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正忠 《科学课》2008,(12):55-55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要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2.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要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  相似文献   

4.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缘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现就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谈谈笔者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源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问长,强度大的内部动力,学生对探究学习意识的形成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从具体到复杂,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的意识,在探究中掌握方法,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高亚萍 《成才之路》2009,(34):75-7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处,一个特别强烈的希望是,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已完成的科学知识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未完成的科学",需要他们去探索、选择与判断.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研究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满足学生这种愿望和需要。所以,教学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究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儿童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源于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内部动机。利用这个动机,将常识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种探索式、研究式或发现式的。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同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聋校,聋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放手让聋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规律,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理论,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主动探究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唤醒和自身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身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江苏海安县角斜镇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本课设计,用简笔画、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试图通过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以点带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什么不同的小动物把荷叶当成不同的事物?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1.营造探究氛围。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良好的人际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开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劳技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并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小学科学教学就在于适应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作为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凌静霞 《考试周刊》2013,(69):135-136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笔者将对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一种需要,每个儿童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觉得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理解。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主动探究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唤醒和自身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身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