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除了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迅速捕捉新闻的能力,扎实的采访写作功底外,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还应增强八种意识。 1、增强大局意识。新闻记者应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这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思想上,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牢牢把握大方向,心中有个定盘心;在行动上,做到有利于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新闻,就多采多写,否则,就  相似文献   

2.
新闻宣传既要有大方向,又要新鲜活泼,这是我们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事业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针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新闻宣传从根本上说,主要是面向人民群众的。党和国家举办新闻事业的目的,也就是要通过新闻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天下大事,了解面临的客观情况、党和政府的主张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懂得社会发展的趋向和前途,从而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监视和督促。 近年来,舆论监督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新闻舆论监督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里面有转变观念的问题,也有怎样正确实行舆论监督的问题。一曰观念陈旧落后。有的认为加强舆论监督给社会主义“抹黑”;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曰不能正确实行舆论监督。有的把舆论监督看成仅仅是批评性、揭露性的报道;有的怕舆论监督惹麻烦,甚至担心新闻监督会引起新闻诉讼,持消极态度,能躲就躲,能拖就拖,见难而退。 上述这些认识误区是影响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积极而慎重地开展舆论监督,使舆论监督更加健康积极地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的宣传纪律。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宣传也有宣传的纪律。我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是党的喉舌,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严格地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纪律,绝不能各行其事、不听党的招呼。舆论监督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素质,既要有不怕打击报复、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又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要勇于监  相似文献   

4.
我们单位是一个由部队集体转业改编的部属建筑施工企业。十年来,我们在继承部队敢打硬仗,顽强拚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以施工生产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特别重视搞好新闻宣传工作,把新闻宣传作为企业腾飞的一翼。 如今,随着新的管理机制和经济秩序的建立,新闻宣传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已成为一项新的任务。因此,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了解社会,社会也要了解企业,只有通过新闻宣传,才能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特别是作为企业,一是可以从新闻  相似文献   

5.
从事新闻宣传十多年,我深切地体会到:记者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强化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的意识.对社会事件和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做局外人,不当“观察员“,要主动参与,积极实践,能动地反映现实.这是当好记者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闻宣传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能动反映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充分表明,什么时候能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舆论导向就比较正确,什么时候不能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舆论导向就会失之偏颇。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闻宣传工作要完成“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崇高使命,更需要有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唯物辩证法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拟就新闻宣传工作如何运用三大辩  相似文献   

7.
经济宣传是新闻宣传的“重头戏”。一台戏,要使群众欢迎,必须有起有伏,有跌有宕,该冷的地方要冷,该热的地方要热,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对新经济现象的宣传,把握好“冷热度”更为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各种新经济现象也不断涌现。如市场开发热、消费热、科技热、电脑热、股票热、气功热、传销热、旅游热等等。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忆犹新。而这些新经济现象在形成“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从外力上的推波助澜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权衡得失,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市场开发,这是由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开展“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的讨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注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报纸是社会舆论工具,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这一点,要靠编辑部门自身的努力,而发动、组织广大群众和读者积极参与,真正体现群众办报,就能使新闻宣传有厚实的群众基础,使正确的舆论导向落到实处,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如何从社会热点的某些消极现象中,寻找积极的主题,组织切实有效的宣传,并使之广泛深入到群众和读者的心坎里,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这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一项内容,也是新闻宣传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编辑、记者的积极参与,真诚的投入,高度的负责,创造性的工作,是办好报纸和搞好新闻宣传的重要条件。这次讨论,从报纸的总编辑到业务部门的编辑、记者,精心筹划,认真组织,积极开拓,终于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以上三点,是“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讨论的成功之处,可供搞好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9.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众多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可以有效“包装”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美誉度,反之,一些负面报道,也能让企业陷于被动。笔者在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从事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多年,有了一点儿工作体会,愿以此文,与广大同行共勉。笔者认为,企业新闻宣传和媒体新闻宣传各有异同。二者的相同处在于:都遵循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无论是企业作宣传,抑或是媒体作报道,均属新闻工作范畴,都要按新闻规律来办事。任何一件新闻作品,都要具有针对性、时效性、指导性,保证其真实性,否则,便不能称其为新闻。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经济的走向推测和理论探讨如火如荼.对于新闻界来说,"后奥运"中国新闻宣传的走向也同样值得分析和探索,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涵盖方方面面,也包括了中国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高度重视新闻的指导性功能,始终强调新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深谙新闻的特点和新闻媒介的性质,处处注意突出新闻的可受性和新闻媒介的特色。他关于新闻宣传“又要有大方向,又要新鲜活泼”的主张,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主张,是社会主义中国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闻法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立法指导原则。毛泽东主要从指导工作,统一思想的需要看重新闻的指导性功能。他不只一次地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党报的新闻宣传改革是大课题,中宣部要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 党报的新闻宣传改革,要在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上下功夫。这是思想层面的问题。 要增强使命感,大大提高党报新闻宣传改革的自觉性。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是党报的神圣使命。这不仅要求传播必须正确,而且要求能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有强烈使命感的办报人,要努力用这样的舆论去引导人。有使命感,就会积极创新,奋力开拓,使报纸适应新形势要求,满足人民需要,更好地完成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人民日报社的一句名言。他还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践证明,舆论导向问题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生活、经济工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怎样做到既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热点、难点引导,就是这个“大的系统工程”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我们陕西日报在新闻宣传中,严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坚持…  相似文献   

14.
傅桂兰 《记者摇篮》2001,(10):37-37
新闻宣传是一项政治性、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好新闻宣传。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当前。把握住团结、稳定、鼓劲的基调,宣传好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新经验、新成果,更不能忽视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所以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否则就不能胜任记者、编辑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的讲话,是在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出来的,这一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继承和发扬了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指明了我们办好广播、发展党的新闻事业的方向。如何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区域范围内体现“讲政治”的办台思想,在传统广播模式与“广播潮”的融合中正视经济欠发达这一现实,深化广播改革,准确定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坚持办台方向,必须要有“讲政治”的意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如果离开了政治,那么电台的主导功能也就丧失殆尽。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新闻宣传同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不仅直接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而且具有很  相似文献   

16.
人民日报开展“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的讨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注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是新闻改革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尝试。报纸是社会舆论工具,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这一点,要靠编辑部门自身的努力,而发动、组织广大群众和读者积极参与,真正体现群众办报,就能使新闻宣传有厚实的群众基础,使正确的舆论导向落到实处,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如何从社会热点的某些消极现象中,寻找积极的主题,组织  相似文献   

17.
尽管眼下“一厂一店”式的企业报道在国内众多媒体中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已有不少新闻单位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了。为了适应新闻改革的形势,企业界一方面付费做广告宣传,一方面则想方设法通过企业策划来巧用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宣传。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一下新闻报道如何面对企业策划很有必要。 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及企业家更看重新闻媒体的作用,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信息经济。企业及企业家决胜市场,不仅要靠日积月累形成的好的产品、雄厚的技术实力等,也要善于策划寻找捷径;不仅要以有形资产做后盾而且要凭借良好的无形资产开路。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对消费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家理所当然要选择新闻媒体来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站在民族和国家兴衰的高度郑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召唤。军事新闻宣传要在新世纪的挑战中再创辉煌,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但最根本的是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切实打好理论功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不懈地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与生产分属两个系统,中间存在一条无形的“沟带”,我们的新闻宣传也分割砍块,把经济宣传与科技宣传分为两条线,导致出现“两张皮”现象。面对涌来的科技兴国大潮,新闻宣传要积极发挥信息媒介的特殊功能与作用,促使科技成果与生产领域联姻,推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常常听到一些同志讲:现在写稿上报难,上大报更难。有的同志一年写了上百篇稿件,见报的仍是“零的记录”。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住新闻宣传的时新性和时宜性。所谓时新性,就是时间近,事件发生与公开发表之间的时间差较短;内容新,人们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实。这不是什么人随心所欲地提出来的,它是由新闻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