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走进综合实践课程五年的教师,我一直自豪于曾带着学生们走出校门开展各项活动,我们在超市、在公园、在公交车上开展的各项体验、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更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成长,更见证了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魅力.但是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能够走出校门的机会越来越少,综合实践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小,我们的课程资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紧缺.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组成,是与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于学科的综合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上具有独立的地位,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从渊源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活动课程的一贯主张而发展起来的,与活动课程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联系。从实质看,两者也存在内在的联系,兴趣、经验、生活、儿童、活动、实践等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概念,同样是活动课程的核心概念。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因此,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需要借助于学校以外的人力资源。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综合实践研究的长效性呢?我做了如下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她如一泓喷涌不止的清泉,伴随着岁月的潮汐,自2002年秋季起登台亮相已有四年的历程了。她充满了生命力,给课程改革带来一抹亮彩。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实实在在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以枯燥的课堂教学和沉重的学习负担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外中小学所设计和实施的一类基本课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认为: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佳途径。具体做法有:  相似文献   

7.
邓薇  刘衍玲 《教育探索》2004,(10):98-1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门新型课程,这门课程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门课程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方面比较一致;二者容易找到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这门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与各省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在这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新课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程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式。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标志是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只有让学生“行动起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中发现课题。下面主要介绍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中如何关注学生,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不能得到常态有效实施,究其原因,一方面中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影响;另一方面各校缺乏专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师,但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缺乏统一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而课程评价的落脚点应基于一线教师们对每学期(年)所实施课程的学生综合评价上。因此探索规范有效、易于操作的课程考评机制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多元评价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开设的新型课程,教师要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思维的火花越燃越旺!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互动实施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分别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自觉进行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等途径达成。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学习活动。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提倡综合陛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把握好合理的点拨度、广泛的参与度、相对的自由度、适当的延伸度,就能实现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陶冶、语文知识的实践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了课程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这种回归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由此也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必须以"生活"为依托. 根据这些特点,笔者认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线教师,应紧扣现实生活,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型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的综合程度很高,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能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什么内容,如何因地制宜,开发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综合实践课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自然的一门学科,通过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最主要的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  相似文献   

19.
正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优化,让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与指导开展的活动融为整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构成。个性化评价倡导更多赞许、包容和支持,是学生发展能力、张扬个性的有力保障。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主题活动中,个性化的评价手段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感觉到,这项课程的确立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已经取得的成果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我们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一、让学生获得实践的权力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