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文解字》与《原本玉篇残卷》中都出现了重文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以《原本玉篇残卷·言部》为例,分析总结《原本玉篇残卷》重文在征引《说文解字》字形上的类别、特点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宜华 《语文知识》2012,(2):103-105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玉部》正文一百二十六字的字形、意义类别、非"玉"属字、编排原则等四方面的分析来研究此部字,概括《说文解字·玉部》字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本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玉篇》是《说文》和隋唐以后字书的桥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对《原本玉篇残卷》的考察去探讨两者在释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9,(1):127-129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书,这部书共有126个"玉"部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文化内涵。以"玉"为载体的文化贯穿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行为规范。从《说文解字》"玉"部字解释的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人名中反映的玉文化及其文化的演变。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比找出这些字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词义从古到今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既是一部字典,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它以“以形表义”的方式,记载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本文从微观角度,探讨《说文解字·草部》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释"廷"     
郭莉琳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3):F0003-F0003
《说文解字·廴部》:“廴,长行也。从彳引之。”段玉裁注:“引长之也。”“从廴之属皆从廴。”从廴之字多与“长行”义有关,如“延”,本义为“长行”,后引申为长、伸长等义。《玉篇·廴部》:“行也。”其义为长行、长。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本文从类别分类和编排体例两个方面对《说文解字》的“酉”部字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07-109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部"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代以前玉的分类和在古代文化制度中体现的功能。本文先对"玉部"字中瑞玉字个数进行判定,确定讨论范围,并对"瑞"字在"玉部"字中的排列问题进行纠正。然后从命名理据角度以及参照《周礼》文献的介绍对《说文》中有瑞玉功能的17个字进行分类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梁波 《华章》2012,(20)
“右文说”主张声符表义,声符细致地隐含着字义的具体内容,本文就“右文说”的源流进行了略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许慎《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意功能的分析;二是以《释名》为代表的声训方式;三是从杨泉《物理论》与顾野王《玉篇》求证;四是从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与王安石《字说》来论证.文章指出了“右文说”的文字学意义,从文字学角度阐发了“右文说”的学术价值和源流,同时还指出“右文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记得当年曾为孩子查罗盛教所救朝鲜少年崔的“”字,从今查到古,从家查到图书馆,怎么也查不到,深有破案断了线索之感。干脆独立思考吧,便怀疑问题出在形旁上。“”是形声字,从玉(王)莹声:声旁“莹”又是形声字,从玉荧省声:这样,一个字里就出现了两块“玉”。用“”的人自然希望“玉”越多越好,但“莹”从古到今一直是“玉色”,即光亮透明之意,或“石之次玉者”,即光洁像玉的石头之意(《说文解字》本文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说文解字》),并无假借、引申之类变化,亦无死亡迹象,再给它一块“玉”,就毫无  相似文献   

12.
刘伟唯 《文教资料》2010,(33):26-27
《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有很好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说文解字》中玉部字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对玉部字内的编排体例说明的很少。《说文解字》对部首内的字的编排是有一定体例的,玉部字有很好的体现。本文对玉部字内的编排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空海和尚(生于中国唐代)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字书。今本《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山城国高山寺所藏鸟羽永久二年(公元1114年)之传写本,收入《崇文丛书》。中华书局于1995年据此本缩印出版。顾野王《玉篇》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与后世字书之间的桥梁,但野王《玉篇》已亡佚。拿今天通行的宋本《玉篇》和日本所藏唐写本原本《玉篇》残卷(约仅存  相似文献   

14.
任朴 《老年教育》2010,(12):49-49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很重要的文字学著作,也是一部很重要的字典。那么,它为什么不叫字典而取名《说文解字》,将“文字”拆开来说呢?  相似文献   

15.
“廛”辨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释《诗经·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的“廛”字为“一亩地”,“三百廛”就是三百亩。笔者对这种解释不敢苟同,试申管见如下:“廛”,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一亩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廛”字属“广”部,“广”读 hán.许慎《说文解字》“广,因广为屋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所载“舟”部字及它部含“舟”形者凡 91 个,其中“舟”部字 16 个,非“舟”部字 75 个。它们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舟”这一构件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混同与分化,从而导致《说文解字》及后人对其中一些字的误释。借助甲骨文、金文及楷书,对其进行梳理,辨析其发展源流,有助于此类汉字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共五百四十部,每一部都是一本专门的辞典。其中"玉"部字共一百二十六个,重文十七个,对玉的种类品性、使用途径、制作工艺等相关文化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表现出玉与先民社会文化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先民对玉的较为科学而全面的认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王甜 《现代语文》2006,(6):126-127
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承载着汉文化信息和语义密码,从而为其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系统的依据。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不仅是文字符号集成,更是文化世界的展示。本文以《说文解字》女部汉字为例,进一步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女性文化。《说文解字》女部字共238个,重文13个,新附字7个,共计258个。一个“女”字统领以下257字,然后根据语义,分门别类:1.关于女子“姓氏”,共11字,占总数4.6%2.关于女子“婚姻家庭”,共16字,占总数6.7%3.关于女子“容貌品性”,169字,占总数71.5%4.关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虽承《说文》,却有很多方面的创新.《玉篇》收字较《说文》增加颇多,且收录了大量的异体字;“以义类聚”为主,“据形系联”为辅的原则统摄542部;全面、系统地利用反切注音,并将注音与训义放在同等位置;在训释方面,广泛引用典籍诂训、用例和前人注疏.《玉篇》在编纂体例上,已经很接近现代字典,其开创之举对后世字典的编纂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鲁一帆 《天中学刊》2007,22(6):86-90
《字林》问世的时间距《说文解字》最近,其受《说文解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说文解字》的校勘方面《字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前人以《字林》校勘《说文解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校勘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字林》不同于《说文解字》,因此,在用《字林》对《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时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应据《字林》而轻易修改《说文解字》。在用《玉篇》校勘《说文解字》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