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教育部课程规划改革的有关指导文件和精神,各地院校已做完新一轮教学计划的改制工作。本文以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理念基点的“多能一专”为视点,以体育教育专业“专业技术课程”(简称术科)学时递减后可能出现的专业质量问题为论据,解析了“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实现中的受限因素,即社会分工、培养方向和生源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创办于1953年,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国家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师资和各类体育人才为已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办学层次稳步提高,师资结构趋向合理,科研成果颇为丰硕。体育教育专业现已形成了“多能一专、文理兼修”的专业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本科体育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访问及教学观察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进行改革。结果显示,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能一专的体操专修课程体系,形成了短课时、小板块的新颖模式,收到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科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全科体育教师概念背景的基础上,阐述构建全科体育教师的依据及内涵。并提出体育教育教学要树立大体育观、突出“多能一专”、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艺术类知识和技术、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综合能力等培养全科体育教师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与分析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整理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了人才培养类型为多能一专、复合型、应用型的体育人才,分析了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旨在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体育系排球 专选学生组织竞赛与裁判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体育系是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摇篮,它在完成“三基”教学过程中,在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们正在走开拓之路。因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各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新时期中学体育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师体育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竞赛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于专选课的教学,体育系的专选课是要完成在普修课教学全面多能的基础上一专的任务。这种一专的内容更主要的是侧重于能力方面,如指导训练、比赛的能力、组织竞赛裁判能力等。近两年  相似文献   

7.
“多能与专长”这个涉及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培养方向的问题,过去曾在同类专业院系中引起过议论。当初问题的提出和议论的中心主要针对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学习,掌握多类运动项目,具有“多能”数学能力呢?还是让学生选择性地侧重学习和掌握某一两个运动项目,使其在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训练能力上形成“单一专长”好?还是两者兼顾达到“在多能基础上有所专长”?认识不一,做法也不尽相同。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以及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和各类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水平的提高,给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深远的影响,这对高师体育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执行2003年新课程方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当前,我国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以培养复合型、多能一专复合型、一专多能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为主;大部分院系课程设置的总学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学科与术科的课程门数在增加,学时数呈下降趋势,整个课程朝着多样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中,单科院校注重术科课程的开设;师范类院校的学科课程学时数略高于术科课程学时的比例,综合性院校学科课程略低于术科课程;综合性院校的选修课程门数开设相对其它院校少.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中、美两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与分析1.在中、美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中,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起源晚于美国。美国体育专业教育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中国只有将近100年的历史。美国最初的体育专业是以德式体操为主,且教师由医学专家担任,使得体育专业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中国体育专业教育最初受军国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课程以“兵式体操”为主,且教师大多由兵弁担任,这无疑影响了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综观140多年的发展史,社会需要与体育立法是美国体育专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力,体育专…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又红又专合格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去完成促进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根本任务。根据中央教育部教学计划的规定,要求学生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在体育专业方面应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多能)有所专长(一专)。为此,高校体育系所设的各类课程应抓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的教学,最终使学生达到“三会(会讲、会做、会教)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三艺通备"理念下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教学中"三艺通备"教学理念的产生背景、含义进行说明,结合体育学院办学思想和专业定位,确定"三艺"(武艺、医艺、书艺)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三艺通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三艺通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和凸显了武术专业"一专多能"、"尚武崇文"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强调拓宽本专业的口径;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本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对口性。  相似文献   

13.
"121健身纲要"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依据“健身纲要”的精神,在高校创建了“121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即每周上4学时体育专项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朝阳活动3次。要求学生每人掌握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养成,培养了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体育骨干,促进了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针时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着重从一专多能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相结合等几方面探析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习型社会的倡导,"以人为本"课改的呼吁等诸多的变化,都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评价的定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体育教学的目标及评价要与人本化、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融合起来,其基本思路是:1)符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符合课程改革的思想,"人本化"的定位;3)与多元素、复合型体育文化的融合;4)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健康第一的体现;5)学科交叉文化的渗透,一专多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代表了当前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钢尺子”和全新的“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方法论为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提供了机遇;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代表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和科学性问题,“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解决“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代表了解决历史形成的“体教分离”“举国体制”制度困局的问题,“体教融合”是瞄准“新举国体制”建立的体育制度重大改革,“校园足球”则是“体教融合”的“首战”;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代表了如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利用考试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着30年历史的“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再次让“高考体育”成为可期待的新的体育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该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方面。"技术理解"术科教学价值论的提出及理论框架,对纠正人们在"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认识上所存有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中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称之为“学习迁移”.在形成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过程中,先前学过的动作和现在学的某些动作往往会发生相互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简称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干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应尽可能促进正迁移的实现,避兔、防止和消除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并科学地安排教学进度.本文主要从动作技能的迁移;知识的迁移;态度的迁移;合理运用迁移作用的条件等几个方而,来探讨迁移规律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学以致用”是运动技能转化为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探析学校体育能否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并养成习惯,该文以高校非体育专业的篮球选项课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篮球选项课学生专选课中学以致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而不用”的原因分析,以期提高篮球选项课的篮球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动作复杂多变,技法万千,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大学生在掌握动作和学习方法上带来一定困难,文章通过对武术技术教学改革的分析,以学生为本,就高校大学生学武术之前,先学“四会”——会看、会听、会练、会复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