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翎 《新闻传播》2010,(7):17-18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档新闻杂志类节目。该节目自1968年首播至今已有42个年头。(60分钟》是美国电视节目中资历最老、收视率最高的10个电视节目之一.曾连续22年高居尼尔森收视率前10名。它还是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Emmv Awards)最多的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记者采访时充当的角色和新闻叙事的方法来解读(60分钟》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2.
孙卫华 《新闻记者》2005,(11):67-67
美国《60分钟》横亘50年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电视新闻史上的奇迹:开办以来,它一直坚持“硬新闻”的风格。但创造了娱乐节目的高收视率。该栏目连续23年高居美国联播网黄金时间收视率的前10位,在节目播出的30多年时间里获利大约20亿美元。50年来,它的声誉不仅响彻全美。而且在全世界范围,都成为一个电视新闻成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3.
目前日益繁荣的电视节目在“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引导下.“听电视讲那过去的事情”越演越烈。四川电视台更是把四川卫视定位成“故事”频道——“四川卫视.故事从这里展开”。目前“故事”获得了焕发光彩的全新契机.它颇有点突如其来地坐上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醒目席位。不仅影响电视节目生产的模式,并且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生存的有效手段.甚至内在地影响到电视节目美学新质的形成。欣喜之余.应该看到,节目从一个极端正走向另一个极端:20 分钟左右的节目.数次被人为割裂开来;“故弄悬虚”的“钩子”、不断减慢的节奏、不厌其烦的“情景再现”、“真实再现”充斥荧屏;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说评书、说相声、讲方  相似文献   

4.
孙喜杰  吴瑶 《新闻窗》2009,(6):59-60
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的现状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新闻学的核心就是采集和讲述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柏拉图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谁说故事,谁就控制社会”。所以,新闻故事化一夜之间成为人们的最爱,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有学曾用“三自”来概括我们以前所做的电视节目:那就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自生自灭”——这是电视节目在“商品化时代”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新闻节目已经步入了“商品化”时代:其特征是受众用“收视率”这种“硬通货”来购买“新闻”这种商品,受众的消费偏好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尽管“收视率”不能同新闻价值或节目品位画等号,但它绝对是市场的晴雨表。新闻栏目的考量目前有三重标准:一是宣传效果,二是收视状况,三是广告投放。各地的“小新闻联播”做给领导看,可以不太顾忌后两重标准,但作为民生类新闻栏目受这两重标准的支配或制约倾向十分明显。也就是制作必须十分在意这些新闻在受众那里的售卖情况。  相似文献   

6.
马靖培 《新闻知识》2006,(10):31-33
有一个话题最近在电视业界不断地被提及:“故事化”的成功运用是促成许多电视节目“火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两年央视的《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的收视率飞速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评论出现了,有的评论甚至打出这样的口号:“随着这几档节目的火爆,拉动整个央视十套成为中国电视界最具竞争潜力的媒体,它将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远程教育平台!”(《新周刊》)目前,央视已经把《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等几档节目列入重点打造的栏目。用传统眼光来看这些节目,《百家讲坛》、《走近科学》属于高端人群的节目,难以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侯湘 《新闻知识》2006,(12):45-46
绿色收视率是央视目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它针对片面追求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削弱节目的思想性、导向性,媚俗迎合泛娱乐化、泛个性宣泄的新闻娱乐节目而提出,高度指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品质、健康、持续、诚信四个方面开发电视节目新产品,以绿色节目换取绿色收入,确保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价值。此观点的提出,犹如在电视界吹起了一股新风。一、“绿色收视率”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近期以来,为了提高创收效益,各媒体几乎都把追求收视(听、读)率放在首位。而追求什么样的收视率,如何科学对待收视率则少有研究。只是一味地跟着收…  相似文献   

8.
仅仅依靠收视率这个“数量”指标来评判电视节目是不够科学和完善的, 还需要引入关于节目“质量”的评论指标,即满意度,它是测量公众对节目质量的评价、对收看过的频道或节目满意程度的指标,也是在收视率这个“量”的指标之外的另一个“品质”导向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种新颖的新闻节目品种应运而生.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巨大。这就是形形式式的“说新闻”电视节目,如南京地区的“直播南京”、杭州地区的“阿六头说新闻”、广州地区的“新闻日日睇”等等.这些节目一出笼,就深受观众追捧,通常在播出的首月就能登上当地节目收视率的前十名排行榜.播出一季度后,都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当地新闻电视节目之一。这是一种新的舆论传播动向,它所带来的效应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1.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视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中心和灵魂,主持人的好坏、水平往往直接影响一个节目的收视率、甚至决定一个节目的存亡.那么,好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如何衡量?除了达到形象、业务能力等基本要求之外,把好"自我心态"关也同样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闻空间是湖北卫视每晚10:00推出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说新闻事件,讲百姓故事,评社会热点”,栏目收视率长期名列湖北电视台自办栏目的前列,在全国评比中也获得了优秀制片组称号。作为一个常设的新闻栏目,能够在次黄金时间创下黄金收视率,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同。主要是基于在栏目动作上我们强化了三种意识: 第一是板块意识: 晚间新闻节目强手如林,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用特色吸引观众锁住频道。在30分钟的节目里,我们设置了空间头条、观众热线、珍闻趣…  相似文献   

13.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8年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该节目在每星期日晚7—8点电视收看“黄金时间”播出,观众达四千万人之多。《60分钟》以有深度的调查性报道,博得观众的高度赞赏。70年代末,《60分钟》挤入全美二十大节目行列;近年来又一跃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一个新闻性节目能够击败所有五花八门的娱乐性节目,占据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束辉 《青年记者》2007,(16):104-105
故事化叙事就是把所报道的事件用讲故事的方法叙述出来。《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一个节目,该节目时效性不是很强,但是通过把法制事件进行故事化处理,用讲故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题是一个电视台不可或缺的节目。我在电视台专题部工作了将近4年的时间,通过对广大观众的收视调查以及采编体会,我发现故事化的新闻专题节目最受观众欢迎。我想,这应该是因为单纯讲故事的方式符合观众轻松欣赏的要求,而且观众对故事的喜爱是永恒的。所以许多专题节目我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制作的,效果非常好。我认为,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故事,其实就是“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把一个客观事实“加工”成故事,是新闻专题节目制作的一条捷径。这里所说的“加工”,绝不是凭空编…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被业界喻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它一改此前电视节目的形态,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平凡普通人成为节目的主角,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但是民生新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发展瓶颈渐现,如内容同质性、报道琐碎性、新闻平庸化等,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其收视率也由初创期的一路高歌猛进,变为后期的萎靡不振。民生新闻如何平稳度过审美疲劳期,持续吸引受众的眼球呢?笔者认为加强新闻策划,提升民生新闻品质,是提高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故事类节目的火爆程度反映出“故事”对一个节目的重要性。 所谓新闻的故事化.用美同名记者富兰克林的话说,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人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简单地讲。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就是深入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并采用故事化的手法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8.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一向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时段,业内人士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创办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明显上升,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 回顾3年多的新闻实践,《阳光直播室》节目  相似文献   

19.
从"用事实说话"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变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观的多重升维."用事实说话"作为革命战争年代反攻敌人、动员群众的重要武器,到建国后成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宣传鼓劲方式,直至当下,不断增添适应新时代条件的新内涵,闪耀着实践的光辉."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当下实践出发的大宣传观,既在强调讲事实、真实性、人民性的基础上继承用事实说话的思想精髓,又在传播主体、内容、范围和表达方式上完成了对传统新闻宣传的升维.二者皆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实践的逻辑,再凝练为中国特色的新闻宣传话语,成为百年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生不息的实践典范.  相似文献   

20.
陈蕾 《视听纵横》2006,(5):60-61
电视节目编排就是让一个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能发挥高质量节目的威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也可以带动收视一般的节目,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频道根据自身和竞争媒体的实力的客观评估,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最佳的整体形象目标,讲求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立台”是全国众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新闻的竞争呈现多元化、层级化趋势,逐渐形成了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