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当然,也是新课程实施和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来对待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问题。那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呢?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伦理关系和师生的情感关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这既是教育教学价值的本位回归,也是现代社会人的权利的一种体现。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受教育者,教师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如果说没有尊严的生活是屈辱的,那么,“没有尊严的学习也…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关系。21世纪的教育应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化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如何来构建呢?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人-人”关系,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应该构建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自主高效学习,快乐健康成长"。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等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7.
<正>师生关系是学校众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受到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正以昂扬的姿态前行。新课改的浪潮已向我们不断涌来,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正以蓬勃的激情,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思考与探究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施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认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程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囚素——教师和学生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其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进程,同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地位和人格上的平等,在交…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情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优化师生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改革  相似文献   

11.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21世纪的教育应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历史课堂教学则必不可少。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更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张頲 《考试周刊》2009,(35):205-205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宁夏教育》2006,(12):63-6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对师生关系有很大影响,也决定着教育的整体效能。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良好的沟通是融洽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的重要手段。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书信,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有如下之见解:  相似文献   

17.
<正>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与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既是师生双方作为社会人维护自身权利、张扬个性的需要,也是心灵沟通、心理融洽的需要。品德课程师生关系特别强调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强调师生真情投入与回报,因为品德课程以教育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为  相似文献   

18.
赵亚红 《考试周刊》2013,(20):163-164
"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延民 《考试周刊》2013,(14):26-27
<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了新教材,那么,在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实施数学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它的中心内容和任务。构建和谐、平等、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情感交流,而且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以朋友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长期以来,师生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在师生关系这一内涵中,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一、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中师生伦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身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等。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