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裕固族教育研究虽然历史短暂,但近十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领域构建”的基础工作着眼,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性质和定位进行探索十分必要.从整体来看,开展裕固族教育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与裕固族通往“文化自觉”境界的两条最基本的路径——发展优质教育和构建研究能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裕固族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文章从裕固族教育史,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裕固族语言使用与教学,裕固族学生教育心理,裕固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等五个方面对裕固族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3.
《河西学院学报》2015,(4):20-24
《裕固族聚居区学校教育特色研究》一书的出版发行是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研究发展和创新的新成果之一,也是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本文通过对该著作进行述评,力图使人们了解本书对裕固族教育研究以及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新兴学术领域,虽然历史短暂,但在近1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从"领域构建"的基础工作着眼,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进行探讨十分必要。从整体来看,以教育过程的参与者为核心研究对象的教育人类学诸学科非常适宜作为裕固族教育研究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只有60余年历史的新兴学术领域。近5年来,裕固族教育研究最显著的变化和进展,就是以裕固族教育为研究对象的5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产生。本文通过对这5篇学位论文的描述和分析,对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召开的裕固族教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七世顾嘉堪布教育思想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裕固族教育、宗教、历史、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来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总结了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经验与问题。裕固族教育研究所的成立是裕固族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会议的召开为研究所进一步展开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通过反思可以明白过去和现在的不足。以求对现在和将来进行弥补。本文以裕固族聚居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师近三年主要的裕固族教育研究论文为例,通过对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学术规范、研究观念的反思,提出了由“应然”式研究向“实然”式研究转变、由零星的研究向系统的研究转变、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的提高转变等对策,以求促进裕固族教育研究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新兴学术领域,虽然历史短暂,但在近1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研究探索和实践改革的迅速发展,一个最为基本但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何谓裕固族教育研究"开始困扰人们。针对这一问题,此研究以教育人类学视角为隐性但却是基本的视角,从对象和功能两个层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裕固族教育研究进展述评——以期刊报纸文献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裕固族教育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五年来,以期刊报纸文献为例,从研究主题上看,裕固族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功能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上;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看,显示出与教育人类学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走向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裕固族教育研究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2009年之前的研究已经有几篇文献综述对其进行回顾与评论。本文通过对2009-2012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综述,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四年来取得的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本文可以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指引和研究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曾经拥有重要的碑铭文献和佛经文学。数百年来口头文学在传承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起裕固族汉语书写的当代书面文学兴起,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有较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关注这一阶段的裕固族文学,梳理取得的文学成就,对探讨当代书面文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连续的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走向规范性的一条重要途径。2013年裕固族教育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学术的文化传承与领域构建两个方面。其表现为:对21世纪前十年裕固族教育研究中高质量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文献综述、学科基础和学科性质的阐释。同时,也存在部分文章质量欠佳等瑕疵。笔者相信在文化传承和领域构建的基础上,裕固族教育研究将涌现出更多高质量学术成果为裕固族教育发展和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民族大学985文学中心、河西学院、肃南县人民政府三家联合举办的"裕固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于7月22日至25日,分别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河西学院召开。与会学者就裕固族的历史、文学、民歌、语言、文化变迁、民俗、教育、宗教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对裕固族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总结了该过程中中国教育学民族性发展的阶段:西方的理论的引入和教育学民族性的萌芽,中断的民族性以及开放中重新寻找民族性等三个阶段。并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国教育学的民族性的生成:应当处理好西方化与本民族教育传统的关系处理;教育学应当重视实践和本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性的形成,继承了裕固族先民在古代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裕固人的先民最初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裕固族原始宗教的主体。东迁后,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又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及汉族、回族文化的影响,构成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文学既是对裕固族民族历史的再现,又是对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铸。新世纪裕固族文学具有追忆民族历史、守望游牧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建和谐家园的精神指向。裕固族文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精神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在客观教育公平,对主观教育公平则关注较少。主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客观教育公平状况逐渐改善基础上,应获得更多关注。基于CGSS2005和CGSS2015数据的logit模型结果发现,城乡、地区和民族三个宏观结构变量均显著影响教育机会公平感。但与客观公平状况不一致的是,在2015年,相对于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来说,在客观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城市居民、东部地区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感更低。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机会公平感总体下降,教育机会公平感城乡差异没有显著变化,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变化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民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感大幅下降,中东部地区差异逐步扩大;汉族和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公平感变化幅度相近,但变化方向相反,表现为汉族教育机会公平感下降明显,而少数民族则同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