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献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作者认为,目前我国文献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陈旧、缺乏权威性的协调机构、文献结构的总体布局不合理,资源共享的网络尚未建立。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下列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评价图书馆质量的标准、建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及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简析科研产出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是研究机构科研产出的重要表现形式,使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及方法,对研究机构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价,通过计量分析,可以有效评价研究机构科学生产的基本情况和文献学特点,为科研工作者和文献情报工作者进行机构文献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献资源布局和利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集中财力,合并机构,发挥国家馆的龙头作用,成立实体性协作组织,进行文献合理布局,形成以增加文献量,降低复本,局部与全局相呼应的文献合理布局模式,并进一步加强文献充分利用和开发的设想,使文献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将目前流行的各种有关"文献传递"的概念经过多方分析、比较、梳理,指出:文献传递是指文献机构应对方之需求,将文献传递给机构外用户的服务;其分为原文献传递与复制文献传递两种类型。同时,论述了复制文献传递的由来及发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IRM谈高校文献信息机构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也力 《图书馆论坛》2002,22(3):98-100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论述了高校文献信息机构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的原则,提出了对高校图书馆、系资料室、档案馆(室)、网络信息中心等文献信息机构整合的基本构架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国际上十余年来有关小井技术文献从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小井眼技术是正片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结论。据统计结果,确定出从事该技术研究的主要个人及团体机构,指出这方面论文的核心出版物。旨在为有关科研人员提供小井眼技术文献的重要信息,促进我国这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服务至上的理念与当前高校图书馆内部机构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服务至上的理念谈高校图书馆内部机构的改革,指出图书馆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要反映以文献为主的特色,要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形成图书文献服务部、期刊文献服务部、电子文献服务部。三大文献服务部成为一般图书馆内部机构的主体。本文还论述了文献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国外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榕生 《图书馆》1994,(4):9-14
文章向人们昭示了国外文献保障存在的严重问题,即是收藏数量急剧下降,重复率高,利用率却低,分布地区极不平衡。对此应该采取有力的保障对策,分步骤、划等级,有选择地购备国外文献。应该采取的保障措施是:实行必要的补贴和资助,让保障机构拥有一定的责权利,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购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类型和特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文献采集的重要性,提出了电子文献采集的途径以及电子文献采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献知识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是图书馆出现的前提,文献知识是图书馆工作的逻辑起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献知识,图书馆是一个收藏与利用文献知识的组织机构,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知识收藏与利用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BLDSC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燕 《图书馆杂志》2002,21(12):58-60
英国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BLDS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文献提供中心,它的一些成功运作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中介绍了BLDSC的特点,工作流程,服务内容,收费价格和版权保护,并从中引发出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科 《图书馆论坛》2006,26(3):248-250
通过介绍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了传播语言、弘扬本国文化在中国部分外语类高校图书馆设立英语资料中心,论述高校图书馆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和作用。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做法,值得我国有关部门向世界各国传播、推广汉语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件中心的理论依据是科学的、客观的,因而也是完全适合我国的,建立文件中心也是改革和完善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的需要,更是应对未来日益增多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本文就文件中心在我国本土化的原则、具体措施及实施过程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论建立中国的文献信息传递中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的观念转变为中国文献传递中心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网络的发展和设备的完善提供了技术和物质保障。借鉴国外文献传递中心的经验和做法 ,提出中国文献传递中心的模式、设想及应关注的问题。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15.
文献图像的数字化和压缩是图书馆和档案馆保护文献的新手段和为读者提供在线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图书馆和档案馆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文献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国际上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新动态。通过比较目前常用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本文着重讨论了JPEG2000这种极具前途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的概念、特性以及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英国版权法中相关文献传递服务的规定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重点分析了大英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中涉及版权的相关服务规定,并从用户分类与注册、图书馆特惠服务适用对象、传递方式、收费标准及版权费标准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该馆中的版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Ne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electronic publishing, not only enhance the range of publications that libraries can provide for their users but also increase the speed with which such requests can be me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 delivery (EDD) at the Kenneth Dike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Ibadan, Nigeria. A successful EDD program depends upon good intranet and Internet network systems, document availability, user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nd ease of use. The major challenge to this service is inconsistent power supply, which the university is addressing with the aid of a grant from the MacArthur Foundation for backup electric generators and a university solar energy project.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assure better and more reliable power service in support of EDD in future. New information delivery regulations and laws guiding adequate service will also emerge but must be properly applied for effective and posit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CALIS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文献获取服务体系,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资源建设、系统建设、服务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CALIS文献获取服务体系,分析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CALIS文献获取服务体系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这一特定应用场景,文章提出基于Handle架构的D—DOIs解决方案,通过对文献传递行为的唯一标识,结合数字水印和二维码技术,实现对数字对象传播的持续追踪。  相似文献   

20.
大英图书馆将版权保护列为极其重要的日常工作,其版权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大英图书馆版权管理的典型实践表现为:颁布《大英图书馆著作权宣言》,为版权管理“保驾护航”;在文献传递服务中注重版权保护并探索实践;注重公共服务中的版权利益平衡;广泛开展合作,推进新时期的版权管理.大英图书馆的这些典型实践对于我国图书馆界来说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