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系统学理论中寻求系统的涌现性与教学资源建设中寻求最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一致,针对非结构性问题,发现两种系统思维适合解决教学资源问题,尝试教学资源建设一般思维与系统学思维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建立微电子专业嵌入式系统学研产平台,对嵌入式系统教学方法改革和嵌入式系统考核方法进行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为微电子专业嵌入式系统学研产合作探讨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成长与企业环境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学思想和方法可有效观测和解释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企业成长的耗散结构特征、企业和环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和混沌行为,说明了这种相互影响是内生性的协同过程,而影响这个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散落在系统中的具有"模糊性"特征的扰动因素,扰动因素的"涨落"经由内生性的协同过程促使企业和环境系统从一种有序结构向另一种有序结构变迁,要实现对这个过程的积极影响,必须选取正确的扰动因素,并给出一个正确的"涨落"诱导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慧娟 《甘肃教育》2014,(19):56-56
正系统关照下的小学教学是指以系统学的思想来认识课堂活动,把教师、学生看作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参照系统学的原理,建构一个以"信息传递"为纽带的人性的、和谐的、科学的新体系——让课堂回归自然,让个体回归自然;营造健康、自由、个性、发展的生态空间;促使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交互程序。教学生态化的思想在其他学科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尝试,而根据数学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学问,加上强调自主、探究、动手等特点,进行课堂教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系统科学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理论与方法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重要性日益凸显。系统科学文献综述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材料基础。对系统科学文献的综述,可以以研究主题为主线,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在内容上可以从系统学、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哲学、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应用五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今系统理论中的五种类型的环境定义存在着复杂的交叉、渗透关系,有很大的模糊性,影响系统理论自身的严密性及其对问题的解释力。从方法论角度看,研究范围的有限性,关于世界的系统性假定,以及对形而上学否定的不彻底,是导致环境概念模糊界定的主要原因,这种模糊性阻碍和制约系统理论发展。克服这种缺点,有三种研究途径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现代流行的四个被子植物分类系统(Cronquist 系统、Takhtajan 系统、Engler 系统和 Hutchinson 系统),从建立的理论依据、分类阶层设置与大小、各自的系统排列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作了比较和研究。结果发现,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上,Cronquist 系统更加接近自然,但在植物分类教学和植物鉴定工作中,Engler 系统更加简洁、直观、层次清晰,使我们更容易从宏观上把握被子植物的分类,从而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进行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运动时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学原理和控制论的观点出发,以运动生理学、生化学为基础,论述了运动时人体各肌群之间、肌痤活动与内脏活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神经系统的整和控制下,以运动系统为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9.
城市潜力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潜力系统的定义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发展潜力、人力资源潜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承载水平和城市市场潜力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定量化评价的城市潜力系统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一类二维离散动力系统(2-D),即带强迫项对流系统的空间混沌行为,介绍了连续对流系统在Li-Yorkc和Marotto意义下的空间混沌定义以及非连续对流系统(分段连续对流系统)在转数区间意义下的空间混沌定义,并且分析了它的空间混沌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法体系至今未对环境权作出明确定义,更没有建立起科学完整的环境权法律体系。基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对环境权的涵义和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权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高等教育质量在近年来倍受争议这一现实出发,着力对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所展开的这场争论本身进行检视和反思.在对这场争论中的概念内涵、衡量标准、分析对象以及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这其实是一场概念混淆、标准不明、对象不清,各种话语表达杂糅其中的争论.这一立论对于厘清“高等教育质量“的概念、对象、标准,促进人们对高等教育进行更为理性和深入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困厄与突围: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近年来我固教师教育领域日益突显的矛盾和同题出发,在检视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推进策略和速度进行了反思.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突显的矛盾与问题,核心在于原有师范教育体系的迅速崩塌,而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要注意良好的愿望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扭曲的现象,并就如何继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引入了系统的环境系统、系统的全环境系统、系统集的环境系统和多层系统的环境系统等概念,并对它们间的同态、同构、范畴和不变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相应的结果,指出了这些概念和结果在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The specification of authorization policies in access control models proposed so far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in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WFMSs). Furthermore, existing approaches have not provided effective conflict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methods to maintain the consistency of authorization polices in WFMSs.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we propose the definition of authorization policies in which context constraints are considered and the complicated requirements in WFMSs can be satisfied.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we put forward static and dynamic conflict detection methods for authorization policies. By defining two new concepts, the precedence establishment rule and the conflict resolution policy, we provide a flexible approach to resolving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定义分析和概念比较的角度入手,明确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述了我国普通高中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数学,又称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的不多,多数畏惧其概念多、理论强且抽象。利用一种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Haskell)辅助学生进行计算机数学中相关概念理解及其实际编程实验,主要针对课程教学中代数系统(如群)知识点,通过群定义及其性质验证实验来介绍函数编程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计算机数学课程,并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贫困生工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贫困生界定、贫困生认定以及贫困生资助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贫困生的界定与贫困生的认定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同时,在工作方法和理念上提出:在贫困生认定方法上.应在民主评议贫困生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贫困生工作上,应将建立完整的资助体系与渗透育人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JBPM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开源工作流系统JBPM进行分析,开发了一套基于J2EE的办公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调查得出系统需求分析,提出基于工作流办公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系统框架及相关的概念,利用图形化组件建立流程模型,并通过对各种角色的定义以及对各种角色权限的定义,把权限控制与办公人员联系起来。本文最后以公文流转为例,介绍了该工作流程的设计实现。该系统基本适应了我校网络办公的初步需要,目前已经实现并在校内使用,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学校办公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Students are commonly asked to learn declarative concepts in many courses. One strategy students report using involves generating concrete examples of abstract concepts. If students have difficulties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generated examples, then instructors will ne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ppropriate scaffolds or feedback to improve judgmentaccuracy. No prior research has investigated if students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examples they generate, which was the first aim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 second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providing feedback while students evaluate their generated examples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ir example-quality judgments. In two experiments, students generated examples for declarative concept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n judged the quality of their examples. When making judgments, students received no feedback (in which they were only given the key term), full definition feedback (in which they were shown the definition of the declarative concept) or idea unit feedback (in which they first evaluated if they represented each idea unit of the definition within their example). Outcomes showed that students were overconfident when judg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examples, specifically for commission errors (i.e., examples that were entirely incorrect). Surprisingly, full definition and idea unit feedback did not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ir example-quality judgments. Thus, until scaffolds are discovered to reduce student overconfidence, instructors will need to assist in evaluating generated examples as students use this strategy to learn declarative concep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