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是产竹大国,更是用竹大国。从石器时代人们就以竹子作为食材和制作工具的材料,周秦时期竹器就已经和当时的青铜、玉器等工艺门类并列了。但由于竹子很容易腐朽,早期竹制艺术品目前已凤毛麟角,仅散见于文献记载。关于竹刻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实物则见于战国秦汉墓葬中。南北朝以后,竹刻艺术已很发达,日本正  相似文献   

2.
徐华铛 《收藏》2015,(1):94-99
明代中期,竹刻艺术在江南一带蓬勃兴起。竹刻品种不断增多,雕刻手法日趋丰富,名工巧匠各显身手,加上许多文人墨客也乐于此道,他们不仅参与竹刻制品和图案纹饰的设计,还直接操刀雕刻,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多更深地渗入到竹刻艺术中去。据不完全统计,名载典籍的明清竹刻艺术家至少有180余人。清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编纂的《竹人录》一书说竹刻"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  相似文献   

3.
徐秉方 《收藏》2007,(1):112-113
中国的竹刻艺术,相传已有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能工巧匠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利用了竹材的特性,不断探索,创作了多种形式,不同风格,有时代精神面貌的竹刻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润德堂主 《收藏》2011,(12):97-98
竹雕艺术是我国的艺术奇葩,历史源远流长。清顺治、康熙年间,为嘉定竹刻的璀璨期,吴之瑶为领军人物,被誉为继明代三朱之后嘉定竹刻的第一名手。  相似文献   

5.
张林杰 《收藏》2015,(1):106-113
明代中后期,竹刻艺术兴起于嘉定、金陵间,以嘉定朱氏三代和金陵濮仲谦为代表,至清中期达到极盛。特别是嘉定竹刻,在当时成为一方特产,名扬海内,并入贡宫廷,成为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竹刻收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80万余件的文物收藏中,竹刻类文物有2000余件,只  相似文献   

6.
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最辉煌的时期要数明清。笔者自幼生长于江南茂林修竹之乡,对竹雕艺术情有独钟,在诸多竹雕藏品中,对一件竹雕笔筒尤感兴趣,把玩之余,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7.
盛建国 《收藏界》2013,(8):97-100
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刻笔筒是文房清玩中的重器,不光为文人雅士所青睐,更主要的是笔筒身上所蕴涵着的文化意韵:"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竹子那谦逊劲节之气、静雅萧疏之态正是文人雅士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笔筒虽小,其集绘画、书  相似文献   

8.
许月祥 《收藏》2006,(2):91-91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清初竹刻大家。他是继明代著名竹雕家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之后嘉定派的第一高手。他善于继承得三松真传,更富有创新精神,溥地阳文竹刻是他的独创,其留青技法更是独步一时。  相似文献   

9.
谢定彪 《收藏》2009,(11):108-109
明晚期以来,笔筒作为文人案头的实用文具和最具装饰性的珍玩,异军突起,各种质地、样式、图案、题材的笔筒各领风骚,颇受文人墨客的重视。进入清代以后,在众多笔筒中,材质典雅清新、文化内涵丰富、书卷气息浓郁的竹雕笔筒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青睐。特别是明清两代文人爱竹、颂竹、画竹、咏竹、刻竹成风,竹刻笔筒更是作为一种清雅脱俗的时尚而备受推崇,以致文人墨客和儒雅之士争相藏玩,从而催生出一批竹雕名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武术的历史追溯、传统的"十二型"、现代竞技武术三方面研究武术的艺术体现。研究认为艺术性渗入了武术这一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十二型"以颇具民族特色的比拟方式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武术的传统艺术特色,并指导着武术的发展。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艺术精神的扩大版,更是对武术在奥运背景下的全新阐释。  相似文献   

11.
在竹刻艺术史上,金西厓可称后期文人竹刻集大成的人物。他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杭嘉湖地区浙派文人竹刻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作品格调的书卷气与讲求刀法上的金石味,堪称浙派竹刻的殿军。其长年寓居沪上,与海派书画篆印诸大家时相过从,沾溉极深,又使他成为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吴昌硕言其“精画刻,业业孜孜,无时或释”。  相似文献   

12.
王国庆 《收藏》2007,(9):124-125
明末清初竹刻名家张希黄,字宗略,浙江嘉定人,他倾慕宋明文人画的笔墨意境,书法似赵孟颛,遒丽苍健,传承了唐代留青刻法,创造了阳文浅浮雕留青技法,终成一代竹刻大师。张希黄集各类竹刻技艺于一身,风格细腻,刀法娴熟,神形兼备,见者无不叹服。  相似文献   

13.
李晖 《收藏界》2011,(1):92-95
历史经验证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无不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整个清朝文化艺术中的绘画来说,更是这样。从清初的顺治年间,一直到嘉庆,这一时期政治巩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故这一时间段的绘画业,也一直处于繁茂、昌盛的景象,尤其"康乾盛世"期间,绘画业的发展最盛。画坛人才辈出,突出的如"四王"、"四僧"、"金陵八家"、"新安画派"、  相似文献   

14.
丁跃东 《体育师友》2011,34(6):34-36
教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学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实现教与学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艺术辩证法"辨伪证真"的理念,围绕武术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四个层面,对技术表达与接收中所存在的"艺术门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艺术技术化非经验化",并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艺术辩证法相关原理,在对线条、形体、动作、声音、节奏、色彩、光等感性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武术中"圆、无、反、转、省"的"艺术门径",为提高和丰富武术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与美学价值,增强武术动作的整体感和内涵力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武术与书法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而具有相通性。文章择取"线"性表达方式,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文化为出发点,从美学角度对"线"艺术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武术与书法"线"性美。  相似文献   

17.
书画鉴定,其内容包括辨真伪、明是非、断时代、评价值等几方面。其中的评价值,是指书画作品除了艺术、商品价值之外,有些还具有史料价值。在古代书画中,有一些传世作品至今已成了"孤本",那么它就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是一件可以填补艺术史某一空白的文献,是某一史实的见证。例如:现珍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代周世隆《太平抗倭图》,尽管作者周世隆是位仅见于地方志记载的民间画人,但由于该图真实地描绘  相似文献   

18.
品竹     
竹为多年生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人工种竹。早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的符号和其后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的“竹”字。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堪称第一产竹大国和竹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9.
邹绵绵 《收藏界》2011,(4):98-99
清人彭翰孙、沈秉成、周作镕、朱镜清四家书跋墨迹,笔者于1988年见于他人的藏箧(小箱子)中,因主人嫌此四人比诸书跋墨迹的作者"名头"冷僻,愿以廉价(人民币20元)出让。其实,在此墨迹作者中,除彭翰孙的书跋因墨迹上的落款仅署"翰孙",钤"南屏"一印,  相似文献   

20.
杂技艺术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是借物质支点向肢体极限挑战的艺术,其艺术美的传达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它造成的艺术悬念和期待也是在新、奇、难的肢体动作中产生的。杂技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试图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类高难特技,不断出新、出奇,制造惊险和动作悬念。我以为,杂技不是"再现性"艺术,也不像是"表现性"艺术,倒更像是"展现性"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