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大学生扩招,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增加。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求学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压力主要学习、就业、人际、社会活动等延伸的自卑、敏感、孤独、焦虑、抑郁、妒忌、偏执等问题。本文就以新余学院医学院为例对医学院贫困生常见的心理压力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界定及其表现,即就业、学习、生活、交往方面的心理压力,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学习心理压力问题已被广泛关注。深入剖析大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表现,提出相应的减压措施和调适方法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具有弱势的相对性、角色的转换性、贫困的决断性特征,也蕴涵着三对现实矛盾.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终极关怀应该体现为道德关怀,体现为对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弘扬与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要遵循阳光化原则、合作化原则和个性化原则,要以学习负责任、学习体会幸福、学习诚信、学习感恩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调查了昆明四所高校的1 850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来自家庭以及负性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女大学生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强于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所承受心理压力均大于汉族学生;文体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以及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均最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形成的原因虽有主观方面的,但更多的是客观原因所致。因此,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帮教是必不可少的,应从心理角度、学习角度和经济角度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帮教。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种假设群体,但又客观存在于女大学生之中,本文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并以湖南邵阳学院为例,指出了高校女大学生弱势群体在成才、心理、就业等方面存在着劣势,试图通过透视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从而引起社会对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注,促进女大学生弱势群体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现.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分为经济弱势、学习弱势、身心弱势、能力弱势四种类型,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健全资助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朝毅  顾伟 《高教研究》2005,21(4):85-87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称之为“特殊群体”的学生。所谓“特殊群体”学生,是指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具有各种不良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群体,主要包含经济弱势群体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弱势群体学生(违纪受处分学生)等。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大学生弱势群体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我健康成长,也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解决此类心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各界力量的通力合作。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弱势群体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建设性地为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了藏、汉大学生个人自身压力和社会环境压力的特点。个人自身压力,包括家庭压力、适应压力、健康压力、恋爱压力、自卑压力和挫折压力。社会环境压力,包括人际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学校环境压力和学业压力。并在性别、年级、家庭来源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特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压力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表对特区某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其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与前途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与适应等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亲人、好友发生突发变故(如父母患急、重病或父母离异等)对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当大;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存在一些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湖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采用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省内10所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1 014份,回收有效问卷974份,结果发现:1)37.78%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受着较高的心理压力;2)在面对压力时,很多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是消极、被动和不成熟的;3)在处理压力时,理想的应对方式是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愿意选择咨询人员,最不理想的应对方式是寻求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帮助,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不愿意找老师和班主任或辅导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状况及其主要压力来源,揭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特点、影响因素,分析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学工作、教学评价和学生因素;参加课改实验教师与未参加课改实验教师的职业压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压力发展趋势是先下降再缓慢上升,其中6~10年教龄阶段的教师表现出较低程度的职业压力,而后职业压力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升高;城市区域和学校类型等背景因素在教师职业压力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大多化工教材在推导转子流量计流量公式时没有将研究对象分析清楚,并且在分析受力时同时引入了压差力和浮力两个性质相似的力,阴差阳错地得出了正确的流量公式.文章分别以转子及转子周围的流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压差力的角度和以转子为研究对象,从浮力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刘贤臣编写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C)》对2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自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其中受惩罚因子是最主要的生活压力事件;高中生的生活压力事件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存在差异;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因子中除了其他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因子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延伸性护理模式。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伸性护理模式。随访6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伸性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统一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高速摄影机,对掺与不掺 Ca++之高氨酸铵(AP)晶体在带透明窗燃速仪中的爆燃进行了观测、分析,并初步讨论了Ca++的掺入对AP凝相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a++的掺入使AP晶体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经常工作的压强范围内压强指数降低,并在某一压强区段(实验中为7~8.5MPa)压强指数出现负值,这为进一步完善“统一模型”提供了依据,为负压强指数推进剂的研制和进一步降低硝胺/AP复合推进剂的压强指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mechanism linking instruction in scientific topics and instruction in logical reasoning strategie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role of science topic i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logical reaso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adolescent students about blood pressure problems. Logical reasoning instruction for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controlling-variables strategy. Science topic instruction emphasizes variables affecting blood pressure. Subjects receiving logical reasoning instruction link their knowledge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les to their knowledge of controlling variable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ose receiving science topic instruction alone—their specific responses show how they attempt to integrate their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on the nature of pressure signals generated by a deterministic or stochastic process in a bubbling fluidized bed, pressure fluctuation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300-mm-diamet column at 0.090 m and 0.40 m above the distributor for different gas velocities. The method of detecting deterministic dynamic underlying pressure signals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predictability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The deterministic nature of dynamics in fluidizing system was verified. The deterministic level of dynamics in fluidizing system was analyzed for different locations of pressure measurements and different gas velocitie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oundation of SINOPEC, China (X599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