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中国的29个省区作为研究单元,运用脱钩指数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动态耦合关系。基于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因素分解法,从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等3个方面对各省区碳排放变化进行解析。对1990-2014年期间的研究有如下结果:1)中国的经济不断上升,碳排放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却逐渐下降,整体呈现"绿色转型"态势。从空间格局看,碳排放高的省区分布在北部沿海和西南经济区。2)中国的29个省区主要处于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3种状态,不同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化。3)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规模的增长对碳排放增长整体呈现正向驱动作用,而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因区域而异。不同时期,中国各省区碳排放的主导效应也具有差异性,主导效应主要为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厘清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关系对于当前我国新常态经济建设有重大意义.选取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简称“中哈”)两国1993—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脱钩理论、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比分析中哈两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哈两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燃料,碳排放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样本区间内中哈两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其脱钩状态亟需优化;中哈两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基于两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现状的共性,结合我国新常态经济背景,探讨两国节能减排合作空间,为中哈两国能源合作开拓新领域,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于弹性测度的脱钩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各省区工业碳排放与产出的脱钩关系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工业整体处于相对脱钩的低碳发展阶段,但不同省区工业低碳发展进程差异较大;近年来,四大区域工业碳排放的产出弹性平稳下降,工业脱钩弹性的区域差距不断缩减。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工业资本深化、所有制结构变革与我国工业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深化整体上促进了工业碳减排,而FDI显著推动了工业碳排放增长;"国退民进"的工业产权结构改革促进了工业节能减排,但民营企业比重提高所带来的减排促进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应该保持和加强工业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并防止地方分权体制下地区工业资本扩张的环境"竞次"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前,碳排放是热点研究问题。碳排放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质量。基于IPCC所提供的测算方法,采用1991-2011年间的数据计算出安徽的碳排放。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基于Kaya公式,从单位能源碳排放、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单位能源碳排放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使用效率因素次之,人口总量因素对安徽省碳排放规模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据此结果,安徽省碳减排应从调节经济发展增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为助推我国交通运输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现状,建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基础效应和空间效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进行脱钩分析,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清洁能源、交通能源强度、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交通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清洁能源发电的影响存在积极的门槛效应。建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交通能源强度等以彻底改变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现状;尽早推出碳税以确保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的脱钩指数三个指标测算了杭州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重点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安徽省人力资源现状及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概况,从“经济型”优势、多样的学习手段、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说明安徽电大开放教育的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具有的优势;论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安徽人力资源开发中已经取得的成效。一是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二是成为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基于脱钩理论,选取工业SO2和工业烟粉尘,对2003-2014年间吉林省9个地市州工业增长与工业大气污染关系展开研究,分析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吉林省两种工业大气污染物均以绝对脱钩为主。根据大气污染脱钩状态变化情况,将9个地市州划分为4种类型。两种工业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空间演变趋势并不一致,研究期内工业SO2扩张性负脱钩状态经历中部集聚-周边扩散-中部集聚-扩散的变化,工业烟粉尘扩张性负脱钩状态逐渐由中部向东部扩展。工业大气污染脱钩弹性系数分解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制约工业大气污染脱钩状态的提升的因素有所差异。Hurst指数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工业SO2脱钩弹性系数呈下降态势,工业烟粉尘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分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发展中面临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取得较好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主要人口问题和挑战:人口老龄化比重增加且速度逐渐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合理;劳动力年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就业压力增加,压迫经济发展。人口和发展是安徽省当前以及未来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引导才能解决人口主要问题,才能为振兴安徽经济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以来,安徽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外向型经济质量,出口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从贸易发展数据直观考察,安徽出口贸易分布不均衡,不同区域存在发展差异。测算安徽省十七地区贸易基尼系数,发现安徽不同区域出口贸易差异显著,但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这种差异在逐渐减小。进一步对区域差异作收敛分析,发现安徽出口贸易区域差异存在条件β收敛。最后,从出口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两个角度提出促进区域贸易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由中国50余年的能源利用情况为切入点,描述了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演进状况,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后得出,我国近年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的,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能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尤其给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思路。研究表明:大力发展以林草业为主体的碳汇生产,可以为西部工业、城市和绿色经济发展夯实生态本底和积蓄发展势能;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为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有效切入点和工作抓手。目前,西部地区积极参与碳汇生产与碳汇贸易,但效率不高,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林草业,大力推进生态移民,促进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有序、逐渐退出,拓展碳汇新领域,以夯实区域碳汇本底,提高碳汇效率;设立更多的"生态特区",实行特别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政策、生态补偿与转移支付和财税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利用碳汇与环境容量优势,承接东部重化工业转移,发展绿色经济,争取中央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地方横向生态补偿,并加强碳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约束下区域能源分配的Pinch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高额成本和碳排放约束,建立总碳排放约束和各自碳排放约束下使用最少零碳排放燃料的能源分配模型,以实现在碳约束下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提出将Pinch分析方法应用于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分配中,把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合成在同一坐标系中,形成能源需求、供给合成曲线,在合成曲线上找到实现所有地区能源供给与需求均衡的Pinch点.通过算例分析,将Pinch分析方法求解模型的结果与线性规划求解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Pinch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深入了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挖掘新疆节能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4年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对新疆各产业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种类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程度差异显著,其中工业与建筑业二者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相同且最大。2)在工业能源消费中,制造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最大,且其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最大。3)不同能源消费种类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也显著不同,其中煤炭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高,石油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低。这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属于要素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同时,由于要考虑国家战略需求,新疆的能源消费种类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本工作基于对新疆产业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种类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计算山东1990—2009年的碳排放量,并采用LMDI对其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近20年,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不断上升,万元GDP碳排放呈下降趋势;煤炭消费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第二产业CO2排放量比重最大. 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强度影响碳排放增速的变化,其本身又受到产业结构和各产业能耗强度的影响. 能源消费结构的微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还很小,但已显现出它对碳排放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居民消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方法(EIO-LCA),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核算了中国省域层次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省域层次居民消费的碳足迹,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趋势;2)各省域城镇居民消费的碳足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城镇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是居民消费碳足迹中主要贡献因子;3)省域之间人均消费碳足迹城乡差距较大,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城乡人均间接碳排放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17.
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碳排放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如何调整出口产业结构以达到减排目的学术界却并未给出明确回答.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落脚到具体行业,通过测算行业边际出口载碳量衡量中国碳排放的出口敏感性,并综合行业出口的经济影响力和环境影响力对行业进行重新分类,明确了中国出口结构调整中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