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很喜欢玩转椅,浪船等大型玩具,玩得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扬起小手跟老师说“再——见——”一次,我问他们:“你们上哪儿去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想去的地方,近至余姚、上海,远至北京、台湾、日本。此时,我进一步问:“你去干什么哪?”让幼儿练习说完整句,如:“我到上海动物园看熊猫。”“我到西安看爸爸。”  相似文献   

2.
找孔雀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一天,小白兔跟小灰兔说:“大家都说孔雀漂亮,我们去看看孔雀姑娘,好吗?”小灰兔说:“好!”于是他俩去找美丽的孔雀姑娘,他们走呀走,走了很多路。在山坡上,兔兄弟看见有一只有美丽羽毛的大鸡在玩耍,小白兔向前鞠了一躬,说: “您是孔雀姑娘吗?”那只大鸡哈哈大笑,说:“我是野鸡,不是孔雀。再说,我也不是姑娘,我是野鸡大哥!”小白兔见不是孔雀,就说了声再见,和小灰兔一起赶路了。兔兄弟来到小湖边,看见一对对美丽的小鸭子在水面上游玩。小灰兔走上前,对一只羽毛色彩艳丽的小鸭子说: “您好,请问您是孔雀姑娘吗?”  相似文献   

3.
餐前预防针     
石云 《早期教育》2000,(11):38-38
午餐时间到了,我为今天的萝卜汤犯愁,因为班内有几个幼儿不爱吃萝卜,怎么办呢?这时玩具柜上的一只小白兔提醒了我。我拿着小白兔学着它的口吻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小朋友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小白兔白白胖胖很可爱。”有的说:“小白兔很聪明。”我见幼儿如此喜欢小白兔,便顺水推舟:“那你们知道我最爱吃什么?”幼儿很快回答出青菜、萝卜。  相似文献   

4.
儿子刚过两周岁。有一天,他把家里的玩具一件件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榻榻米上。我走过去问他:“儿子,你在干什么?”不料儿子却一本正经地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一下子明白了,也一本正经地说:“请问小白兔多少钱一只?”他只知道一元钱,就爽快地说:“一元钱。”我拿了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一、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表演,提出问题编应用题。如给小朋友戴上小白兔头饰,让他们表演小白兔拔青菜,先拔了三棵,后来又拔了两棵,让幼儿编出应用题来。又如请幼儿在大花瓶里插上四朵花,小花瓶里插上一朵花后,再编出应用题。有的说:“大花瓶里有四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花,一共有几朵花?”有的说:“两只花瓶里共有五朵花,小花瓶里有一朵,  相似文献   

6.
如意裁缝店     
森林里的松树上,贴了一张醒目的“好消息”: 你需要神奇的衣服吗?请到如意裁缝店找无所不能的猴裁缝。小白兔见了,来到如意裁缝店,对猴裁缝说:“猴伯伯,大灰狼整天追着要吃我,您给我做件‘变色衣’吧!”“好的,我这就给你做。”猴裁缝说做就做,不一会儿衣服做好了。小白兔穿上衣服跑进草丛里,衣服成了绿色;躲进花园里,衣服上开满花朵。小白兔谢过猴裁缝,蹦蹦跳跳走了。  相似文献   

7.
复述法教师直接讲出故事的名字 ,然后让幼儿或集体或个别地复述一次或数次。该方法常在低年龄段幼儿中运用。例如 :给小小班幼儿上故事课 ,老师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迷路的小鸭子’”。幼儿跟念、复述“迷路的小鸭子”。回忆法教师先讲出故事的名字和整个故事 ,然后进行理解、表演、巩固环节 ,最后提问幼儿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幼儿在基本掌握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回忆出故事名字。选择法可分成两种 :一是幼儿分组讨论产生多个故事名字后 ,由幼儿商定或教师选定一个最好的 ;二是直接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8.
一、兴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到了大河马的家,听一听他邀请我们干什么?(出示手偶“大河马”、“小白兔”)2郾配音表演:大河马说:“小白兔在我家开画展,欢迎同学们来观看。”小白兔说:“嗯,我的画都长上了翅膀,飞到你们的桌子上了,请你们来猜一猜,我是怎样画的?用了什么工具?哪些颜  相似文献   

9.
兔妈妈说:“小白兔,你已经长大了,该自己造房子了。”小白兔连声说:“好的。”可又不知道该把房子造在哪里。于是,他去问小鱼儿:“我的房子该造在哪里呢?”小鱼儿说:“你可以造在水草里呀!夏天可凉快啦!”小白兔说:“那可不行,我又不会游泳。”小白兔走啊走,遇见了小鸟,他就问:“我的房子该造在哪里啊?”小鸟说:“你可以造在树上呀!”小白兔说:“可我不会爬树呀!”小白兔走啊走,看见了小熊,他又问:“我的房子该造在哪里呢?”小熊说:“哪里用得着造呢,直接住在山洞里吧!”小白兔说:“山洞里又阴又冷,一点儿也不舒服。”小白兔接着走,正好小老…  相似文献   

10.
创意贴画     
本学期,大一班美术课由我上,这个班的孩子们喜欢画画,而且有的孩子还真画得不错,不过每次美术活动过后,总有绘画练习纸被扔到垃圾筐里,我看着被孩子们扔掉的画,真有点心疼。几天前我不经意地翻看幼儿的练习画,灵机一动,何不变废为宝用废画进行创作呢?于是我挑了几幅画剪下上面的各种图案,重新组合粘贴起来。美术课上,我拿出粘贴好的作品让幼儿看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大家都说“:这不是画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剪的,有的说是拼的,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粘贴画。”嗬,还真有明白人呢!“好看吗?”我问“,好看!这些都是从哪里剪来…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性问题。小班的幼儿对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前没有明确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边玩边想,有时还会出现不知道玩什么的现象。如玩《娃娃家》游戏时,孙玲小朋友手里拿着小锅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一个劲地“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我又问她:“你手里拿的小锅是干什么用的?”并随手拿起一条塑料小鱼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班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26首儿歌,包括友爱同伴、爱长辈、爱劳动、有礼貌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为每首儿歌配上一幅插图,每幅插图下面画一朵花、一颗五角星、一个三角形。然后,把26首儿歌及插图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在运用“儿歌画册”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形式: 1.运用集体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在语言课上教幼儿学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教师首先用提问的方法,问幼儿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画面,初步感知儿歌内容,然后教师再教幼儿朗诵儿歌,幼儿边看画册边朗诵,容易记忆,学得也快。有时学完了一首儿歌,我们还让幼儿给画面上小朋友穿的  相似文献   

13.
我曾听过大班的一节语言课《咏鹅》。教师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画的是白鹅。”教师立即纠正说:“小朋友说话要完整,应该说这幅图画的是白鹅。”接着,教师又问:“白鹅在什么地方?”幼儿回答:“在水里。”教师再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  相似文献   

14.
一得集     
我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作了一点改进,就是将过去标志幼儿好作品的“红五星”、“小红花”等符号,改用与幼儿绘画内容有关的图象来表示。如我教幼儿画小草,范画出示后,立即拿出一张绘有一只小白兔的图片,对孩子们说:“我请来了小白兔,等会儿它就要到你们的草地上来玩,小兔喜欢吃又嫩又鲜的小草,你们欢迎吗?”孩子们希望小白兔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们班上的一个小女孩琳琳对我说:“老师,我真想我的妈妈也是老师。”“为什么?”我问她。“老师真好。”她这样回答。“你妈妈是干什么的?”我故意问她。因为我对幼儿家长的职业是比较熟悉的。“我妈妈在商场卖衣服。”她说。“卖衣服不好吗?如果没有人卖衣服,我们穿的衣服到哪儿去拿?”接着我又告诉她:“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干,卖衣服也很好嘛。”  相似文献   

16.
1.小白兔想学画画,去找画家牛老师。 2.牛老师问小白兔:“你爱画什么?”小白兔说:“我爱画大白菜。” 3.牛老师告诉小白兔说:“你要先去种白菜,看看白菜每一层有几个帮?” 4.小白兔种了白菜,经过观察知道:白菜的每一层都是三个帮。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精心选择了多幅表现维纳斯的绘画作品给大班幼儿欣赏。活动中,教师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幅?”一名幼儿选择了《出水的阿弗罗底忒》(画面内容为维纳斯站在贝壳上)。教师问:“为什么?”幼儿回答:“这个上面有扇贝,我最喜欢吃扇贝了。”另一次,教师组织幼儿欣赏刘海粟的《鸳鸯》,有幼儿把画面上的涟漪说成是“小鸟放的屁”。幼儿的回答让教师无所适从。从理论上讲,幼儿有艺术潜能、审美能力,可在现实中,有些幼儿似乎更关注非审美的东西,常用自己的日常经验取代审美体验。如果遭遇类似情况,您认为教师应当如何处理?如何把艺术活动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8.
小花狗和小白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功课,一起做游戏,简直是形影不离。可是,小白兔的家马上就要搬走了,小花狗非常伤心,因为它再也看不到小白兔了。 小白兔安慰小花狗说:“花花,你不要伤心,等我走了之后,我会给你写信的。”小花狗擦擦眼泪问:“写信?什么叫写信呀?”“写信呀,就是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再寄给别人。”“真的吗?我可以把我想对你说的话写在纸上寄给你?你也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寄给我,是吗?那你快教我写信吧!”小花狗迫不及待地说。这下,小白兔可为难了,它皱着眉头说:“可是……可是……我也不…  相似文献   

19.
谁吃了白菜     
小白兔去菜园割白菜,发现白菜叶子上有一个个圆圆的洞,急得放声大哭起来。小山羊听见了,走过来问:“兔妹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小白兔说:“我的白菜不知被谁吃了。”小山羊说:“哭有什么用呢?还是快去调查一下是谁偷吃了你的白菜吧。”  相似文献   

20.
教师和家长一般对幼儿说完整句都很重视,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强调。可是有的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说省略句,教师却硬要幼儿说完整句,让幼儿一遍遍重说,一遍遍订正。我以为,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听过大班一节教《咏鹅》的语言课。教师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画的是白鹅。”教师却纠正说:“小明友,说话要说完整句,应该说‘这幅图画的是白鹅’。”在教师已说清楚“这幅图”这一特指成分的情况下,幼儿回答时省略了“这幅图”这一不说自明的成份,使语言简洁精练,这有什么不好。教师接着问:“白鹅在什么地方?”幼儿回答:“在水里。”教师又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