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云华 《新疆教育》2012,(14):139-139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情景中通过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要想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实践中学,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  相似文献   

2.
博客     
《天津教育》2012,(7):68
四叶草的博客(王庆荣)博客地址:http://h6r6g6.blog.163.com/blog/#m=0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听课或观看课例时,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一问一答。并且有些结论完全由教师包办,这些做法有悖于课标教学理念,忽视了科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科学课的设计中,要有问题链的意识,在科学知识和学生前概念之间要搭建一条有效的问题链,由浅入深地将学生引入到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上。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经验,预设问题,这个问题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层层引入。将学生的知识与经验与抽象的科学问题联系起来,使预设目标得到生成。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是基于自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真理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知识的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与科学精神。然而由于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科学课逐渐缺乏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在科学课上强化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自己学习实践,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其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激情,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理应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当前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低效性淡化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整体效益是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重要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教学中既学到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科学课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呢?我认为要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使学生感受到“我要学科学”,而不是“要我学科学”。让科学课的教学充满童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有力地促成“我要学科学的”积极态度,并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科学课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各学科中去,以达到不教自会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科学课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各学科中去,以达到不教自会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喜欢科学课,不由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从而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内驱力上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课堂充满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的情感体验,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呆板严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形成乐观积极的学  相似文献   

9.
<正>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亲身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曾宝俊老师认为,一堂精致的好课应该有三味:其中"科学味"是第一点,"科学味"是说在科学课上要像科学家那样真枪真刀地做科学,像模像样地做。不要让学生觉得今天是在做游戏,而是在做研究、写报告。科学课上的"科学味"落实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67):1-3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将学习教学模式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小学科学课的主人,自主探索和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这符合中国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深入探讨这一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的学习重点不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是否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发展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以渴望、快乐、向往的心情运用自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能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断强化,加以引导,从细微入手,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科学课的功能,切实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同时要注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把科学课本编者的意图、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的教路有机地统一起来。一、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科学课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编排的体系作了周密安排。科学课教师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是把握教学要求,准确掌握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教好科学课的前提。1.学习标准,明确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认真地…  相似文献   

13.
高中政治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最终也会还原于实际生活中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素材联系起来,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此来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同时,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政治知识存在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政治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课堂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小学教育的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将开放性问题引入小学课堂教学已显得极其重要。其特征是:内容、形式的新颖,问题解决的发散,教育功能的创新。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一、生活经验——开放性的源泉 小学科学课中的教学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让学生把实际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释放出来,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来自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越发关注,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科学课提倡自主探究,怎样让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积极地要求自己去学呢?作为科学教师,我觉得应该从多种角度去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在实际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找到探索的方向,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教育性。教育性就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善于用富有教育性的语言把思想教育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授业和传道”是同时进行的。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品德,是教师的基本任务。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富于教育性。 2、启发性。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多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进入学习境界,主动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7.
黄梅容 《广西教育》2008,(19):77-77
小学科学课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科学知识,在探究中享受到学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贯彻“探究式学习”这一教学新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现我以“物体的热胀冷缩”(第八册62—65页,河北省人民教育出版社)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方式,不仅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科学智慧创 新初中科学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教师要想上好科学课,必须转变传统自然课的教学方法,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评价观,用自然辩证法客观地、全面地、创造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的行为,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一、评价时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各班、各组的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也可让学生根据各人的能力和喜好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各小组可制定有特色的学习目标及评价方法。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更贴近每个…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爱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现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及相关的实践,从小学科学课要让学生有提问的心理意向、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要充满疑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