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如何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开展良性互动.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应该通过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措施来加强保护.此外,还应该将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提高福州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良性互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空间很大,将口头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是提升浙江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阐述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影响以及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以泉州为例,从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探讨.认为应坚持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理念,选择文化生态旅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并提出组合型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客源市场开拓与宣传促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也开始了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开发工作。随着这种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工作的升级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承保护视角下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形式多样、价值极高,具有多元性、独特性、原生性、参与性、濒危性等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选择。旅游开发是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河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路径在于品牌塑造、公园创设、演艺营造、线路设计、元素融入、商品开发、市场培育等方面,有助于丰富河池旅游产品,提升河池旅游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了解与认识湘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与开发被现代文明边缘化、濒危化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应当树立理性的遗产保护与传承观念,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绩效化的管理,并作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障机制,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湘西土家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常常被看作是矛盾的,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文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出发,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表现,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旅游类型定位的匹配,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机联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表明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旅游开发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等三个方面,细致的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是旅游行业最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元素,对于游客和旅游市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的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旅游开发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无形性、流动性、民族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受到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旅游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扭曲与破坏,另一方面如果利用得当.它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措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十大类.可谓是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确给安徽省带来了一定的旅游收入,使得许多游客了解了安徽的地域特色.但是旅游开发也存在着开发过度、保护措施不力.开发困难、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处理好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发展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经岁月沧桑的历史见证及保存、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带来了有关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热潮,尤其是从旅游角度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不仅是研究中新的切入点而且已成为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重旅游需求,而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应结合资源优势,侧重体验式开发,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以实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反省当前旅游开发中的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论述了在旅游开发中,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境进行整体性保护,要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出发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本文通过移动互联APP技术,探讨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利用移动互联APP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基于移动互联APP技术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面,同时也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达到活态的、自觉的、积极的目的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就,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方面, 欧美国家有着成熟的经验. 比如政府准确地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 重视对涉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法律的完善; 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与相应的开发市场的工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从学术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相关的工作, 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宣传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 在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 也有效地规范了企业、 单位以及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活动. 文章通过梳理和研究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 试图获得有益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孤立的,它会与方方面面发生联系。而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典籍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关系,以及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的关系,则是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周边诸关系中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我国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文章通过叙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彩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广泛引证国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以家族为传承的基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社会地位和待遇、注重民间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重视旅游业等在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的作用等4方面论述其对于彩调保护与开发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特殊的"濒危性",要使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实施保护性开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并就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对策,从实施原则、方法、措施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与财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面临消失的危机,如何保护这些遗产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强调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利用与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当今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分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以及探讨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一是由政府与民间合力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流构成,二是数量极大、散落或彰显于民间、为民众日常应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主流构成,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流和非主流的两个语域中心。宜采取的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期及长远对策是:加强对河南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和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发及特殊的民俗活动的组织开发;保护中原文化链,构筑河南“大文化”格局;加强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正规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