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正>首先,我要强调的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不错,有时为了对付考试,或者为了获得资料,有些书我们不得不读,但读那种书是不可能得到享受的。我们只是为增进知识才读它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至多希望它们不至于沉闷得难以卒读。我们读那种书是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读。这当然不是我现在要谈的读书。我要谈的读书,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  相似文献   

2.
有时为了对付考试,或者为了获得资料,有些书我们不得不读,但读那种书是不可能得到享受的。我们只是为增进知识才读它们,所希望的也只是它们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至多希望它们不至于沉闷得难以卒读。我们读那种书是不得不读,而不是喜欢读。  相似文献   

3.
在我看来,阅读应当是愉悦的。当然,有好多书我们不得不读。我们为了通过考试,或是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它们。也许从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无法获得快乐,我们读这些书是为了接受教育。我们最多只能希望这些书不要太令人厌烦。然而,我心目中的阅读不属于这一种。有这样一些书——它们既不能帮助你  相似文献   

4.
<正>丁超云老师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人!他教我怎么上课,怎么写文章;还告诉我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先说读语法书。自从修改病句打了"50分"之后,我羞愧难当。但我是个敢于面对事实,更敢于认错改错的人。不过,你得让我服气。如果你自己本来就没两下子却来唬人,那我虽然嘴上不会嘲讽你,但心里隐藏的那种鄙夷,你倘若得知,恐怕会同我拼命的。  相似文献   

5.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4,(11):79-79
董老师,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纠结着,都有几个月了,就是“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这个问题搞得我越来越郁闷,这几天我甚至都不想继续上学了。我们现在读《优秀作文选》,就是为了模仿人家写作文得高分,有的同学干脆就去抄袭;我们读《青年文摘》《文摘周报》等,也就是为了摘抄一些写作素材,而真到了写作文时还大多用不上;我们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时的那几道文学名著题,结果常常是背了不少,考试时就考那么一点点。总之,我们现在不管读点什么书,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你常说“读书是有大用的”,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这样用吗?董老师,我真的很想不通啊!我常想:如果读书就仅仅为了这样用,我宁可不再读书了。董老师,真的很希望在你那里得到个令我心服的答案。你能帮我摆脱这郁闷吗。  相似文献   

6.
<正>我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书,它们告诉我的是我未知的而不是我已知的。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它们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领会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时,我想象我不是与千万人一起读书,那太热闹。读书的主要乐趣,我认为就是安静。不管有多忙,爱书的人总是会读书的。这其实不是"怎么办到"的问题,当一个人为生活所迫,说他没时间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悖论     
读书有成本,这就是读书所占用的时间。如果一本书既不能带给你乐趣,也不能带给你启发,那不如把读书占用的时间用于打牌。我不同意开卷有益的说法,有好多书是不用读的,因为白耗光阴,一无所获。可是哪些书值得读呢?读物的选择可是带有悖论的难题。你没有读,怎么知道这本书怎样呢?你要读过以后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可是你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又凭什么去决定读或不读这本书呢?克服悖论的办法有多种。比如说,选经典名著。所谓“经典名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好多人已经读过,读过以后觉得很值。比如说,看书评。书评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有人…  相似文献   

9.
谭敦民 《学子》2003,(8):27-27
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发现书多得读不过来,而且对读过的书觉不出有多大的收获来,请问老师,怎样读书才能收获大?此致敬礼学生:宋大为  相似文献   

10.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人的底气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因有着特殊的身份,肩负特殊的使命的教师,读书是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更是成长的动力源泉。书是不得不读的"活水"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读书。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文化底蕴怎么修?只有一条路,就是读书。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王老师在这里明确给我们指出了文化底蕴怎么修的一条路:就是要读书。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喜欢它,没有读,我以为我赢了。可实际上,我输了。后来,我还是读了它,而且每读一遍,我都发现一种新的乐趣。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为什么你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我提出三条充足的理由:第一,名著开阔你的眼界;第  相似文献   

13.
如此轻松     
和你一样,阅读是我的一大爱好.书是那样安静而不浮躁的东西,我喜欢它们,所以读它们。在我,读书是再快乐不过、再轻松不过的事.我不太喜欢那些为学生开单子读“世界名著”的动员文章.并不是对那些世界名著动刀动枪,而是不喜欢有禁锢、有指向.现在的小朋友确实对书孤陋寡闻,但反反复复地强调《悲惨世界》强调《战争与和平》强调鲁迅强调托尔斯泰,就造成了又一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与书本打交道,与学生打交道。为了教好书,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俗话说:书读得好的,不一定教得好,但是,书没读好的,一定教不好。所以说:多读书才能教好书。  相似文献   

15.
姜文轩 《小读者》2013,(1):49-49
第一,读书时要给书分个类,不要混为一谈,阅读分为知识型阅读、消遣型阅读、精神型阅读,这三类阅读都需要,不要贬低哪一类,但是要分清楚,混成一类很麻烦。第二,要读一流的书。第三,读书尽量不要多。“尽量少一点儿,多读经典,找适合自己的书读,将其留在脑中,最后把你们的书放在你们的心灵书架里,这样你就丰富了你的阅读。”第四,不读一下子看不下去的书。要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其实也是在寻找你自己。第五,读书其实只是一个跳板,最后要读的书可以成为自己的经历。要在阅读当中获得新的东西,让阅读成为享受。  相似文献   

16.
答学生问     
问:你为什么喜欢教书? 答:你觉得我喜欢吗? 问:好像很喜欢。能不能说一下想法? 答:确实,我十分喜欢教书。原因不只一个。比如说,要教就要学,教得多学得也就多;要想教好,就必须学好,学得深,学得精;若要尽量讲自己的东西,就得自己也做研究;并且,在跟学生讲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奇想。  相似文献   

17.
《天津教育》2008,(9):10-10
一、学生希望教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为了更多地了解教师的读书情况,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还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读书有什么期望。约有37%的回答希望教师博览群书,心胸和视野开阔。学生们还希望教师读书后要与学生分享,读了一本好书可以向学生推荐,希望教师将书中的做人道理用浅显明白的话语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喜欢读书吗?你经常读些什么书?读书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这是古今名人们共同的深切体会。关于读书的格言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对学生再三强调:要想作文写得好,必须多读书。也常有家长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多读点书,作文自然就写得好了!"如果不是典妈妈的求助,或许我也会一直盲从地认同下去。典妈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好家长,一次放学后,她非常苦恼地找到我:"张老师,我儿子非常喜欢看书,在家里一写完作业就捧着课外书读起来,恨不得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上厕所也会把书带进去,晚上睡觉前也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有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圆满,能让你感到快乐,如果你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