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天,在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中,“人权外交”已成为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政府的著名智囊人物布热津斯基曾明确说: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的确,在当今世界上,美国以人权代言人和裁判者自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它攻击马克思主义在人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挥舞着自定标准的“人权”标尺四处丈量、指手划脚,企图充当人权问题上的世界警察。 考察一下美国历史上的人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产阶级的所谓“人权”,归根结底,就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前提下谈“人权”,无非是把资产阶级对财产的独占合法化、神圣化罢了。正如恩格斯所一言道破的:“被宣布最主要的人权之一是资产阶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国际社会,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危及世界和平。这引起了中国学对美国人权状况的高度关注。他们对美国的人权传统的渊源和构成、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人权问题、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美国人权外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美国无权充当世界人权法官北京大学教授陈志尚读了美国国务院1994年人权报告(中国部分),联系到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的行为,我和我的同事们对此非常愤慨。中国和美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4.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美国把人权作为其政治工具,打着人权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美国黑人民权的探析可以了解美国人权的实质,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本将从种植园制隶制及战后重建的结局分析美国人权,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东突流亡政府”在美国华盛顿宣布成立。尽管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一直在大喊反恐,并且将“东突”组织列为恐怖组织,但却又默许他们在美国成立“流亡政府”,凸现了美国在反恐这个重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其实,美国在对待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如人权问题、核武器问题等等,都是采取了“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在人权问题上,美国每年都对世界各国的人权情况发表所谓“人权报告书”,把自己当作人权标准的化身对许多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要求其他国家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自己却置国际人权公约于不顾,从来不正视自己…  相似文献   

6.
“人权”作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面旗帜,在20世纪下半叶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中又成为西方手中的“意识形态武器”,这就是“人权外交”。回顾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从威尔逊最初提出“人权外交”的主张,到卡特政府正式提出推行“人权外交”政策,及至当前的布什政府的外交主张,我们不难看出,“人权外交”说到底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谋求霸权地位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美国的冷战思维“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的美好理想,但是关于人权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主张。美国“人权外交”的理念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其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是强权政治的表现,从而决定了美国“人权外交”必然遭到以中国为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必然到处碰壁,走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 ,美国把人权作为其政治工具 ,打着人权的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美国黑人民权的探析可以了解美国人权的实质 ,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本文将从种植园奴隶制及战后重建的结局分析美国人权 ,揭示美国人权的种族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从卡特到克林顿、小布什,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点有:人权批评实行三重标准;人权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解释人权,以美国的标准强加于人;人权外交是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进攻即搞对抗实行的。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也是为了称霸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作为这一政策的积极制订者和实行者 ,在人权外交的理论和行动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政治波谲云诡 ,错综复杂 ,“人权高于主权” ,“人道主义干预”的论调甚嚣尘上的形势下 ,这就需要我们对人权外交的本质和现实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而美国的政策恰好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因此本文从回顾人权观念及其在外交政策中运用的历程入手 ,剖析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社会性和制度性基础 ,揭示美国人权外交政策的演变动态 ,从而勾画出美国人权外交的概貌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通过发布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他国人权状况 ,却对本国的人权问题熟视无睹。在国内 ,美国种族歧视严重 ,枪击案件频发 ,贫富悬殊加剧 ;对他国 ,美国推行“新干涉主义”的人权战略 ,粗暴干涉他国内政 ,践踏他国人权。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美国当权者向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大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频频发动“人权攻势”,使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就美国当权者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缘起、发展与实质,作一初步的回顾与分析。一、美国当权者对华人权外交的缘起与发展“人...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美国当权者向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大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频频发动“人权攻势”,使人权问题成为中美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就美国当权者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缘起、发展与实质,作一初步的回顾与分析。一、美国当权者对华人权外交的缘起与  相似文献   

14.
“天赋人权”与“人权外交”吴倬"人权"是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历来各国思想象、政治家在涉及这个问题时都对此各持已见、众说纷云,争论不休。美国自1977年卡特政府以来,一直举行所谓"人权外交",动辄以维护人权为由对其它国家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甚...  相似文献   

15.
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较早形成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它的民主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初步形成于邦联时期,发展于联邦制确立之后。这个制度突出了“社会契约”与“现代人权”原则,制约与平衡机制,“人的主权”与“有限政府”原则。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贡献,但它毕竟是以资产阶级民主理论体系为基础的,而且在实践中存着许多悖逆现象。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人权外交”有其独特的外交思想传统,即美国例外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人权外交”是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其实质是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频频对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动“人权攻势”,施展“人权外交”,严然把自己装扮成传播人权福音的天使,忠于人权的卫道士。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人权卫道士们,正是在人权华丽的外衣掩盖下,干着伤天害礼、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种种罪恶勾当。今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的狂轰滥炸,特别是5月8日对中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人权喊得最响亮的是它们,肆意侵犯人权的往往也是它们。因此,我们对人权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美国的人权外交更要保持高度的警…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国际社会,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危及世界和平.这引起了中国学者对美国人权状况的高度关注.他们对美国的人权传统的渊源和构成、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人权问题、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美国人权外交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的谬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一)──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面目方立美国在其对外文化交流中,历来“政治挂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其文化影响,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政策手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推行其强权文化外交,把文化交流作为实现其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