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在数以千计的晚清小说中,刘鹗的《老残游记》是一代文学的代表。鲁迅把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胡适对它的艺术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其“描写风景的能力在旧小说里简直没  相似文献   

2.
曾朴的《孽海花》,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表现出与以往中国历代小说甚至同时代的谴责小说明显不同的审美方式,那就是伦理判断与政治判断的融合与倾斜。  相似文献   

3.
柳璐 《高中生之友》2008,(Z4):51-52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我与该书最早的接触,是读高中时课本从中节选的《听湖居说书》一文。这是一篇描写声音的美文。主人公白妞是一个高超的民间说唱艺人,全文围绕"美人绝  相似文献   

4.
“谴责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这一名称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现收入新版《鲁迅全集》第九卷)。该书的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贡》中,把李宝嘉(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孳海花》等作品列入“谴责小说”一类。这类小说产生于清末戊成变法维新  相似文献   

5.
一1.1 本文以清末较有影响的四大谴责小说为取样作品。它们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简称《官》),约790000字;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简称《二》),约644000字;曾朴的《孽海花》(简称,《孽》),约278000;刘鹗的《老残游记》(简称《老》),约198000字。取样作品总计1910000字.四部小说的作者都是  相似文献   

6.
《老残游记》中的白妞形象塑造葛正华《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别具一格的作品。因瑕玉互见,历来评论不一。在写人写景这方面有的称“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有的则说“艺术性不高”,“只有一定的艺术技巧”。这两种评论.都不尽公允,惟有鲁迅在《中国小说...  相似文献   

7.
《老残游记》是晚清一部重要的小说,被鲁迅先生称作“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除去批判性,小说亦塑造的几个极为独特的女性形象也十分引人注意,这些女性形象与其他的谴责小说中的女性截然不同,自得风 流.本文即主要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绝唱》节选自刘鄂的《老残游记》,《老残游记》被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内容丰富、意蕴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绝唱》一段,主要通过“烘云托月”、“工笔描绘”和“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极尽渲染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9.
这篇课文是从李宝嘉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 中节选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李宝嘉(1867——1906)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著名的谴责小说家。他写的小说,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和贪污勒索等社会现实有所暴露,政治倾向接近于改良派。 《官场现形记》是李宝嘉的代表作品,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原计划写十编,每编十二回,但在第五编尚未写完前就因病死去。现存六十回,最后的极小一部分,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全书是由许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短篇蝉联而成。  相似文献   

10.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讽刺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不同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是,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历史小说。《孽海花》体现出的“史传”传统——记录历史的责任,撰写史书的意识——不仅让这部小说具备了历史小说的特性,而且影响了小说讽刺的方式和效果。《孽海花》这种历史与讽刺的高度融合,使小说的讽刺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刘春 《现代语文》2011,(2):60-61
《明湖居听书》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必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课文记叙了老残游历济南时听大鼓书的情景,重点描绘了女艺人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和艺惊四座的表演效果。为了描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者运用了烘托映衬、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是文中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和演唱的描绘,特别是通过整段的多种不同的“比喻”来描摹声音,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描写得精彩传神、新颖独到。  相似文献   

12.
《赤壁之战》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取材广博严谨,史料丰富,记论结合。为了以历史为鉴,教给帝王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权术,司马光在选择历史材料时,“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类的材料。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孙刘结盟和定策,而不用过多的笔墨去渲染具体的战斗场面。关于“赤壁之战”的材料,司马光以前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史学界号称“两司马”的汉司马迁和宋司马光,是高悬史学太空的两颗巨星。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开纪传体先河的通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编年体时间最长且体例最完备的通史。这两部金字塔式的史学巨制双峰并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构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千古不朽的史学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撰《史记》,首创通史纪传体,百代而下不能易其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继《左传》之后,集宋代以前编年体史书体例之大成,创通史编年体,是当时史学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史记》和《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卓越的贡献。因此,它们的作者被誉为史界“两司马”。本文专谈《通鉴》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15.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从各个场景描述了晚清的腐败黑暗,这段时间也正好是清末新政改革的第一阶段。本文将1 901-1 905年光绪朝的部分上谕与《官场现形记》小说情节进行对比,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来解读这篇首部批判现实的近代小说。  相似文献   

16.
(甲)创作部分 晚清四大小说家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出版 收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四大晚清小说家有关资料与评论文章26篇,图照40多幅。 我看鸳鸯蝴蝶派 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8月出版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新版共14章,阐述该派名称与新文艺的关系,以及“五虎将”、“十八罗汉”等作者和“四大说部”等作品。图照100多幅。 红楼梦版本小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 重点评价民国出版的有正本和亚东本,又将历来的脂本、程本、译本分别制成图解式的简明表格。吴组缃作序,图照20幅。  相似文献   

17.
晚清士林之翘楚刘鹗承传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作者以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与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在首揭"清官"之恶的主题展示与叙事模式、心理摹写及状物拟人等艺术表现方面都给人以"陌生化"的全新审美感受,其成就与贡献都是空前的。就此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继承优良传统、提升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晚清士林之翘楚刘鹗承传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其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中,作者以高度自觉的创新意识与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在首揭"清官"之恶的主题展示与叙事模式、心理摹写及状物拟人等艺术表现方面都给人以"陌生化"的全新审美感受,其成就与贡献都是空前的。就此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继承优良传统、提升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老残游记》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以讽刺地批判现实丑恶为特点,然而作者刘鹗在创作时回避了他心中的中国真正的危机——革命与被殖民,在文本内部以及现实层面两方面都呈现出言不由衷的沉默。在他清醒地面对现实的言论里,展现出他所想象的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形象,强调地域性和国际间的平等关系。但对传统的眷念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使得清醒的认知最终屈服于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根据李欧梵对颓废的阐释,《孽海花》具有颓废的艺术魅力和现代性内容,这主要表现在:作为末世王朝最后留影的晚清社会的腐败与病态;清末妓女傅彩云的欲海沉浮;末世状元金雯青在官场和欢场上征逐和败退的虚无人生及其时不我与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