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为此,我们在工科学生的美学教育实践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一、对美的认识 1.美的无定论性。古往今来,究竟什么是美,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西方古典美学对美的探讨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探讨美的本质,属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黑格尔提出的美的理念,又不同于柏拉图,他认为美是感性的显现。但他又认为理性支配感性,理性起决定作用。所以唯心主义学派对美的理解,仍然从主观意识出发,认为美来自心灵、理念和绝对精神,而不是客观物质世界及社会活动所决定的。另一条是以古希腊美学思想代表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美学史观,认为美就在感性事物的本身,人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美学是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一门新兴美学学科,它着力探究让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运作与发展,从而通向至美纯美的境地,以提高当代教育的整体质量。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指标中,“美”是这几年才加上去的,这一时代的进步,更促进了教育美学的萌芽与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转型期,而素质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是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及时地运用美学、心理学理论研讨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真…  相似文献   

3.
美感论     
美学教育是培养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对艺术美、社会美、日常生活美和大自然美的能力,培养爱好美和创造性地使周围环境增添美的能力。通常“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这两个术语是作为同义话来用的。然而,美学教育这个概念是较为广义的,它包含着不仅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培养美感和刨造美的愿望,而且也借助于大自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美育的人,我国古代有荀子,胡瑷,王宋仁等;近代有蔡元培;外国有雅典人,有维多利偌,有拉伯雷等等。然而,以美作为一种教育内容,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毕竟有所区别。这样看来,这不同于美的教育的教育美学,实在可定义为一种研究、揭示教育教学过程的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以及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美学手段,乃至于教育教学活动怎样才算达到美学高度的问题的科学。由此可见,教育美学的“存在价值”,无疑是不小了。更何况有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诸多分支,怎能不有教育美学呢? 下文拟从三方面论证研究教育美学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以求抛砖引玉。希望有人来重视和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以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教育科学。  相似文献   

5.
学校美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接受能力、鉴赏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点。如何把美学教育渗透到技能教育中去是一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技能教学中的美学教育作一探讨。一、技能教学中应加强美学教育1、技能领域加强美学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中学的大多数学生对美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人或事物的形体美、形象美表现出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但缺乏正确的鉴赏美和健康的审视美的能力。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必须体现人的审美意识教育。因此在技…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西方美学”主要是指欧洲各国以及美国、俄国的美学。美学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始 ,到 175 0年由“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用“Aesthetica”这一名称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再到之后的歌德、康德、席勒直至黑格尔这一美学的集大成者 ,其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而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的美学观点和见解更是层出不穷 ,丰富多彩。其中部分美学思想蕴涵的教育思想也是颇值得探讨的。   (一 )个性教育思想  西方美学史上盛行于 11至 14世纪的经院美学后期 ,有一位著名的奥古斯丁主义者邓斯·斯各特 ,他在自己的美学思想中提出了“此一性”这个概念 …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美?美的根源在那里?这是历来美学都在寻求解答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求从方法论的区别上来看,大致走着这样几条路:一条是从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特征中去探求美的根源,最终把美归结为物的属性;另一条是从人的精神中探求美的根源,最终把美归结为精神的表现.这两种美学,虽然对美的本质的理解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但也都遇到了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张从人类的劳动实践中探求美的根源,认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都是在人类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劳动创造了美.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我想首先就应该对人类劳动的性质有所理解,然后再理解劳动如何创造了美,进而理解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正>高尔基曾经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基于一个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笔者更愿意相信:美学是属于未来教育的!追寻世界各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呈现出一条由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的运动轨迹。文学教育、情感熏陶、"美"的潜化应该成为我们目前课堂上的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审美世界,孩子的道德启蒙,应来源于对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美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美学教育,近代的教育家更是对美育高度重视.美育已成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板块.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品味生活中的美,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训练,这是实现“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情趣”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劲凤 《考试周刊》2011,(89):27-28
语文的审美教育就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元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美学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超越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和谐精神,美学精神是一种独立精神。中学语文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把握审美精神的特征,以审美教育为纽带,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美学处于剧烈的转型之中 ,2 0世纪自这个世纪中叶到 80年代 ,以李泽厚、刘纲纪、蒋孔阳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逐步占据了美学殿堂的中心地位 ,这一美学流派是以正统意识形态为理论基础 ,又加上对马克思《手稿》的新认识而在新时期的中国美学界大行其道。此派美学在 80年代后半期受到刘晓波等人的冲击之后 ,其在美学界的核心地位开始受到质疑。如何改造、超越“实践美学” ?至 90年代生命美学、体验美学、形式美学、超越美学等纷纷出现 ,企图寻找一条改造、超越的新路 ,它们共同形成了“后实践美学” ,这是 90年代中国美…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如果教育理论不包括审美教育的研究,则是不完整的理论。语文是一种充满美丽的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不同结构体系的美学。教育的中国主题教育如果缺少美,则将是一个糟糕的教育。仅仅拿教材来说,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们可以依靠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准确地创造美。这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的《大希庇亚篇》历来被看做"美学"的开山之作,通过这篇对话,柏拉图探讨了经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为核心和本质的问题:什么是美。并将该问题和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区分,为后世的美学家和哲学家提供一条思考问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科学中 ,体育和美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其目的都是为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重视和加强教学中的美育 ,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体育教学与美育的关系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或美学教育 ,它是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影响、感染教育学生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则是以独特的运动手段的其它特定的教学形式进行一般的和特殊的美学教育。一般的美学教育是指培养对美的需要、美的感情、美的观点、美的欣赏、…  相似文献   

17.
何山 《文教资料》2005,(25):20-24
虚实,是我国古代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虚实美,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语言文学讲求虚实美,而且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剧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也讲求虚实美。所谓“画留三分白,气韵自然生”,其实是说绘画艺术虚实美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一个最古老的文明诗国,当我们浏览这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的时候,也就会发现,虚实美同样是我国古典诗词创作所追求的一条重要审美目标,也是古代作品创作成功的一条审美规律。下面就它的形成、发展、表现等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虚实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古代美学史上,虚实美理论从形成到发展为完备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真善美的统一,德育美学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德育与美学的对接交叉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德育美学的形态可分为德育情景美、德育内容形式美和德育传导过程美。德育美学可以在德育的社会功利性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兴趣二者之间寻找一个理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美”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美是本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教育学和美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尽管教育美尚处于众说纷纭中,但教育美具有价值性、历史性、辩证性可谓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