林白、陈染作为"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以异于他人的写作姿态和不同寻常的作品风格活跃于文坛,其作品在对女性话语的构建,言说方式的创新以及女性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追寻等方面都有着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