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0):26-32
差错信息是组织的一类特殊的信息资源,是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施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个人拥有的差错信息转移成为组织的共同知识。借助信息管理学的理论范式,从信息传递、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三个方面分析差错信息的特点。差错自我报告、差错他人报告和差错学习是实现差错信息有效传递和利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定专门的机构管理差错信息、建立差错管理信息系统、培育良好的差错管理文化等措施加强差错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视角探讨差错信息的内涵及其特征、差错信息对组织发展的负面和正面影响。认为对差错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通过培育积极的差错管理文化、化解信息失灵、构建差错报告系统3个措施,增强员工提供差错信息的意愿。指出对差错信息及其管理的研究应成为信息管理学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报社杂志社天天要编印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天天要播发新闻,每期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几万字乃至几十万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因此在遣辞用语、逻辑思维、事实陈述、科学知识、检查校对等环节问题上免不了要出差错。如果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把关不严,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差错。一旦差错即成,将给自己、单位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轻者会闹出一些笑话,损害媒体的声誉形  相似文献   

4.
新闻宣传是媒体向广大读者传播信息的手段,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它的主要功能,一旦报道中出现导向错误、新闻失实、文字差错等问题,不仅影响信息的传递,也会动摇媒体的公信力。本人作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资深"媒体人,总结了一些容易出现的新闻差错,以期给新入行的朋友一点提醒。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报刊中的新闻报道出现的差错越来越多,也引起人们的广泛的注意。报刊中新闻中差错是复杂的,有些显而易见的,但有的是辨识难度较大的隐性差错。对于这类隐性的差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这类差错出现的原因中才能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报刊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图书质检工作中,对差错类型的判定,会直接影响图书差错率。面对一些不易界定的差错类型,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兼顾原则性与包容性,坚持差错认定标准的一致性原则,确保图书质检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版物种类数量每年都不断增加,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问题也因出版周期的缩短而日益凸显。其中,地名差错是常见的一类,这类差错主要有书写错误、资料错误、年代错误、知识错误四个方面。这些错误隐蔽性强,需要编辑培养自己别样的职业敏感,多查考,严把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各地市级日报在不断扩版加张,如何在工作量近乎翻倍的情况下做到见报零差错,一直是所有日报审读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对这一问题,从理论角度加以阐释的论文居多,本文拟从具体工作实践出发,解析日报审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各种差错类型,微探其中的庞杂以及避免的方法,以达到又好又快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差错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或电视字幕上,没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知识或相关专业知识很难辨别。大众传媒上出现的这些差错,以假乱真,以讹传讹,影响面广,如果任其扩散,对推动语言文字和汉语语法使用的规范化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习惯性差错、事实性差错、知识性差错、语法性差错等方面进行实例分析,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安全人因失误发现是人因失误分析及其纠正的起点,人因失误发现的重要途径是通过4个方面的比较实现:预计效果与实现结果;设备失效与自身的失误效果;计划行为与执行行为;意图与计划,从它们之间的失配,发现信息安全人因失误。论文提出一种网络信息安全人因失误纠正框架,主要从人因失误分析与确定、纠正计划及其实施三个方面展开。失误分析与确定是通过调查研究,对人因失误原因进行说明与辨识;通过构建纠正框架,期望及时发现并纠正人因失误,从而有效控制并相应减少人因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从信息冗余看组织信息集成的适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晓伟  蒋馥 《情报学报》2004,23(1):58-62
本文概括了组织中信息冗余的四种表现形式 ,提出了定量衡量信息冗余程度的信息密度指标 ,接着从信息冗余的角度分析了信息集成的必要性 ,提出了信息系统集成的适度水平的概念 ,并阐述了它的涵义。通过建立决策的信息成本模型和信息集成适度水平模型 ,得出了不同组织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采取适度的信息集成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发掘利用潜在信息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潜在信息资源的含义、组成、特性进行探讨,以为潜在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对天津市信息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发掘利用潜在信息资源的模式、组织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对潜在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应采用中介协调组织模式,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车尧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99-105
首先从泛学科角概括统计得出国内外关于"信息分析"类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给出国内与国外学界关于"信息分析"研究的大体学科类型划分特征。然后分别从概念逻辑、服务对象、研究方法及发展历程等方面剖析情报学与"信息分析"之间的关系。最后从核心期刊和关键词的分布情况来探究情报学学科内有关"信息分析"研究的总体情况,为我国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分析或是决策支持等方面工作的图书情报学界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种网络信息安全分析视角——人因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因工程、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等理论为基础,研究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人因失误行为(个体失误行为和群体与组织失误行为),从而减少与预防人的失误,最终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人因失误分析应从人因失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定性定量评价、人因失误事件纵深防御系统4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从讨论信息生态群落的概念入手,探讨信息生态群落的特点、组成、分类、命名及其典型结构。为进一步深化对信息生态群落的认识,重点对几个典型信息生态群落从宏观角度进行结构分析,希望能够指导优化信息生态群落的构建,并为人类充分合理利用信息资源,保持信息生态群落的稳定与平衡,推动信息生态群落的发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信息消费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信息消费必然会成为信息社会的消费热点出发,讨论信息产业与信息消费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析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消费的现状,并针对信息消费不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毅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37-40,108
在评述国内外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层次的若干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应定位在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