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一年以来,在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首批立项的示范性建设院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案例,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职教育强省:发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浙江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就是一个缩影。目前,浙江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45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近2/3,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近45%。全省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6所院校跻身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行列。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浙江提出了打造高  相似文献   

3.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要通过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程实践等环节的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要开展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示范性专业建设,通过构建持续性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26~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从2006年起,我国将在3年内批准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截至2007年,已有70所高职院校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我院是被批准立项建设院校之一。为配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加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理论研究,提高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质量,促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健康发展,及时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深入开展,为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成为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理念,结合我院示范院校建设经验,本文提出了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合作互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推动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其中,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相似文献   

10.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示范院校建设需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对顶岗实习、工程实践的管理,提升办学质量.要开展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示范专业建设,通过构建持续性发展平台和专业性发展平台,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剩余两个关于人类合作的概念,通过实证检验和博弈论分析发现,大学教师合作累积社会资本,具有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效能,教师合作行为也是可能实现并得到发展的。大学可从构建一定的组织以增加合作剩余、培育社会资本并促其升值等方面来发展教师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详细分析了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不良现象,指出成因,提出策略;应该关注合作细节,提高互动效果,体现合作小组的学习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广泛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时代潮流,决定着大国的崛起方式;国际合作既是中国崛起的条件,又是崛起的中国不对外构成威胁的保证;中国崛起与西方大国崛起不属同时代的问题,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将“和平崛起”的目标口号换成“和平发展”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16.
加强合作·促进研究·扩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工程教育协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简称 ASEE)、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今天开幕了。首先 ,我代表中国工程院 ,对来自国内外工程教育界的同行们表示热烈欢迎。ASEE是美国工程教育界最具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方式给予探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采取何种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党外合作到党内合作的转变,其转变的原因:革命斗争的需要;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共产国际及其代表马林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mes of individualism,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eachers' stories, as they are told in a high school staffroom. Teachers told stories to their colleagues and through these stories they presented their professional culture to themselves. The three themes of individualism,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were woven together in the stories,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all three in the teachers' work. This triple theme is contradictory in essence and so it shows new difficultie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begins by looking at two reports, commission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ocial change on education and to propose strategies for tackling new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is. The first report, published in 1972, was the so-called Faure report (named after French lawyer and politician Edgar Faure), and the second one, published in 1996, was the so-called Delors report (named after French economist and politician Jacques Delors). Using these two reports as their starting point,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our cultural environment. Today we are experiencing an increasingly virtual world with very real effec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dgar Faure already foresaw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ultural world in which virtuality would both add to and compete with reality. The authors stress that now, more than ever, access to lifelong education needs to be ensured for everyone, permanently enriched by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ddressing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addition to continuously evolving skills and compet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