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学习》2004年第5期张琪昀先生的《说“这年头”》一文认为“这年头”“这年月”所带有的是贬义性的感情色彩,是“贬性时标”,其话语或显或隐地都带有怨天尤人的意思,起码是表示遗憾的意思,话语涵义在于对该时期之某种社会现象或事实进行贬斥、抨击、讨伐、批评、讽刺等。“那年头”、“那个年月”不带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民权”是近代宪政运动中的重要话语之一。“民权”包含反君权、作为整体的国民权与个人的自由权利等涵义,主要呈现出“导向民主”或者“偏好自由”两个方面。“民权”话语的扩散与变迁并非一蹴而就,其经历了“议院说”、“国民说”、“民权主义说”三个阶段。“民权”话语始于对“开议院”的倡导,议院可使上情下达,从而使民有权;继而,以戊戌变法为界,梁启超使“民权”话语逐步获得了“国民权”的涵义;“民权”话语在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则经由孙文的政治建构而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与“主义”。“民权”话语的生成与变迁与“议院”、“国家”等语词紧密相连,表现出“非自足”与“群体性”的特点。在“民权”话语的传播过程中,社会情势、文化习惯塑造着“民权”话语;策略框架理论也在“民权”话语的建构中起到了有效动员的作用。经由知识界的争论和探讨使“民权”有了相对固定的内涵,通过社会运动的倡导而使之成为共识性语词,又经过“三民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传播指导立法,从而使“民权”进入一般民众的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3.
叙事学为叙事作品的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具。其工具性源于叙事作品表达形式意义上的“话语”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叙事作品的涵义,另一方面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叙事作品叙事特征上的独特性。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表现出了传奇性涵义,这一涵义与散文性的叙事特征相结合,共同构筑了这部叙事作品的艺术独特性。从“话语”的角度探讨这部叙事作品中传奇性涵义是通过怎样的叙述技巧来体现的,以及其散文性的叙事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正确理解这一涵义,揭示其艺术独特性的根源和“话语”本身在叙事作品中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的缺失是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文章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对高等教育话语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厘定,对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缺失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归纳.同时,运用高等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有效话语.  相似文献   

5.
当前“发展伦理”研究领域中对“发展”的伦理涵义界定的三种方法。即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表述、对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价值的反思和广义视角的综合,无法确保“发展”的伦理涵义本身的明晰性和普遍有效性,由此导致发展伦理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发展”本身涵义显示的人类学前提出发,才能界定“发展”的伦理涵义并保证其普遍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关系,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异化”的涵义;而是一种彼此兼容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复归”的涵义。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此作过系统而经典地讨论。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该文讨论这个问题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形式,并希图作出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关系,不是一种主要与对象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异化”的涵义;而是一种彼此兼容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的复归”的涵义。马克思的早期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此作过系统而经典地讨论。本主要考察的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语内涵与话语形式,并希图作出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杨亦军教授的新著《阿凡提“话语”空间的自然一生态和历史—文化视域》从跨民族、跨学科和跨文化角度对西域文化符号——阿凡提进行了“话语”空间的四重构建:生命话语、社会话语、审美话语和宗教话语,疏通了阿凡提话语背后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脉络,在理论的高度上构建了阿凡提“话语”研究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参与者拥有最基本的两个话语角色:话语信息的生产者和接收者.接收者为了理解生产者所传递的信息,就需要对所接收的内容进行解码.在这一阶段,接收者往往具有另外一个被忽视的隐藏身份——“旁白者”.“旁白者”借助语境,对字面信息进行背景交代或拓展性阐释,帮助“观众”(信息接收者的另一身份)缩小语义范围,理解话语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信息.因此,“旁白者”这一隐藏角色同样对言语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优秀的“旁白者”能够利用功能语境理论,对交际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性说明,从而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世纪以来,“体育教育”这个富有争议的词语,为什么能够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期刊杂志甚至各类政策文件之中?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术语规范意识和学术批判精神。文章在对“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状况及其受质疑状况进行考评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语言学、术语学和教育学四个维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教育”之说确实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不符合学术思想表达的一般规范,必须特别谨慎地使用,并自觉区分它在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理论话语中的实际内涵。  相似文献   

11.
对语境和话语的涵义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进行介绍,并从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视角,分析研究语境与话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话语是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更是教师构建各种课堂形态的言说方式。本文从后现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教师个体话语的涵义,并对教师个体话语空间培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广义修辞学角度阐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批评话语:在语词层面,“真实”、“不真实”、“歪曲”构建了批评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语句层面,“反诘句”、“否定句”突显了批评的话语方式;在语篇层面,政治标准、教育功能、党性立场推动了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本文亦在阐释,在特定的修辞语境中,批评话语如何参与了批评文本和话语主体精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这一具有中国高等教育本土特色的学术话语曾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然而随着“三农”建设实践的深入及其对理论的迫切呼唤,这一话语却悄然“失声”,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并获得应有的话语地位和实践影响。在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背景下,应围绕“话语文本内涵、话语建构发展、话语社会实践”三个维度,通过拓展新视野、丰富新内涵、优化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四条基本路径重构这一中国教育话语。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南朝谢赫最早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品评中国画人物的“六法”.一直以来,谢赫的“六法”成为中国画理论的重要纲领性的法则.“骨法用笔”是仅次于“气韵生动”的第二法.本文通过对“骨法用笔”理论的涵义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涵义的延伸梳理,重点论述“骨法用笔”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绘画语言、精神内涵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些学者认为《封神演义》宣传了儒家政治思想,典型说法是“以仁易暴,以有道伐无道”,而此论说得尚不到位。从《列国志传》中有几处“革命”的词眼和文本中大量引用孟子“革命”话语的内证入手,结合“革命”的概念考辨,既不脱离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也不与现代语境中的“革命”涵义相冲突,论证作品蕴含和宣扬了儒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在自己的语言哲学体系里提出了著名的“涵义”理论,并将这样的“涵义”解释为指称对象的“给定方式”;“给定方式”存在于语言或数学表达之中,只有通过这样的“给定方式”,联系同一对象的不同信息和认知模式才得以呈现;然而,囿于“经验实在论”的限制,弗雷格将自己的“涵义”及其“给定方式”放置在了一个非理性的语言符号世界之中,从而导致了弗雷格“涵义”因“实在论”需要而失去其真实“位置”的结果.文章基于相关理论的分析,旨在确立弗雷格“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位置与主体,探讨“涵义”及其“给定方式”的理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8.
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I.Schef-feler)认为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教育术语作为学术语言有着较为清晰的涵义和明确的规定;教育口号一般是非系统化的,在表述方式上也不严谨;教育隐喻则是借助于类似、对比和相近来论述问题。国内也有学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教育口号往往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但同时它又最常被教育实践者所引用。换言之,教育口号既是一种“权力性话语”,又是一种“公共话语”。鉴于此,我们不妨认为教育口号——从某种意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哲学范畴,在欧洲哲学史上的本来涵义,与我们现今所了解的涵义很不相同。不搞清这一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史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本文想对这两个范畴的本来涵义,和这种涵义的历史演变,试作几点考证。 (一)“辩证法”的本来涵义“辩证法”一词,源出于希腊语“διαλεχτιχη”。这个词语的本义是论说术——论辩和证明的技术。亚里士多德在其著名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一书中曾说过:“哲学在务求真知时,  相似文献   

20.
“两个三角”理论提倡语法分析的动静结合.以此为基础,对现代汉语新兴语气助词“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分布在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对应着不同的语气意义.舒缓语气是“哈”最基本的语用功能,拉进距离和寻求认同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由此派生.另外,“哈”一般用于口语性话语,有年轻化、网络化的特点.以汉语方言为基础,现代汉语语气助词“哈”日益发展并迅速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