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甘州卫(清张掖县)分布有众多民间信仰神祠景观,包括自然神神祠景观、农业神神祠景观、祈雨神神祠景观、祀武将神祠景观等,其形成与发展是自然环境因素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塑造作用。同时,环境塑造的神祠景观也体现了当地民众的信仰主流以及传统农耕社会重农的特点。最后,明清时期该地神祠景观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神祠景观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德波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景观的社会,这种景观或景观社会有三种形式:集中的景观、弥散的景观和综合的景观。德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型做出的这一基本判断深刻而独到,并被网络社会的崛起再度证实。  相似文献   

3.
针对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设计问题,文中介绍了华南地区住宅景观的植物群落特征.如华南地区住宅景观自然植物群落的特征和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与人工植物群落的特征,并对华南地区住宅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如住宅景观植物群体现的色彩、如何设计住宅景观植物群中的空中轮廓和住宅景观植物群的设计疏密有致,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德清县乡村景观吸引物和依托景观所能开展的游憩活动类型进行概括,测量游客对乡村景观吸引物和游憩活动的偏好.并从景观类型偏好和游憩活动类型倾向两个维度,分析其对目的地整体游憩吸引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山间水体景观有最高评价;对依托该类景观的游憩活动漂流具有最强烈的偏好;相较于景观吸引物的偏好,游憩活动的倾向对乡村旅游目的地整体游憩吸引力有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6,(6):87-91
以商洛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择6类景观分类代表作为景观偏好客体,研究景观偏好主体的景观偏好。运用方差分析法对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客流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与不同受教育程度游客的景观偏好差异较小,对景观偏好判断影响较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游客的景观偏好差异显著。综合所有景观主体景观偏好,不同游客对峡谷类景观和瀑布类景观有较高的偏好,但细分不同年龄段对瀑布类景观偏好程度却不同;不同游客对历史文化类景观偏好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草坪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坪是园林绿地景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草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草坪景观植物的配置有功能景观的植物配置,色彩与季相变化的植物配置和其他景观要素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杨凌植物微景观资源分析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进一步为微景观市场及经营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广私人定制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微景观专业知识的科普,让消费者对微景观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解决微景观市场存在的问题,使微景观市场化、普及化,进入家庭、进入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评价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景观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依托,游客主要通过视觉感官来感知城市旅游景观,并作出评价,因而有必要对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进行分析。文章在建立旅游景观视觉形象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对扬州市旅游景观整体视觉形象的评价。据此,从旅游者的角度提出扬州市旅游景观视觉形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小品应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力求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有形象特征的校园景观小品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本文首先通过对地域性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重要性的阐述,然后再对景观小品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以湛江师范学院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为例进行优缺分析,最后提出地域性方法对校园景观小品营造的启示,从而进一步为高校校园景观小品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景观格局指标体系,从景观类型组成、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3个方面,对喀什市城市土地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城市土地景观格局,林地和耕地是喀什市主要的景观类型,构成了区域的景观优势,是调控城市土地格局稳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2城市土地景观整体格局中耕地占优势,斑块相对均匀,对景观总体空间格局影响较大.从总体来看,景观多样性复杂,优势度和均匀度明显,具有较高异质性.3通过区域城市土地分析发现喀什市城市土地景观整体上具有明显差异.市外的耕地,林地区域有最高的景观变化特征,市区城市土地景观变化较低,主要是景观结构方面的斑块多样性低,景观类型单一.研究结果可为喀什市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城市环境,促进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人性的变迁史,压抑史。这种压抑的文明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欲望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劳动是一种历史现象。劳动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是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编辑工作中,导向功能是根本,因为它关系到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优化功能是标准,因为它关系到选择什么作品的问题;教育功能是目的,因为它关系到出版的最终目的的问题;协调功能是润滑剂、是桥梁,因为它关系到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以及编辑工作方方面面的问题;规范功能是保证,因为它关系到作品质量和传播效果的问题。所以,在现代编辑工作中,我们在重视编辑工作微观功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编辑工作宏观功能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把潜科学应用于化学教学,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对化学进行潜科学分析,把潜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化学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起到了开发潜能、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培养素质、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作用,教学效果显著,创造性地给出了一套把潜科学溶入化学教学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准确把握运动范畴有助于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深入考察运动的本质和运动者所经历的状态的不确定性是准确把握运动范畴的前提条件。运动作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把运动理解为作用的发挥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把运动理解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过程。运动者所经历的状态的不确定性,包括运动者所经历的状态既是又不是某状态、运动者既处在又不处在某状态、运动者所经历的状态之间既间断又连续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试析教育智慧的生成特性及生成的内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教师教育智慧的主要特性是生成性。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爱——教育智慧之灯;人格——教育智慧之依托;教育观——教育智慧之理论支持;知识储备——教育智慧之基石;实践反思——教育智慧之促成因素;成为研究者——教育智慧之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幽默"论     
幽默是化忧为喜的催化剂,是保持心理机制平衡的稳压器,是人类高度精神文明的轻柔乐章。幽默的基础是文化。幽默的“表面”并不光滑,它同诙谐和讽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建构幽默是有条件的,应从个性、知识和睿智三个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9.
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内在的规定性,是实质和核心;社会主义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体现了自身历史本质的规定,而且具有目的性,体现着自身价值本质的规定;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目的,一是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要搞清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古典的公民教育是德性教育,公民德性的养成是古典公民教育的终极目的。对于这一特质,可以从两个命题——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去理解。首先,当古典政治哲人从本体论的角度说"人是理性的存在"时,亦是从功能论的角度说"人是德性的存在";德性又不是"天生的",它是"潜在的",所以"德性的教育"就成为可能和必须。其次,当古典政治哲人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时,其意是说好人之德性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好人之德性的实现离不开公民城邦的教化。在这个意义上,公民教育就是为了德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