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辅导员》2008,(9)
在传统曲艺中,相声艺术以其平民化、大众化和幽默风趣的特色为大家所喜闻乐见,近年来通过电视媒体的广泛传播更是极富人气。而今,倡导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少先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可以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开展"儿童相声"活动,参与相声段子的创作与表演。当然,相声创作的内容要从孩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全国政协委员,被誉为中国十大笑星之首的马季近日谈到我国相声如何“起死回生”时认为:“媚俗”是目前最大的敌人。 马季说,为了迎合一些观众不太高雅的趣味,不惜“掉价”损自己、损自己的爹妈、妻子,掌声倒是有了些,但相声的声誉却受到很大的伤害。一些相声演员到处“走穴”,只顾赚钱。邀请单位往往提出节目要火爆,而所谓火爆的标准只是让台下有笑声,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获取笑声却琢磨得很少。  相似文献   

3.
从郭德纲相声看中国相声幽默对语用原则的偏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我国北方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本文以郭德纲相声为语料,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相声幽默语言进行了分析,从而探寻相声幽默语言形成的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锦元 《现代语文》2005,(1):101-103
一、研发动因 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幽默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对相声艺术的了解和对相声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指导学生的审美实践,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仅就文化知识学习和写作能力训练而言,不论是相声的结构形式,还是相声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都有着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相声陷入了低谷。马季、姜昆是当今相声界的“头羊”,他们也不止一次地表示了对相声的担心:创作人才匮乏,演员素质不高。可是,多少年过去了,也没见到马季、姜昆创作出什么好作品来。今年春节晚会,马季的一段《老少乐》是多少年前的老段子又从箱底翻出来的。而姜昆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除了胸前那一堆小喇叭挺闹人外,无论技巧还是内涵都无从说起,照比《电梯奇遇》、《虎口遐想》,姜昆可是退了一大步。马季当年曾说过,姜昆刚走进广播说唱团时,师徒俩下基层体验生活,大年三十也不曾回家。马季和姜昆现在还下基层吗?其他的相声演员还下基层吗…  相似文献   

6.
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语用预设是隐含在话语之间无须断言的信息或命题.语用预设能保证相声语言简洁、连贯,同时产生幽默、讽刺等艺术效果.研究表明,语用预设的不同来源虚假语用预设,刻意曲解语用预设和对立统一语用预设是相声语言艺术效果产生的重要预设机制.相声表演者有意识地运用语用预设机制可以使相声语言艺术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7.
相声是北京市首批、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文化经典代表,至今活跃在主流舞台,影响千家万户。传统笑话储量巨大,收集了舞台技艺、演出底本、表演记录、行业掌故、历史变迁和艺人传记等六大类早期资料,构成学术研究的关键基石;然而,相关研究极度匮乏,鲜有问津者。从艺术、技艺、源流、历史和文化等视角对比分析传统笑话及相声,重在作品研究,旨在剖析传统笑话对相声发展的重大价值:一是笑话完善了相声的包袱技艺,包括现挂、三番四抖、塑造滑稽人物和打造戏剧性情节等;二是笑话建立起对口和群口两种捧逗结构,奠定了对口和群口相声的骨架;三是笑话着力刻画文人形象,熟练使用文哏技法,奠基了后来的文哏相声;四是传统笑话为相声提供了成熟艺人和演出底本,开创了职业化相声。  相似文献   

8.
相声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语言幽默,善于将生活中的问题以独到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迪。尤其是那些相声艺术大师精心打造的作品,总能将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同相声艺术一样,化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只  相似文献   

9.
李淑晶 《海外英语》2014,(7):35-36,38
相声是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的语言艺术。相声表演的娱乐性、语言特点、表演中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常用题材都适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语言学习。作者创造性地将我国传统的相声艺术融于英语语言课堂,通过相声秀式的合作展示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相声秀式的课堂展示活动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上展示和展示后的讨论总结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马季很少在电视上露面了。当记者就我国相声界的现状,请他谈谈看法时,他那沉静而诙谐的面颊上,显出深深的忧思。 目前,相声的路子已经越走越窄了,正在逐步脱离广大观众。单就两种现象而言,  相似文献   

11.
事件回放:2012年2月。长春的媒体连续报道了吉林市第一中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两校组建的相声杜团在同学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老艺术前辈们欣慰地表示,原来相声并没有被人们淡忘和冷落。传统艺术后继有人。一群高中生因为对相声的喜爱而让媒体感慨,原来高中生活还可以这样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相声是语言的表演艺术,是以笑作为艺术的手段。相声又是一种极为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奇巧的构思之中,使听众们获得了轻松、愉悦的感受。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构思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答案便是相声中的“包袱”,而“包袱”同时也是引导观众产生愉悦感受的重要载体,研究相声“包袱”的特点对于把握相声语言、深入理解相声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学样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挖掘中国传统相声艺术遗产,继承并弘扬传统民间艺术都有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讽刺、幽默、诙谐,讲究说、学、逗、唱,这是相声艺术的特点。人们总是注目于传统的相声大师们的各种语言技法,但九十年代末期,各地涌现出一些本土相声演员,他们将传统的相声表演与双簧、滑稽剧、戏剧以及一切可以制造喜剧氛围的表演形式相结合,但他们一样讲究“说学逗唱,以说为主”。他们遵循传统,但也敢于革新,奇志大兵相声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就奇志大兵的相声为蓝本,对奇志大兵相声的“学”作了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辅导员,从小喜欢相声。侯宝林、马三立等老一辈相声大师的段子,我百听不厌;新一代相声明星马季、姜昆、李金斗、冯巩等人的表演夸张诙谐,让我忍俊不禁。从事学校少先队工作以来,我一直有个梦想:让队员也喜欢相声,也参与相声表演。《辅导员》杂志上刊登的每一个相声段子,我都收集起来,偶尔也在小型的中队会上做一些尝试。2001年5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相声比赛。筹备这次活动前,有  相似文献   

15.
曲艺是万艺之母,其中相声影响较大,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与核心元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参军戏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成熟的滑稽戏,对相声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它长于现场抓哏,戏剧情境开放,完善了包袱艺术;它善用滑稽语言,追求语言的问答趣味以制造笑料;它确立起"一捧一逗"的结构,促进了捧哏和逗哏的艺术;它孕育了"戏弄"手法,尤精于弄痴和弄酸;它将讽刺精神推向高峰,奠定了相声的艺术底色;参军戏在作品素材、艺术手法和精神气质上为相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当姜昆、李文华、侯跃文等人崭露头角时,相声作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颇受观众的青睐。打开收音机,只要有相声段子,听众管保乐得吃不下饭去。当时听侯宝林郭启儒的相声,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享受。如今,说相声的成了堆,电视上播出的相声段子也挤成了疙瘩,但是观众愣是不领情。相声,再也没有应有的吸引力了。演员越是在台上挤眉弄眼嘻嘻哈哈,观众就越是看得直犯腻。笔者以为:相声艺术的衰落除了相声创作上的萧条外,一个更大的缺陷便是相声演员在表演中的过份贫气,这是相声发展的绊脚石。相比之下,现代相声比传统相声题材丰富,…  相似文献   

17.
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形式,自清末形成后,在一代代相声演员的传承发展下,成为老百姓文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相声理论的缺失和滞后,相声传统逐渐被冷落。近年来,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以“传统”为口号成功进入公众视野并赢来大批追随者。他们扎根剧场,坚持传统的相声精神,复活传统、拆洗翻新,对相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国文化日益交融,对汉语国际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和常规方法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略显单薄。本文提出将相声艺术与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相结合,采取一些相声中的艺术形式,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由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陕西省2007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5月25日下午在我校郭杜校区举行,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为在场的近5000名师生进行了精彩的演出。省文联副主席黄道峻,省音协副主席翟志荣和我校党政领导与广大师生共同观赏了演出。这次以“走进大师、聆听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以先进文化为向导,以交响音乐作品为载体,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相似文献   

20.
连同来,在昆明举行的张桂梅老师事迹报告会在听众中引起不小的反响。3月27日下午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的师生专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掌声一次次地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