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这一新时期的文学现象,已是公认的事实。那么,它是怎么被运用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发展前途如何?研究一下,倒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在众多的小说创作中,象征艺术的运用大体有两种模式:“局部象征”利“通体象征”。  相似文献   

2.
戴晓婧 《成才之路》2010,(17):45-46
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代表作。自1850年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它所蕴藏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无疑使它成为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过程中,霍桑不很注重客观事物的描述,而是力求表现某一现象或某一事件的象征性寓意。这种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在小说《红字》中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综合起来,该小说的象征寓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大量使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从承载象征的意象来看,其象征可归纳为三类;从象征在作品中使用范围来看,可分为局部象征和整体象征。对沈从文小说中的象征进行全方位的论述,不难看出沈从文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小说创作中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高超的象征艺术是构成其伟大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在背景、结构、自然景物方面的象征表现手法,进而阐释其作品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两棵枣树》是一篇用象征手法创作的小小说。作品安排了两条线索 ,一条是两户人家的关系 ,一条是两棵枣树的关系。两户人家的恩恩怨怨是人类生活中普遍而常见的生存景观。如果仅仅写出这种关系 ,实在没有新意 ;两棵枣树的关系也是自然生态中众所周知的情形 ,倘若单单写出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别致的地方。然而 ,本文作者极具匠心地将人与树放在同一个象征框架中进行描写 ,于是作品的立意一下子就既新且深了。这就是象征的艺术力量。作品以树象征人 ,形象而生动地告诉读者 :人们应该和睦相处 ;而且还告诉人们 :相互依存是人类共处的必要条件。由…  相似文献   

6.
福克纳小说中的象征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善于借助象征诗艺搭建起他艺术的大厦,用想象、联想和沉思观照大自然和内心世界。在他的小说中,原型意象的使用与主题自然贴切,象征隐喻被运用得得心应手,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他的创作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本文解读了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名字象征、环境景物象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与意蕴,大大增强小说艺术感染力,使《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坛永葆经久不灭的艺术魅力之光。  相似文献   

8.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巅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作家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时代的风貌,刻画了"美国梦"幻灭的历史全程。研究作者在作品中对于主导意象、场景意象和重复意象的营构,探讨象征艺术手法在揭示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中的透射作用,进而挖掘作者的写作动机及作品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品以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采用普遍分析与典型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说题目的象征意义以及小说中墓督教原型人物和意象的象征意蕴,揭示了福克纳对人、对社会,特别是对他自己进行的深刻、客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象征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与文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诸多作家的创作开发,象征艺术已经成为升华作品的思想境界,充实和拓宽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不可忽视的手段。鲁迅先生更是为我们开辟了象征艺术的新天地。通过对鲁迅《阿Q正传》、《药》、《风波》、《范爱农》及《论雷峰塔的倒掉》等小说散文中创造性运用象征手法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具体实用的学习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西方象征小说艺术发展史,给中国现代小说象征生成带来鲜明的参照。对外国小说象征及理论的介绍,贯穿现代小说史30年,这一艺术源泉滋润了现代小说象征诗艺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张雪茹 《英语广场》2021,(10):19-22
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借助象征艺术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深受读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作品中象征艺术写作手法贯穿整个小说,深入刻画了露西思想情感的变化,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象征艺术的运用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加强了哲理内涵的阐述,是作品的精华之处,值得深入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哈代在《苔丝》和《卡斯特桥市长》的创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气氛,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烘托出命运的主题,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文中探讨了这两部小说象征艺术的三个方面:地名象征、环境象征和动物象征。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原则,成为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价值而为人们所珍视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一个注脚。其描绘的场景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而,它的象征意义却直指生命本身。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具体象征的分析,具体来说即是对"圣地亚哥"、"马诺林"、"大海"等几种物象的分析。并且简单分析了象征的功能,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5.
心理象征是霍桑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他不仅运用多种类型的象征如细节性场景象征、意象象征、神话象征来展示社会现实,揭示人物命运,而且特别擅长于借助种种意象,暗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没有表述出来的、驱动人物的心理动力,隐含地表达小说主人公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展现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翻译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曾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较大反响。从老舍先生小说中人物心理冲突的描写、小说文本形式的选择和创作心态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苦闷的象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小说《井》的象征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海霞 《文教资料》2007,(27):25-27
伊丽莎白.乔利是当代澳大利亚和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令广大读者着迷。《井》是她小说中重要的一部,并被拍成电影。小说运用诸多象征,如人名象征、事物象征等意象,来揭示人物及作者隐秘的情感,赋予小说语言巨大的艺术力量,使作品超越题材本身的意义而指向辽远深邃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8.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她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象征意象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积极地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思想情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形式中的象征意象、人物及结构的象征意象,揭示伍尔夫在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中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9.
象征是小说中一种重要的微观修辞,与其它修辞手段如反讽、隐喻等存在着联系与区别。本文通过大量实例,探讨了小说象征修辞的三个原则:依附性、强调性和复义性,并从表现方式上论证了小说的两种类型,即陈述式和描述式。进一步论证了象征对于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修辞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 ,书中象征手法的使用绝妙无比 ,令人称奇。论文通过对小说中象征手法的使用进行分析 ,探讨书中象征的作用以及运用象征手法的原因 ,指出正是由于作者在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使得该小说平添无穷的魅力 :人物更加丰满 ,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 ,且小说寓意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