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慧  刘萍磊 《科教文汇》2007,(11Z):99-100
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周期理论和翻译模因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翻译教学,探讨了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外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对解决当前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周期理论和翻译模因进化理论,重新审视外语翻译教学,探讨了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外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对解决当前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为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探讨语言模因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在关系,以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璐  侯宝花 《科技风》2012,(22):172
模因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通过研究模因的特点和周期,重新审视外语学习,启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进背诵,模仿,联想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引导高职学生进行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模因论为基础,探讨了高职院校预科教学中语音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验设计,将模因理论应用于语音教学,归纳并总结了基于模因论的高职语音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不仅揭示了语言发展规律,而且为语言发展引入了信息复制传播观点。英语口语教学从本质上讲也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过程,因此同样遵循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经历了传统与过程教学法之后,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仍在低谷徘徊。模因论为语言习得及语言传播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以模因论为理论支点,认为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8.
宋二春  闫文军  王志敏 《科教文汇》2012,(22):115-116,120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对文化传播过程进行解释的研究。它指出文化模因因子通过模仿的方式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本文提出强势模因具备形式简单、音韵合拍、实用性强、可变化性等特点,它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教学改革角度出发,分别从教与学两方面阐释了教学中应遵循文化模因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并应以此为依据灵活选择传统的或现代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盾 《科教文汇》2009,(17):285-285
模因论在我国学术界还是一个很新的理论。任何字、词、短语、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地震”本身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模因,而且还可以从中引申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模因。模因现象具有重大意义,在言语交际理论和语言交际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严帅 《科教文汇》2013,(35):65-65,67
在促进和发展跨文化交流传播的进程中,模因论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新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模因是与基因相对的一个概念,语言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模因论角度上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这种模因作为一种载体进行发展和传播。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跨文化交流传播中语言的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11.
庄美英 《科教文汇》2010,(2):207-208
本文以语用新论——模因论为理论依据,以模因学专家FrancisHeylighen的成功模因标准图为参考范式,分析了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竞选口号成功的原因,从而为人们在实践中打造强势语言模因提供一点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语用新论——模因论为理论依据,以模因学专家FrancisHeylighen的成功模因标准图为参考范式,分析了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竞选口号成功的原因,从而为人们在实践中打造强势语言模因提供一点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浅析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健新 《科教文汇》2010,(1):109-110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新兴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将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特点,进而探讨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晏  万成宾 《科教文汇》2009,(29):164-16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有启发作用。本文介绍了模因论的主要观点,并从模园论的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言模因论展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从而为口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尤其为口译教学中听力与理解技巧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模因论指导下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口译教学课堂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知识基因论的源起、内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金生  吕文娟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54-1459
 从生物进化与知识发展本质的联系出发,对知识基因理论的起源、演进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通过深入探讨知识基因的类生物属性及其超越生物基因的特性,对模因论进行解读,并论证了借鉴生物基因来研究知识基因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基因的作用反馈机制,揭示知识发展传播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从模因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因的周期理论,针对高职教育,反思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加强英语翻译教学的相关策略,我们有必要重新引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应重视文化输入以及材料输入的重要性,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来欣 《科教文汇》2010,(35):64-65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一词仿制"基因"而来,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单位。它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2009年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着这种"被xx"现象。"被xx"这一语言模因的广泛复制和传播同样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同时"被xx"结构具有简洁性、实用性、时尚性的特征而成为强势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CAS理论为视角对自私基因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元理论解读,其内容包括:(1)基因/模因演化是一个具有自私性、适应性、群体性与涌现性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CAS理论思想的特质,否认了极端还原论的观点;(2)竞争-选择机制与复制一进化机制构成自然界演化与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基因/模因演化的驱动力。它既是对“创世论”的彻底否定,又是对系统论思想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继承与发展;既颠覆了极端还原论的无演化性观点,又否定了机械决定论的抽象永恒性。  相似文献   

20.
吴冠青 《科教文汇》2014,(17):180-180,226
在面对英语写作时,学生往往感到缺乏词汇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往往写出与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英语作文,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慢慢地对英语写作失去了兴趣。而模因论作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启发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因此本文将模因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起来,试图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