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从而构成园林景现中起到重要作用。对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提高整个园林艺术的档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徽文化是上溯一千多年来徽州先人们劳动实践和智慧的凝聚、演化、结晶和沉淀,是产生于徽州本土的文学、艺术、建筑、雕刻、民风习俗等。特别是徽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三雕"艺术、古村落建筑艺术及蕴含深奥哲理的古楹联、古题额、古书院、古牌楼、古祠堂等,不知糅进了多少徽文化的和弦,歙砚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喜欢修建楼阁,文人墨客也酷爱登楼望远、题诗作赋,很多楼阁因为一些著名诗句而闻名天下。名楼文化——以名楼为载体的关于历史、建筑、山水、诗文等的综合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那些历史文化名楼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被历代人民公推公认的,代表中华文化精髓的,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建筑及重要遗址、遗物。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喜欢修建楼阁,文人墨客也酷爱登楼望远、题诗作赋,很多楼阁因为一些著名诗句而闻名天下。可以说,名楼文化——以名楼为载体的关于历史、建筑、山水、诗文等的综合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那些历史文化名楼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被历代人民公推公认的,代表中华文化精髓的,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建筑及重要遗址、遗物。下面就介绍一些历史文化名楼的代表。9.陕西西安钟鼓楼  相似文献   

5.
徽州古祠堂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是由其当时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也是封建宗族综合能力的体现。歙县棠樾的鲍氏家族古祠堂群在历史的苍桑巨变中奇迹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令人叹为观止,鲍氏家族在祠堂的营建上是很有特色,鲍氏祠堂堪称徽州众多祠堂的佼佼者,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典型例证。本文以歙县棠樾村古祠堂群为例对徽州古祠堂的营造和演变发展历史做些探究。  相似文献   

6.
休宁万安老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它所在的万安镇,地处徽州之域世称"中国第一状元县"的休宁县海阳城东,是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万安镇位处黄山南麓、齐云山北边、横江之畔。万安老街是徽州一条最古老的街、最长的街、最有特色的街、至今保存原貌最完整的街。由于这条街的特别,乡间一直流传着"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的民谚,以此赞誉万安街当年比休  相似文献   

7.
柏松  罗瑞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172-172
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中供人观赏和游憩的建筑场所,有亭、台、楼、阁、小桥、曲廊、花池、围墙等等,在构成园林号现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园林建筑的形式多样,色彩丰富,使得建筑本身就能成为一道景观,并与周围环境互相衬托,起着点缀风景和组织环境视觉导向作用。成功的园林建筑设计可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8.
吴国水 《科教文汇》2009,(12):288-288
徽文化是上溯一千多年来徽州先人们劳动实践和智慧的凝聚、演化、结晶和沉淀,是产生于徽州本土的文学、艺术、建筑、雕刻、民风习俗等。特别是徽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精美的“三雕”艺术、古村落建筑艺术及蕴含深奥哲理的古楹联、古题额、古书院、古牌楼、古祠堂等,不知糅进了多少徽文化的和弦,歙砚雕刻也不自觉地投怀关抱,受到了浓郁徽文化的陶冶、濡染、启迪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盆景的含义是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或水、石、鸟、虫、鱼、兽、亭、台、楼、阁、桥、屋等,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花盆中,使成为自然景物缩短的一种陈设品.盆景是园林培育技术与造型巧妙结合而成的产物.刘銮<五石瓠>:"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  相似文献   

10.
《华夏星火》2008,(3):2-2
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总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模村是徽州古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近年来,徽州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全力呼应黄山旅游第二、  相似文献   

11.
滋芜 《科教文汇》2014,(10):F0002-F0002
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展出了一幅近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画卷》。该面长66米、宽1.8米,活灵活现地描绘了昔日古徽州的风俗文化。这幅面以散点透视构图法,通过刻画沿江四处有代表性村镇四季的风俗民情“春:丞相故里桃花坝;夏:三江口放伐;  相似文献   

12.
郑如光 《科学与文化》2005,(12):F0003-F0003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扬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徽州文化极其广博、深,是历史上徽州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历史常常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曾几何时,钟灵毓秀的徽州古城歙县,不仅创造了徽商这一奇迹,而且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徽州文化,从这儿的山里,走出了多少仁人志士,商战奇才。现在,一条巨龙正以非凡的气势,从歙县北郊富资河畔飞升而起,它就是黄山新龙纸业有限公司。方汉佐就是它的驾驭者。  相似文献   

14.
婺源如画     
郑如光 《科学与文化》2006,(8):F0003-F0003
来到这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婺源,漫步在清澈流淌的溪水桥,感受着浓浓的古徽州文化韵味,体会着恬美宁静的田园情趣,似乎又回到了久远的乡韵时光,久居都市的紧张与疲惫顿时烟消云散婺源如画@郑如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众》2013,(5):181
在秀美的阳澄湖畔坐落着江南古镇--唯亭。草鞋山遗址展示了唯亭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潮至唯亭出状元"的古谶印证了唯亭自古以来人杰地灵,重元寺的钟声奏出唯亭和谐圆融的新韵。唯亭学校植根于这方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健康快速发展。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约150亩,建筑面积43365平方米,设计规模为小学4轨24班、初中12轨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科学大众》2013,(9):138-139
徽州历史上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府县学、书院、社学、私塾、文会极为昌盛。近代的徽州教育在明清发达的徽州教育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转型,仍然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支持。徽州发达的教育也要归根于其稳定的政治社会、发达的经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尤其是一批学术大家,如朱熹、陶行知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徽州古民居村落的人文支撑,徽州古民居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再现了徽商故里经济繁荣时期的盛况,透过徽州古民居村落的建筑形制,能够揭示出程朱理学、宗族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徽商文化是徽州古民居村落形成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8.
叶倩辉  董强 《百科知识》2014,(17):36-38
正牌坊又名牌楼,是特有的中式建筑,最早由棂星门演变而来,是旌表功勋、科甲及第、德政廉明、忠孝节义的标志物,不仅昭示着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而且兼具祭祖、敬天的功能。除了北京的牌楼外,最驰名遐迩的莫过于徽州牌坊。一座座巍峨耸立的牌坊宛若数点星辰,散落在徽州古村落间,它镌刻着历史沧桑,传承着徽州人的血脉。徽州牌坊的由来古徽州原属于百越名族,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置于秦王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12,(32):I0003-I0006
吴笑梅简介 吴笑梅,女,1969年出生于古徽州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剪纸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从事剪纸20多年,秉承先人的艺术精髓,大胆进行艺术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擞州特色系列剪纸作品多次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型专利44项:她的剪纸艺术在业内被誉为“徽派剪纸风格”的代表,成为徽州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她以“致力于传承擞州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为座右铭,2011年创办“黄山一枝梅剪纸艺术传播中心”,将剪纸艺术引入学校,为宣传徽州工艺、弘扬徽州文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0.
师晶 《科教文汇》2012,(32):F0003-F0003
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距今已有2300年.悠久的历史渊源孕育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形成了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为代表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雄踞徽州的国之瑰宝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文明的历史遗存,古建筑体现了徽州远古的繁华和富荣;矗立的牌坊代表着徽州人的精神家园;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