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基于区域创新的视角分析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区域创新环境的现实基础以及问题,提出实施对策,既有利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也丰富了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其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尤其是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文章以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辽宁企业创新能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更好地支撑辽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的加快,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迅速成长,但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产业集群比较起来,尚存在一些差距.文章概述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传统研究视角无法很好地诠释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创新与发展,而基于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梳理,提炼出知识生态和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关系、知识生态视角的都市圈创新系统两个研究领域的主题,采用主题分析法对现有文献进行解析和述评。文献分析的结论表明:知识生态作用于都市圈创新组织的创新活动,两者之间存在要素耦合性和机制同步性关系,基于知识生态的新视角将能拓展都市圈创新系统创新结构和创新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对未来研究在理论拓展、实证分析和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生态创新”研究迅速兴起的发展态势,针对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特征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在制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时,应当着重解决好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制定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9)
对设计生态进行阐述。当下设计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设计偏离了美的既定目标,变得不美了。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对设计生态进行思考。指出设计生态应当充满善意、合理创新、借鉴传统、以生灵为本,并进一步展望了以生灵为本设计生态观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创新是企业走向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推动小微企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以贵州省小微企业数据为样本,从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两方面设计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该评价体系进行验证与完善,并对贵州省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适用性,其中生态资源创新水平对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的影响较大,生态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最后,从大数据开放平台、大生态战略以及生态优势等方面提出提升贵州省小微企业生态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企业生态创新类型划分为基础,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结构优化区分为创新深度不同的两个层级,运用随机最优控制分析方法,将绿色金融作用参数化,揭示了企业生态创新投入动态最优决策以及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对两个层级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机制,并结合企业特质给出了仿真依据。研究认为,绿色金融是企业生态创新结构优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绿色资金束紧,调节企业生态创新认识、创新风险与收益结构,进入企业决策函数来发挥作用;以设计良好且有效配合的绿色金融与环境政策来引导和教育企业、促进企业生态创新文化的积极演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历程、现状和问题,考察了目前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和模型,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栖息性与生长性,进而考虑了建设和完善创新生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把黑土地用好养好”是新时代国家赋予东北地区新的使命和要求。围绕黑土退化和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匮乏等制约东北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聚焦东北黑土区农业生态主责主业,紧扣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东北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创新、黑土区生态安全屏障等主要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原始创新,部署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黑土区主要农作物种源创新与精准分子育种、湿地生态功能提升等重大任务,建立农业科学、湿地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区域发展等学科紧密交叉与融合的创新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丰厚,但受体制和机制等的影响,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充分转变成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和创新优势。在科技成果争夺战已升级为科技人才争夺战的新形势下,如何高效利用独特的科教资源,突破产学合作的瓶颈,实现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将是辽宁抢抓下一轮发展机遇的重要主攻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在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推动辽宁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伊晟  薛求知 《科研管理》2016,37(6):103-110
通过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类,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以中国210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发现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协作对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流程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开发和培育。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是辽宁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瓶颈。本文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与培育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与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姜玲 《今日科苑》2021,(12):55-69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但全流域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战略重点失偏等问题,且流域内不同省份存在多元功能与利益需求.因此,如何加强流域内协同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点.本研究基于典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经验与内涵思辨,剖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要求与内涵,基于整体协同和差异协调的二维视角梳理了流域协同治理的共性与差异化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响应策略,并重点分析了科技创新协同与空间协同的问题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基础研究创新成果对应用研究的发展、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对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内涵和分类、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厘清基础研究创新成果形成的过程机制并基于创新生态的构成要素和生态要求尝试构建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创新生态模型。本研究有利于科技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对基础研究以及基础研究创新成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对科技创新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国家、企业、个体等多个层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各产业间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创新生态构建,其中知识产权裹挟的技术标准先行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新型竞争规则,“技术垄断”“标准规锁”“联盟割裂”等正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技术标准主导与引领对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至关重要。以解决“人工智能产业如何通过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协同实现创新发展”为问题导向,通过对海康威视、百度、英特尔等公司的案例研究,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主导与联盟载体生态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3种作用机制在人工智能产业渐进式创新、整合式创新、突破式创新范式中的组合运用和协同互动差异,提出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赶超”、“跃迁”、“自立自强”3条路径优化,结果发现:(1)多维交互的知识产权与标准和联盟载体的互动机制是推进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因。(2)多元架构的联盟载体作用差异是影响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重要因素。(3)多阶段共生竞合是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演进的发展路径。最后,从中国情境下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  相似文献   

18.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面向2035年,创新文化与生态营造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的强国之基。本专题组织六组学者,分别着眼于创新文化建设的不同侧面,深入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发展瓶颈,进而对未来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的培育提出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