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雯 《广西教育》2012,(34):13+15-13,15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很多时候,过大的压力会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反应,例如引起心血管疾病、胃肠失调、呼吸系统问题、头痛等生理疾病或焦虑、烦躁、抑郁、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上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适度的压力会引起人适度的紧张感,使人动作灵敏,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从而成为人活动的动力;压力过大会使人过度紧张,导致知觉和注意范围变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从而降低活动效率,甚至会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持续的心理紧张,并会引发身心疾病。  相似文献   

3.
丁冬红  董超 《教师》2014,(2):6-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世界各国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和负面的压力将引发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因此,从学生的学业压力入手,探究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层面找到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的衰竭,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是由一种不平衡感引起,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压力(stress)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里的“压力”是指适度的心理压力,它对入的活动起激励、增效作用。但是,长期、过大的心理压力就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降低人的活动效率。笔者在从事教师培训工作中,通过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由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过重,自我发展的机会较少;由于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韦永宁 《广西教育》2006,(1B):41-41,56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可见,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产生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  相似文献   

7.
进入高三,随着考试次数的逐渐增加,同学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则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那么,该如何缓解这些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走过四月,我们已听到高考赛场的喧嚣,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有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水无压力不流,泉无压力不涌,人无压力就没有动力和干劲,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潜能。然而,当一个人的压力过大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9.
卿蔌 《高中生》2014,(11):58-58
我们已听到高考赛场的喧嚣,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有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水无压力不流,泉无压力不涌,人无压力就没有动力和干劲。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潜能。然而,一个人的压力过大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9,(6):8-8
2009年第3期《天津教育》刊载王晓芬文章指出,现在教师群体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自身职业压力大。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按绩取酬等变革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职业安全感已不复存在,惟一选择是参与竞争,教师在长期的重负下会出现职业倦怠。第二,社会环境压力大。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过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与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  相似文献   

11.
赵静  袁爱玲 《山东教育》2004,(15):48-49
心理压力具有双重作用,适度的压力可转化为生存、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所必需的动力和活力,压力也是激发人内在潜能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引起身心疾病和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现代儿童绝大多数在生理保健方面均能得到及时、足够的照顾,但是各种因素使孩子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说,心理压力是魔鬼与天使的混合体,一方面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引起身心的疾病,另一方面,在心理压力之下,我们能够保持较好的觉醒状态,使智力活动处于较高的水平。生活中,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如何管理自己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神医扁鹊,恐怕不知道他还有两个医术更高明的哥哥。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心理学、工效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现象。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学校层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采取积极的策略来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压力与生活伴随而存在,人活着就有压力,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压力的人生。外在的环境出现了变化,或者自己的内心出现了变化,或者环境和我们的内心一同变化,压力就会产生,内心会出现不舒适的感受。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引起个体生理、心理、行为上的改变;如果是持久的或者是爆发式的压力,甚至会引起个体的病理性表现,产生心理疾病或者躯体的慢性疾病。如此看来,承受压力的能力和处理压力的方式对于感受到压力的个体而言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才能根治压力,也才能减少压力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让人生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造成青年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1.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校、家长及社会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要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对教师培养人才质量上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学、心理学、工效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病。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里运用自编的中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对428名城市普通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目标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体验。个体在压力下会产生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适度的压力对人有益,过度的压力对人有害。人要学会与压力共处,对压力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要正确地组织和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亦称心理应激,就是指个体身心感受到威胁性刺激时的一种紧张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由于环境变迁、事业受挫、家庭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而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可以增强人的动机水平,但压力过大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军校研究生作为军队和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一般压力,而且还要承受由于自身特殊身份所决定的特殊压力。一、军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1.对生理健康的影响。Jemmett等人的研究显示:学员在学习压力很强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心理学、工效学、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现象。教师,尤其是中学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不仅会严重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采取积极的策略来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