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姗 《考试周刊》2011,(45):11-12
中日文化的互相影响,日本文化具有其特殊性。本文探讨了日本文化视野下解读日本文学的相关问题。在解读文学的实践当中,人们常常投身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之中进行解读,这种方式行之有效且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延展,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本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探讨文化变迁的实质,提出以文化解读日本文学的方式并加以讨论。以文化为切入点解读日本文学,既要掌握日本各时期文化的实质内涵,又要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摆脱时代和地域的局限,从更广阔的角度寻求解答,追寻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文化和日本文化相比较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我们解析日本文化时,总是觉得熟悉,但是又存在一些差异,这是由于,日本文化是从我国文化演变而来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日本文学的特征,在研究时我们立足于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化,详细的描述一下日本文学的情趣性和脱政治性.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特性时,应以世界文学为基础,以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为对象,通过对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深入探讨并将其多种思想元素和民族观念渗透在研究中。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日本文学所具备的民族性研究可从文学的思想结构、"物哀"为美的日本文学独特审美观、宇宙万物生命论在日本文学中的延伸三方面入手,以日本文化为基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吕玉元 《考试周刊》2008,(18):47-48
文学是一种文化发展到最富于活力的历史阶段所焕发出来的绚丽光彩,是文化、社会的反映.从大和时代至今的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中,日本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气质.这其间有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大放异彩的时代,也有匮乏佳作、文坛暗淡的时代.平安时期成为了王朝女流文学的全盛期.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日本又创作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受西欧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形成,日本近代文学迎来了繁盛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在继承吸收了西欧自然主义文学特色的同时,由于自身社会文化土壤的特殊性,形成了极具日本特色的自然主义文学,实现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成功嬗变。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日本进入现代社会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追求男女平等,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男女拥有均等的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本文以日本女性的变化为切入点,先介绍研究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义及日本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表达;其次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最后,分析日本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对我国作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婷 《考试周刊》2014,(69):38-39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文化就有着密切交流,灿烂的中国文化曾经在日本历史进程和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探讨日本文化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研究日本文化发掘中国文化的历史痕迹,据此探索和评价中国文化。此外,近代以来,日本继承传统文化和积极摄取外来文化,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从文化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启示。本文结合日本文化的研究方法,谈谈对日本文化研究的理解及现今日本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缩小意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一直蕴藏于日本社会之中。从文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俳句、微型小说、民间故事以及名家名作等几个侧面探究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日本人与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73):26-27
儒学自传入日本以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对日本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但是日本没有完全吸收儒家思想,而是随着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以中国儒学为基础的日本化儒学。本文考察儒学文学观在日本的传承和流变,旨在为儒学日本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阎利华 《考试周刊》2013,(73):29-3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日本文化对日本社会教育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达的社会教育已被世人列为学习的典范,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教育活动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对其研究可谓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笔者试图从与教育息息相关的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出其日本文化对社会教育活动发展的深层影响,希望能给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化社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赴日本留学的创造社小说家借助开放的日本文化环境,在思想意识和文学观念上开启了通向西方现代社会的窗口,确立了反叛传统的生命价值追求。通过“日本之桥”,他们广泛吸纳了西方现代思潮——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思想文化及文学思潮,形成了以“生命冲动”和“艺术至上”为核心的审美观和文学态度。此外,当时日本社会流行的文学思潮,也显著影响了创造社小说家现代生命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文化在将其影响延伸到另一种文化的存在范围时,都多少面临着一个被接收与否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结合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材料,探讨古代日本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国文化的反接收现象,并讨论了这种反接收现象后面所隐藏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是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近代日本文学史的史期划分上重史实、重文学本体;在日本文学的总体特点上强调现世思想和"美之爱好";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文化角度和"同中求异",这些都对后来者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晶孙,中国现代文学家,其在日本的影响胜于中国。针对日本战后文学及社会对战争罪责的“暧昧”态度,陶晶孙在一本《给日本的遗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社会中的“暧昧”情结,批判了日本国民的劣根性,让日本学界汗颜和警醒。伊藤虎丸评价陶晶孙,说他的批评是从文化根底上,对战后日本进行的“全方面的思考”,是值得日本学界尊敬和信服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不但是日本现代学术界中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而且对于中日两国在整个世纪内的文学文化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日本对于鲁迅的介绍与研究,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与文化意义。本文试从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对于20世纪的日本"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日本鲁迅研究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作探析。  相似文献   

17.
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自从传人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和影响着日本文化形成的全过程。纵观不同时期的日本文学作品,从中不难发现诸多儒学元素。日本文学在两千年的积淀与洗砺之中,融合各家之长,推陈出新,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儒学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影响大致可以从宇宙观、政治观以及价值伦理观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20世纪的前30年,部分学者的儒学批判现象较为普遍,是比较罕见的排斥中国文化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文学的根源、中日文学的比较(传统、功用、文化背景、态度等)阐述了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使我们能够通过日本文学来更好的了解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不仅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在日本社会中还存在着针对女性的大量词汇。从报纸中该类词汇的使用频率,可以体察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真实社会地位。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词汇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文章从复合词——"男性""女性"构成的复合词——在日本报纸上的使用频率,分析当今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隋唐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对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源氏物语》是日本知名女性作家紫式部于11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该部作品被称为是日本历史文学的巅峰之作。首先论述《源氏物语》的创作背景,从体现了日本民族文化精神、代表着和风化的完成、是平安时代的文化缩影几方面,分析了该部文学作品蕴藏的文化价值。基于此,从日本平安文化的角度,通过政治文化、女性文化、国风文化三个维度,进一步深入解读《源氏物语》,以期充分了解其包含的历史文化,明确其文化内涵和意义,掌握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面貌,突出《源氏物语》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