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评议文章】刘仁增《语用:语文教学的价值重塑与范式重构》,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6期;温儒敏《语文课要"聚焦语用"——在济南明湖中学的讲话》,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3A期;王元华《语文教学中语用的核心和层次》,原载《语文建设》2014年第2期;王敏《"语用热":从虚浮走向理性建构》,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13年第11C期。【内容提要】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强调,掀起了"语用"的研究和实践热潮。这些研  相似文献   

2.
正读了唐江澎《培养终身阅读者》、王栋生《读陆精康〈考信录〉杂感》(《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等几篇有关阅读的文章后,不由想到:阅读,离我们有多远?身处教学一线,我深知语文教学和我们这些专门教学生"读书"的人,恰恰在做着不顾常识、违背常识的事。原因固然与应试教育及当前功利浮躁的世风和"视觉文化的兴盛"有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5期题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的文章后,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想与作者商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指重视“熟读”“感悟”的过程。这不仅符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种学习语言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首先,《质疑》一文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认  相似文献   

4.
正读了陈军《语文:学校文化的酵母》等一组文章(《语文学习》2014年第1期),感觉特别快乐、充实:居然有一所学校能实施"语文学科的学校立意";而且,这所学校的语文教师和学生居然早就因此而享受着快乐。喜出望外之余,自叹孤陋寡闻!在学校里,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我曾经有母语和母乳之喻,母乳养其身、母语育其心。比喻差强人意,失之笼统。还是陈军说得深刻、透彻:"这个  相似文献   

5.
杨绛的《老王》是新教材中的亮点。作为新时期散文大家杨绛选入教材的第一篇文章,自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解读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在2007年第4期的《语文学习》中就专门编辑了"读《老王》,  相似文献   

6.
打开2010年第10期《小学语文教师》,就被卷首的《一遍也不要抄》所吸引。我带着好奇心仔细读了一遍,在为靳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慨的同时,想起了自己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正《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是王维的一首五律,也是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诗歌赏析题。关于诗题中的"见过",周容先生说:"‘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王忠贤先生说:"诗题中的‘见过’,应作为‘拜访我’解释。"(《语文学习》2014年第2期)  相似文献   

8.
岳秀文 《现代语文》2007,(4):118-118
《语文建设》2006年第4期刊出了一篇名为《"馄饨"的"饨",你读对了吗?》的文章,作者指出了"馄饨"的"饨"被读错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清 《湖南教育》2013,(6):46-47
我读了程少堂先生的文章《"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初中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8期下半月刊),还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语文味"这个概念有了一些了解。读完了相关的文章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真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指程少堂先生所说的真正的"语文味",的确是太美了:能够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语文课改的或然性突破口》有云:"孙老师不但把世界各国的文本解读理论都研究了一遍,还深入中小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在《名作细读》《月迷津渡》《孙绍振如是解读》《孙绍振解读经典散文》等著作中,处处闪现着批判性思维的电光石火,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老人对语文教育的拳拳之心。"(《语文学习》2016年第1期)笔  相似文献   

11.
最早读到吴非老师的文章,是在2002年第3期的《语文学习》上。记得那篇《让我喊一声冤》的文章,以犀利泼辣的文笔,对语文教育的困境做了深入的剖析。此后我又陆续读了一些他的教育随笔,每次读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像这样为教育讲真话的文章真是太少了。这次有幸读了他的《不跪  相似文献   

12.
近读赵克明老师《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一文,受益匪浅,感触很深。赵老师在文章中结合三则教学案例,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本"理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语文教学当首选归纳法,慎用演绎法。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针对这三个方面逐一辨析,以就教于方家。第一,什么是语文学习的规律?只有运用归纳法教学才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吗?赵老师认为,运用演绎法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那么,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景芳 《小学教学研究》2000,(10):16-16,28
拜读了《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5期题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的文章后,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想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4.
更正     
正《现代语文·语言研究》(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8024;国内统一刊号CN 37-1333/G4)2014年第1期(一月下旬刊),第54至56页,《温州方言特征词类别分析》一文,作者张云云、胡晓玲的学习单位"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应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特此更正并证明。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第11期《语文学习》刊登了徐林祥教授的《浮躁: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的不良倾向》一文,文章指出了张毅先生语文研究中的多处浮躁,旨在提醒语文教育研究者和杂志编辑注意当今语文教育研究中的"粗枝大叶、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急功近利"诸现象。在深有同感之际,拟就当今语文界的浮躁之一——"深挖"现象议上几句。一、优质课的异化与文本的多元解读不知从何时起,语文"优质课"的价值取向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的编辑们:你们好!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读了贵刊2007年第1期七年级语文版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近读高培权先生的文章《“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辨析》(《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读过之后,笔者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就教于高先生。名与实:怎可混淆  相似文献   

18.
<正>【评议文章】曾祥芹《重申文章知识强化文章教育》,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1期【内容提要】语文独立设科110余年,"文章知识"和"文章教育"的位置至今没有摆正。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未能把"文章知识"列为"语文知识"内容,导致文章教育的弱化,学生的"文章素养"越来越差。近十余年来,许多语文教师对文章知识教学感到隔膜,遑论在教学中落实。因此,必须阐明文章知识在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中应的地位,重申文章知  相似文献   

19.
近读《语文学习》2005年第9期吴勇前先生《林黛玉的眼睛》一文,深受教益。略感遗憾的是,文中有两处瑕疵:1.吴先生"在分析林黛玉时,有一学生站起来说‘:作者描写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  相似文献   

20.
<正>晋代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这段话讲的就是朗读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传统的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代讲等教学思想,已越来越多地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