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农  单盈 《科教文汇》2009,(21):4-5
现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接纳能力,其认知观点无疑会对社会主流意识产生深远影响。获取并分析这一群体对安乐死的认识态度等讯息,对于推动安乐死在国内的研究以及未来的立法和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我国尚未进行安乐死立法,实践中安乐死的具体执行没有法律保障。因此推行安乐死,须谨慎从事,坚持尊重病人、专家鉴定、政府审批、家属监督等原则,切实维护医患双方权益。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安乐死一直是医学界、人类学界、伦理界、法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了有对安乐死问题的法律思考和立法讨论.本文对英、美等国的立法思考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内现状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及其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在世界各国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争论,因其在具体操作中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亟待通过立法进行规范。本文在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立法后,重点对我国的安乐死立法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袁潇潇 《科教文汇》2007,(2X):155-155
长期以来,安乐死一直是医学界、人类学界、伦理界、法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国家就开始了有对安乐死问题的法律思考和立法讨论。本文对英、美等国的立法思考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对国内现状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后,“安乐死”的观念传人我国,并很快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学者对“安乐死”的定义是: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的过程。最近,我国第一大健康门户  相似文献   

7.
一位研究助人自杀和安乐死的学者,备受非议,正统学术界对他不屑一顾,执法部门也常找他麻烦。  相似文献   

8.
曾平萍  王玉洁  窦凯 《科教文汇》2012,(30):179-180
目的:为了解当代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女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采用分层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18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选取“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和EPQ(中国成人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查。结果,女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存在城乡差异,女大学生的精神质存在年级差异,对安乐死的态度与情绪稳定性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结论:女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不容乐观.女大学生自杀态度与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1,(9):14-15
为什么瘸了腿的赛马会被施以安乐死? 每年大约有150匹马在赛马场上被"毁掉",大多是一针毙命。看似草率的伤马诊断及处死措施导致了人们对马匹主人不愿支付昂贵兽医治疗费的指责。  相似文献   

10.
钱小敏 《科教文汇》2008,(13):134-135
本文首先描述一个桂东南的葬礼习俗,然后从生产力与文化观念两大方面分析形成这一习俗的原因,其中着力分析中国民间传统的生死观念对葬礼习俗的影响,最后指出安乐死合法化在当前中国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11.
从生到死,是人类繁衍发展的自然规律。到了20世纪,人类对于生与死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至上,同时也提出了生命的“质量论”和“价值论”,除了关注优生外,人们开始关注“优死”——安乐死。人类对生死观念的更新,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理解的升华。然而,安乐死毕竟是是一个涉及到医学、伦理学、道德、法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从它的一出现,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犯罪客体理论论证:安乐死行为构成犯罪,但不应定故意杀人罪,而应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另立新的罪名来给它定罪。这样可以防止司法权的滥用,并体现立法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2月14日,英国的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因为多莉患有进行性肺病,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研究所决定对多莉实施"安乐死"。与通常绵羊的平均寿命(11~12岁)相比,多莉的寿命(6岁7个月)只有正常绵羊的一半,可以说是过旱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中狼族”食人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2年12月25日,国家渔政渔港监督局对食人鱼发出“剿杀令”。北京、广东、广西等地的多个水旅馆已全面展开剿杀行动,食人鲳纷纷被施以安乐死,有的还被喂了鲨鱼。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讲,健康比生命更为重要.往往有些健康情况太差的人,会感到生趣淡漠,甚至不惜以“安乐死“来追求解脱,就可以说明健康对于生命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6.
每当医学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如器官移植、脑死亡概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安乐死、优生等,随之也会生出一些涉及到法律的问题,而且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针对这些新事物、新问题及时制定有关法律,必  相似文献   

17.
联觉     
《科技新时代》2005,(5):109-109
新闻简述:今年3月3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女植物人特里·夏沃在被拔掉进食管实施“安乐死”13天后宣告死亡。这起有关生死权的问题在美国引发了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的巨大争论,美国国会与布什总统都曾进行过紧急干预,通过特别法案授权联邦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09,(3):12-13
安乐死是指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死亡方式:由于具体时段医疗技术极限而造成患者没有生存希望且极度痛苦,根据患者或其家属放弃生命的请求,医生以特定的医学手段使患者无痛苦地安然死去。这本是现代文明提出的特殊死亡方式,但由于它触及医学伦理和生命权等诸多问题,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就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19.
你看过动物痛苦的表情吗?你听过动物无助的哀鸣吗?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那些生活在各处的野生动物。对于那些进入到人类领地的野生动物,需要进行妥善的安置,目前野生动物处置的办法主要有回归自然和圈养,而实施安乐死也是一种处置途径。一些伤势较重的动物即便装上假肢,由  相似文献   

20.
从多年从事医学科普期刊编辑工作的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医学科普期刊中所涉及的关怀理论、生命伦理学、克隆问题、器官移植、安乐死和临终关怀、性伦理、基因治疗等方面的伦理学问题,讨论了伦理学问题与法律和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科普期刊编辑掌握医学伦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