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考试难免失分,分数失在哪?怎样造成的?如何避免?下面以2011年高考中的部分试题为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探明失分原因,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减少失误,规范答题,尽量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1因概念不清而失分例1(2011年高考理综山东卷  相似文献   

2.
200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笔者品读2007年浙江数学高考试题(理工类),并与高三的考生进行了交谈,笔者发现考生在考试中认为较为困惑的题目,主要由于未能正确处理数学中的几对关系所致,而造成了失分或者"潜在失分".从学生的失误中,笔者反思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3.
2009年的重庆高考数学理科卷立足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围绕考试大纲,重视“双基”,重点、难点把握恰当,能够较好地考查同学们的数学实际水平和数学素养.下面笔者就试卷中涉及的几个重点、热点问题的考查情况、答题中的主要失分原因及应试对策作逐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玉峰 《新高考》2011,(10):48-51
阅读理解是高考试题中的重头戏,阅读理解试题分数的得失成为高考英语成败的关键。通过对考生阅读理解失分点进行统计,笔者总结出考生主要失分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忽视主题以偏概全【错点指要】阅读时过于注重细节,忽视作者的写作目的,想当然认为文中能找到的内容就正确。  相似文献   

5.
纵观包括高考在内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失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解而失分;另一种是知道或大体知道思路做法,却错而不对或对而不全而失分。这是令人惋惜的。其背后有着必然的因素。综合起来讲,不外乎知识  相似文献   

6.
阅读理解是一种广泛流行的考试题型,在多种考试中都不可缺少,而且随着阅读教学的发展这种题型在一些试卷中的比例还有升高的趋势。从每年模拟考试成绩、历年高考成绩看,学生高考汉语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普遍得分比较偏低,尤为第二部分,本文主要分析高考汉语阅读理解试题题型、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2020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8题的几种解法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考场上的“失分”原因,并给出应对策略及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复习考试期间,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导致“过失”失分的现象.本文从心理的角度谈小学生在数学复习、考试期间造成“过失”失分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考试当中,因学生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分,谓之“过失”失分。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抄错题目,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审题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出现数字书写错误。如把1078写成078,把35写成53等。还有些学生抄错运算符号,如把“+”号抄成“+”号、“X”号等。2字迹潦草,造成失分。有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训练,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甚至有时自己都认不清到底写出来的是几。如9与4书写不清,把0写成6,把8写成3,等等。3由于“懒惰”,造成失分。有些学生缺乏认真刻苦、一丝一苟的学习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考试中,学生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引起师生注意的是因为知识的缺漏造成的失分,而另一种“隐性失分”却往往被忽视.所谓“隐性失分”就是非知识性失分,如因思维定势、心理因素、解题策略失误等等引起的失分,且这种失分很难自我发现.本文对考试中学生因“隐性失分”作肤浅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渐趋多元化。然而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分数决定考生命运的现状尚未改变,高考、中考“一锤定终身”之势还在,这使得我们不能不关心分数。一年一次的高考、中考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因半分之差,就被拒之门外的大有人在,寻其原因,大多只因审题不清,白白失分,实为可惜。面对现状,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就审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1审题的意义笔者曾经做了一个有心人.在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的高考过后,在参加高考的本人任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请你列出高考时数学解题失分的原因.诚然,高考失分的因素很多,比如心理紧张等等.但90%以上的学生仍将审题不严谨作为失分的原因放在首位,很多老师也有这样的体验,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找到你,分析原因考得不理想的原因也经常是:“小孩粗心,题目没看清就作题”,也知道将问题归结为“审题”.可见“审题”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地理被学生认为是“文科中的理科”,考试中失分过多,归结起来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卷.考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作探究。单就对其中考生在生物试题中的失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平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我发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困惑和无奈.主要表现在: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相对较小,学生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16.
规范化学用语提高学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解题的规范化要分数”是近几年很多重点中学针对高考复习对考生提出的学科素质要求.近年来高考化学阅卷分析结果表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比如:会而不对.主要表现在解题思路上,或考虑不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主要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卷愈来愈能测试出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的"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思想.高考不仅要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不仅考查学生的智力水平,更要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学生平时考试和高考试卷答题情况的分析发现,答卷失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生物专业知识能力原因引起的失分,另一类是非专业方面的原因,诸如答题技巧、临场经验、情绪状态等等引起的失分,现就后者引起的失分情况作一简要分析、归类.  相似文献   

18.
不定项选择题一直是近年来政治科高考的一大题型,分数比例较重,且较单项选择题难度大.由于四个选肢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从数学上计算共有 C_4~1 C_4~2 C_4~3 C_4~4即有15种选法,而且多选、错选、漏选都不得分,所以,对同学们来说,这是一个难题,不仅失分率较高,而且彼此之间也拉开了分数的  相似文献   

19.
区域地理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一块知识。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考试当中学生在区域地理部分失分比较严重。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是学生在头脑中尚未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不清。因此,学生就无法借助“心理地图”展开空间的思维与分析。地理的学科性质决定其思维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常常是借助正确的心理地图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对备战高考的学生来说,句意理解题历来是一个重难点。虽然该类题目答题要求“意思对即可”,但评卷抠点严格,大多考生仅能触及部分得分点,丢掉到手的分数。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句位、句法和句读意识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强化三种意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