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作系统的层次分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小说是一种意识时间性的叙事形式,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了鼎盛时期。这种小说形式直接受到伯格森的时间哲学影响,曾为小说的情节维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对意识流小说叙事和情节的时间研究,可以揭示这种叙事形式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为现代主义向后现代小说的转型,提供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4.
索尔.背娄在《洪堡的礼物》中运用了意识流手法。本文拟从叙事技巧入手,分析作品中作者将意识流手法与传统叙述手法的自然融合,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受现象学思想的影响,萨特非常重视时间的作用,这使得伦理叙事中产生了丰富的时间技巧.萨特的时间观和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念不同,他认为时间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结构.小说叙事可以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在时间的三维结构中自由表现.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创作经历及其创作观念。 2.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3.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三剑客"是晚生代阵营中创作观念相当独特的三位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但其叙事风格和文本中呈现出的审美面貌却相去甚远.文章从表现对象的选择、偶然性与非理性元素的渗入、叙事空缺的设置和文本套文本结构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东西、鬼子、李冯在小说美学上的不同追求,以及他们的创作对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西三剑客"是晚生代阵营中创作观念相当独特的三位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但其叙事风格和文本中呈现出的审美面貌却相去甚远.文章从表现对象的选择、偶然性与非理性元素的渗入、叙事空缺的设置和文本套文本结构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东西、鬼子、李冯在小说美学上的不同追求,以及他们的创作对当代中国小说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电影开始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进行叙事.引发了对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关注。根据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意识流作品《达洛卫夫人》再创作而成的现代主义小说《时时刻刻》,其同名电影运用不同于传统线性叙事的独特的套层时空结构来进行叙事.巧妙地将小说中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与三位女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穿越影片的主轴,使整部影片浑然一体.为影片主题的表达提供了更深刻的依据.同时也为电影主题提供了多种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10.
西方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的产生基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挖掘,承载着对人的本真思想的探讨、对意识深层的揭示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和感知。它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实践着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中国新时期作家对意识流小说的接受同样基于对人的认识、对特定时期人的观念不断提升的前提。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相对西方意识流文学而言是一种时空上的错位与审美观念上的应合。自此,当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核心是从对外部事物的描写转向内部世界的探讨;当代文学的创作视点也从此真正走进“人”这一文学创作主体。  相似文献   

11.
《喧哗与骚动》以生动的创作主题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代表了福克纳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以时空变换、多角度叙述、意识流、基督教原型等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种植园主康普生家族几十年间的兴衰与沉浮,并以此展示南方社会的腐败与解体。本文尝试从:1.约克纳帕塔法体系;2.时空变换、多角度叙述;3.意识流手法;4.基督教原型等方面来揭示福克纳在语言操作、技巧运用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喧哗与骚动>,在小说的写法上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运用"意识流"手法,在发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刻画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流露出福#克纳作为南方作家内心深刻的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意识流小说有三种表现技法: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和感官印象,相应地便有三种意识流小说文体。施蛰存用内心分析的技法创作小说,刘呐鸥和穆时英用感官印象,因此,他们的小说应该属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意识流文学。  相似文献   

14.
时间的处理在威廉·福克纳的杰作、意识流经典小说<喧哗与骚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小说中人物截然不同的时间意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关注时间的处理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小说,也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5.
伍尔夫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王蒙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几篇新作曾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两者的小说在艺术手法的选择上确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在创作背景、思想价值取向、叙述策略、内部结构等方面存有显豁的不同。本文在以上各个方面的探寻中,对意识流小说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意识流小说以其细致入微的叙述手法和独特的人物刻画而傲立现代主义文坛,而它结构安排上的“随物赋形、寓形于物”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其美学意义。以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为例,分析了意识流小说在文理结构、“重要的瞬间”、象征性意象和音乐相似性方面的审美特性,从结构美学的角度验证了伍尔夫的艺术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鼎盛时期的代表,除了劳伦斯之外,还有堪称意识流小说大师的詹姆斯*乔伊斯.在<尤里西斯>中,乔伊斯除了将意识流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还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象征与写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里另辟蹊径,通过将<尤里西斯>及<奥德赛>的故事情节、框架结构及主要人物加以比较分析,达到揭示这部小说深刻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霍达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获得不少奖项,而其中一项便是中国最高文学奖。此著作曾以各种方式传播,直至今日,其文学影响力仍不减。在这部小说里,霍达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内容精彩纷呈,这些艺术形式中,其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值得关注。作者采用不同的叙事手法,令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交相辉映,呈现出不同的悲剧内容,产生历史厚重感和较强艺术魅力。本文借鉴小说叙事学和小说写作的相关理论,从时间的控制、空间的设定这两个方面,探讨增加叙事频率、设置悬念、戏中戏手法、平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并分析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到灯塔去》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叙事策略上别具一格:运用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和自由间接引语这种独特的叙事技巧,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探索变化多端的人的内心世界,展示真正的人性。伍尔夫小说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革新,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