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报热”、“周末版热”、“星期刊热”和“扩版热”促成了报纸专刊的异军突起。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2.
报纸在竞争中出现了“趋同”现象但竞争的最终走向是风格的形成报业市场的形成,带动了报纸的繁荣与发展。报纸也要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争取读者,由此引发了近几年的扩版热、专刊热、周末版热、晚报热等种种现象。办报思路上也出现了晚报嫁接党报优势,日报学习晚报长处,...  相似文献   

3.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4.
热,热,热“秋老虎”羊城施威这是1990年9月2日《羊城晚报》推出的“金羊杯短新闻”征文的一条消息标题。远离羊城的笔者,在这醒目的标题下寻找“纳凉”的好去处,禁不住拍案叫绝,一口气读了数遍。今天重读《热》稿,细细品味,方才悟出羊城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所付出的一番苦心。第一招“趣”中有“导”。舆论应是读者心理与情绪的外露,把握舆论走向,是新闻媒介传播信息之目。晚报同日报一样,通过报道客观事实,阐述党的主张,引导读者认识客观世界,只是晚报在满足读者群的需要,反映社会生活主流,时代精神方面体现出——“趣”中有“导”的鲜明特色。以《热》稿为例,“趣”就“趣”在它挤  相似文献   

5.
办报纸,讲究可读性;办晚报,可读性更是非讲究不可。一张晚报,除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外,可读性的问题便显得非常突出。好的晚报一定“叫座”;“叫座”的晚报一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如何增强晚报的可读性呢?我想以《羊城晚报》为例,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机关报晚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报业群体,面对纯晚报、都市报的严峻挑战真的无所作为吗?答案并非如此,关键是机关报晚报必须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机关报晚报具有“四大优势”:“品牌优势”、“主场优势”、“信誉优势”、“血缘优势”。《合肥晚报》从报情出发,依据“四个优势”提出“三办三不办”,具体从创名牌栏目、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抓好独家新闻三个方面去操作。  相似文献   

7.
3、风格集一大胆泼辣、温柔敦厚、善解人意”于一体,表现为“热、辣、实、硬、融”。传统晚报讲究“新、快、短、小、括”,而都市报除具备这几个特点之外,还有“热、辣、实、硬、融’等新特点,新特点构成了都市报导于传统晚报的新风格。“热”就是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敏感点,关注国内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如下岗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诸如校园“擂肥”,偷窃抢劫等),水灾、火灾等灾害性事件,天文奇观(诸如1998年11月关于流星暴雨的报道)。“辣”,就是介入生活,干预生活,敢于伸张正义,进行批评性报道和揭露腐败分子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一)晚报是大众媒体。(二)媒体市场的细分化使晚报专刊至今方兴未艾。(三)晚报专刊应以服务读者为重要办刊宗旨。(四)提高晚报专刊的亲和力要有“好看脸”、“侠义心”、“热肚肠” ,以使报纸得人心而得“天下”。(一 )有人说 ,中国媒体在世纪之交跨入了真正的“战国时代” ,在白热化的竞争交战中 ,死死生生 ,合纵连横 ,绘就了一幅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兴旺、波澜壮阔的图景。更有人注意到 ,这二十年来 ,全国数千家报纸———不管是中央和地方省市的机关报 ,还是形形色色、风格各异的专业报、行业报 ,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 ,似有一…  相似文献   

9.
从字面上看,“晚报”与“日报”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问题,其实在现实中,人们对晚报的期待并不是只弥补一个“时间差”,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晚报”的内容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和理解,这就是一再被人们所提起的“再软些”、“再短些”、“再近些”等要求,一句话,晚报应该更贴近普通群众和广大读者的生活,毫无疑问,晚报的这些特点也应该在副刊上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读者希望在晚报副刊上读到什么样的文章呢?(一)篇幅相对短小。由于报纸的版面限制,再加上报纸读者的特殊阅读方式,任何性质报纸的副刊  相似文献   

10.
张仲彩 《新闻知识》2002,(10):16-18
2001年中国晚报新闻奖业已评定。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天津今晚报、重庆晚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钱江晚报、泉州晚报等132家晚报共推荐了645篇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按照“导向正确、题材重要、真实准确、新鲜及时、字精练、可读件强”的24字评稿标准,从中评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精品。  相似文献   

11.
《扬子晚报》在2月13日至18日之间刊登的关于南京街头“人体艺术展览热”的四篇连续报道,被新闻界人士和读者称为是晚报新闻追求“短、平、快”风格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作为该连续报道的作者,我有几点感受。集思广益,明确主题。2月10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晚报  相似文献   

12.
陈曦 《记者摇篮》2007,(7):22-22
随着现代都市报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热点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报纸的一大“卖点”。因此,探索热点新闻如何报道得更“热”的问题颇具深远意义。结合大连半岛晨报、大连晚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于10月15日至16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3家晚报老总和代表聚首浑河之滨,共商中国晚报发展大计。这次晚报年会的议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在继续深化改革中求创新、求发展。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致开幕词时说,中国晚报协会现有147家会员单位。目前,全国晚报的发行量占全国综合性日报发行总量的40%多,其广告收入占全国报纸广告收入总额的40%以上。李夫希望全国各家晚报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深化…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底,全国晚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昆明举行,全国十八家晚报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昆明,气候温和,四季花开,被称为“春城”。可是,会议期间,这个“春城”却一反常态,大雪纷飞,积雪盈尺,实是罕见。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毫无疑义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也是晚报难得的好题材。不妨说,它给与会同志出了一道“试题”。有几家晚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笔者感到,一些晚报的“晚”,不是“晚间”的“晚”,却是“晚到”的“晚”。这些晚报登载的往往是一些迟到的消息。我到图书馆翻了近一个月的许多地方的晚报,发现在为数众多的晚报中,仅有少数几家晚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的头版头  相似文献   

16.
晚报也被称为“家庭报”,其读者主要是广大的平民百姓,因此,晚报的定位应该姓“民”,晚报平民化、标题口语化和稿件多样化即是晚报的外化形式,也是晚报的基本特色。具体到新闻标题上,其基本特色也就表现在“平民化”、“口语化”和“多样化”上。心里想着平民百姓平民化是指晚报的编辑记者要有平民意识,用平民百姓的“眼光”来制作新闻标题。平民化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素质,是晚报编辑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对都市报报道风格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莺 《当代传播》2001,(4):85-86
90年代中期,中国的报业市场继“晚报热”之后,又兴起了“都市报热浪”。何为都市报?都市报是以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即市民新闻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报纸﹃读书版﹄概览︵上︶■徐雁进入90年代,报纸扩版潮风起云涌,全国各地的日报、晚报和专业报大多数都办起了自己的“读书版”。这些“读书版”加上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民“求知热”和“文化热”的勃兴而创办的《读书》、《书林》、《博览群书》、...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晚报工作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提出晚报要坚持“进家庭、进生活、进百姓”的方向,得到与会同志的认同。坚持“三进”,是由晚报既姓“党”,又姓“晚”的性质决定的,是晚报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从鸭绿江晚报创办两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走“三进”的办报道路,必须找准“切入”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旧晚报兴起是在民国以后袁世凯的帝制筹安会、曹锟贿选、南北混战的时侯。一九二○年首次发行了“北京晓报”,继之是一九二三年的“爱国早报”,一九二四年的“北京晨报”,其取名用意是比日报快一步。至于晚报则多到十余种。如一九二一年创刊的有“北京晚报”,一九二二年有“顺天晚报”、“京津晚报”、北京日报副刊“小晚报”,一九二四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