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2014,(19)
正科学家该不该创业?面对创业大潮,科学家应持有怎样的心态,应该如何处理好科学家和创业者这双重身份的关系?有人认为,不赞成科学家去进行这种狭义的创办公司的创业。如果创造认识世界是科学家的事,改造是企业家的事,那么创新也是企业家的事。科学家创业只有技术上的优势,其他资金、资源都没有优势。也有人认为,科学家与创业并不矛盾,应鼓励科学家创业,未来我国应该进一步弱化制约科学家创业的各种因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小就读过一些关于科学家的故事,从教材中也学过一些与牛顿、高斯、竺可桢等科学家相关的课文。为此,很多人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想当一个科学家。我们要想成为科学家,首先就要知道科学家具有哪些品质和素养,才好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独有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一步步靠近科学家,甚至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小就读过一些关于科学家的故事,从教材中也学过一些与牛顿、高斯、竺可桢等科学家相关的课文。为此,很多人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想当一个科学家。我们要想成为科学家,首先就要知道科学家具有哪些品质和素养,才好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独有的品质和思维方式,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一步步靠近科学家,甚至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精神尤其是本校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可以转化为学校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不竭动力。要分层次逐步扩大“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覆盖面,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科学家精神和事迹,建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并打造可复制的科学家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精心布置实验室,让学生感受科学氛围 1.悬挂科学家画像,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 min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是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指科学家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在科学史上,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结。科学家的宗教情结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和宗教精神及宗教情怀支配着科学家的人生。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与宗教精神的契合,科学和宗教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等。科学家宗教情结的本质是人类的形而上追求或者说终极关怀,反映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互补性。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对于科学家的人生和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6,(4):139-143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首先,详细界定了"杰出科学家"及"科学家行政任职"的概念:"杰出科学家"系指在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并获得重大科学荣誉和同行认可的科学家。"科学家行政任职"系指科学家在其所研究的专业领域内有了一定学术地位以后,开始承担各种非科研职务,成为各种管理者、咨询者、决策者甚至是国家官员的现象。进而,明确区分了杰出科学家的任职类型。最后,系统概述了中外杰出科学家的行政任职状况。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都非常羡慕科学家,他们羡慕科学家的绝顶聪明,羡慕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之大,羡慕科学家的超人不凡……与此同时,他们感叹自身的智力一般,感叹自己的碌碌无为,抱怨自己没有科学家发达的大脑。其实,科学家和我们常人没有太多的不同,显著的区别大概就是能勤奋苦干和巧干。让我们从两位大科学家的身上借鉴宝贵的经验,让勤奋成为我们飞向成功王国的有力的翅膀吧。  相似文献   

9.
评估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的传统方法只考虑科学家的产出(论文数量、引用总数等)而不考虑科学家的投入。提出一种基于超效率DEA的科学家学术影响力模型,将合作科学家数量和合作机构数量作为产出要素,论文总数和引用总数作为投入要素。在AP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比非诺贝尔奖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高,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出的AUC值为0.795 6,比传统指标中最高总引用量指标提高了8.75%,对评价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你也许会想到一连串的人名: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但是,我打赌,这个科学家你也许就不知道。这个名字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属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疯狂的科学家,一个传奇式的科学家,一个不像其他人那么有名的科学家,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相似文献   

11.
国际     
<正>中国4位青年科学家获梅里埃青年科学家奖近日,由法国梅里埃研究院委托中华医学会从获奖项目中推荐青年科学家的"梅里埃青年科学家奖"在京颁发,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血液中心副主任高蕾等4位青年科学家获此殊荣。据悉,该奖旨在为年轻的医学科学家的创新科学研究(优秀学术研究项目)提供奖金支持,并创建全球医学科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科学家为主人公的优秀国产电影在讲述科学家事迹的同时,对科学家精神作了艺术呈现和生动诠释.尝试以九部优秀国产电影为例,分析此类题材主旋律电影中科学家形象所蕴含的科学家精神.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礼敬和弘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形象是学生科学态度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职业选择。针对以往的科学家形象塑造,有以下五点需要注意:教科书在刻画科学家形象时不可忽视科学家专业品质的描述;摈弃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精神;关注科学家负有的社会责任;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削弱科学家性别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4.
刘保坤 《物理教师》2005,26(11):8-48,51
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0月4日宣布把本年度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在授予这3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作出重大贡献";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则"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科学家精神?我理解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科学家精神是通过多少代科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在老一辈科学家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故事常在我的脑海中回想,激励着我。居里夫人冒着放射危害的危险,发现了镭;"两弹一星"科学家邓稼先,在核试验过程中为了得到数据,冒着生命危险到现场研究调查。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生都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家,然后为其建一座纪念碑,并拟定碑文,要求有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的介绍,有科学家研究成果的介绍及相关的评论。在里奇利中学(Ridgely Middle School),我旁听了一节自然科学课,内容是"科学家",看教材,发现就是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以及科学史上对这些科学家的评价。这样的内容该怎么上呢?这位教师想的办法不错。每个学生都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家,然后为其建一座纪念碑,并拟定碑文,要求有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其科学本质观的重要体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研究均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存在刻板印象,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未来从事科学职业的意愿。对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样本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科学家外在形象的刻板印象比以前更深,并依旧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生对科学家内在形象的认识整体上是积极的,更多地谈及科学家认知方面的特点;学生主要从互联网或参观科技馆等校外教育渠道了解科学家;学生对当代科学家,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并不熟悉。建议当下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拓宽学生了解国内科学家的途径,让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促进小学生对科学家的了解、对科学本质的感知。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精神是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精神坐标。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也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人的重要使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其根本在于进课堂,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并通过学科教学切实发挥科学家精神教育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很喜欢用科学家的摇篮来形容学校,但通常是指大学。按照一般人的心理﹐文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成不了科学家,只有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科学家。所以,科学家的摇篮特别是指理工科大学。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相继宣布,令世人期盼已久又仰慕已久的最高奖项——2007年度诺贝尔奖的奖项授予情况终于揭晓,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