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一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假设的策略,能运用假设策略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正确地解决问题。2.使学生经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1页例2,第92页"练一练"、练习十七第3、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  相似文献   

3.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节内容,教材借助三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的编写程序是:例题重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学会借助画图或列表进行推理分析,从而调整数量直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一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预习、交流、比较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用策略解答一些问题。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刁仁明 《教师》2011,(14):42-4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71—72练习十四的1—4题。教学目标: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③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假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入假设策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假设策略及其价值,在回顾与反思解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假设策略的好处,在提炼假设策略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养成有序、有效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今天是咱们第一次见面,猜猜老师有多高?(学生作出不同的猜测。)师大家都没有猜对。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并感受策略的优越性、方法的多样性。 2.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真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3、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小学数学教育》2022,(Z4):139-14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根据题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有序地找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的过程,会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冲量和动量的基本概念及性质,在此基础上学习动量定理。2.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碰到的"打击"和"碰撞"等现象。3.通过对动量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动量定理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的推导。2.难点:对动量定理物理意义的理解及其应用。3.关键:利用动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金飞 《考试周刊》2009,(47):89-90
一、案例背景本单元教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郑静 《江苏教育》2008,(18):32-34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教学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安排了两课时。从教学实践来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并相应地解决问题;二是让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意义。下面将结合教学片段,具体阐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例1、例2,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  相似文献   

15.
狄烨  苏瑜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149-1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7页和第58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了解整理条件的不同方法,借助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2.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分析、推理、反思的过程,感受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3.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成果、实际运用中,进一步体验列表整理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画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例1、“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列表整理实际问题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能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使学生在运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自觉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推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连线、拼摆操作等方法经历探索韦恩图产生的过程,以及解决有交集情况的"部分量"之和等于总量的过程。2.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能利用韦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课前研究】 本课《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二课时。我们在磨课过程中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学生面临各种数学问题时,是否具有策略意识直接关系到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为例,给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假设策略意识的基本过程,即以问题为载体,为感悟假设埋下伏笔;经历问题解决过程,感悟假设策略的特点;呈现多样问题情境,丰富假设策略的经验;注重反思比较,实现假设策略的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