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往的研究中,“什么”表否定多从语义、语用及其否定机制来进行研究,对能进入此构式的语言成分较少进行分类研究。本文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进入“什么A不A”的形容词的语义特点、“什么A不A”结构的句法位置及其共现成分。“什么A不A”结构在互动交际过程中表达否定立场,即表达对当下语境中“A”出现的合理性的否定,其特点在于体现了两个立场主体对某一立场客体的不同认知结果。“什么”的反问功能与“A不A”的语义结合是这一结构表否定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结构形式出发将类固定短语"A1来A2去"分为两大类,并对其内部构成、语法意义、句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总结这一格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比分析回声拷贝结构"A就A"的变式"A就A吧"和"A就A呗"的异同,从句法和语义功能进行考察,发现"A就A吧"多用于表达消极让步义,"A就A呗"多用于表达轻松玩笑义。更进一步发现二者格式语义功能的不同,归根到底是"吧"和"呗"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国外学者对英语"War is war"这一赘言结构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为框架来分析汉语这一类似结构的生成与解读机制。分析了判断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并指出这一结构是判断句的非典型性用法,是说话人出于特定的意图而使用的。这一结构在交际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而其会话含义的推导与理解离不开对单个名词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高健 《现代语文》2009,(8):71-73
"半A不A"格式表达的是一种消极的意义.在语言交际运用中,这一格式所表达的消极意义的程度不同:表示否定意义,如"半懂不懂",表示的是"不懂"的意思;表达中量意义,如"半大不大",表示一种"居中、模糊"的状态;表达少量意义,如"半傻不傻",表示"有点儿傻".  相似文献   

6.
语用学理论广泛地就用于各种语言教学当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理论中涉及到语用学理论的文章还很少,但中学作文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语用学,现行的中学教学目标与语用学所强调的原则是一致的。作为中学作文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在教学实际中就会运用到语用学中强调的"语境"、"合作"、"礼貌"、"会话分析"等理论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安徽合肥方言中存在的一种特色方言语法现象——“A很的”,它与普通话中“很A”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某些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运用邢福义先生提出的“表-里-值”三角的动态分析方法,对合肥方言中“A很的”这一结构形式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这一格式的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在以往各家对"V不C"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作有限的补充,提出"A不V"式构词类型。对这一形式涵盖的词语作基于语义表达的结构类型分析,通过对深层结构的挖掘,增进对这一结构式所涵盖词语的凝固程度的研究,揭示它们在汉语词汇中的特殊性,以期提高对汉语中一些熟语性词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浅谈"A就A"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玲 《文教资料》2008,(28):272-273
本文以"A就A"格式为研究对象,从格式构造、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及语用四个方面并结合"主观性"来细致描写这个格式,以求对这一格式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这一格式是汉语中比较常用的格式,表示的是一种"没关系"、"不要紧"和"无所谓"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交流语用学"是对特定国际交流环境下语言运用进行专门化研究的学科.<国际交流语用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在理论建构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本文尝试从术语采用、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等方面探讨此书作为学科代表的特色,并结合其理论基础对书中提出的国际交流语用模型进行解析,以期帮助大家了解这本书,进而了解这门集创新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口语中有两类表否定或禁止的“A什么A”和“什么A不A的”句式。通过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对其进行对比探究可知,在句法、语义、语用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从作家作品中搜集到的例句来看,又A又B这一格式不同于不A不B,也A也B,越A越B,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运用描写的方法,就进入又A又B格式中A、B的材料、又A又B格式的句法功能、又A与又B之间的构成顺序、又A又B格式中A、B之间的语义关系四个方面对又A又B这一格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目的是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格式,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格式来传情达意、写景状物、叙事述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对"A就A"的研究,在论述了"A就A"结构式的成分、语义和语境之后,对"A就A"这种结构的三种成分在四种语境中的具体情感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A就A"结构可由不同的成分构成,表达多种复杂的情感,并达到不同的情感效应。最后针对"A就A"这种结构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在交际中,我们常会使用"高于""大于"这样的"A单+于"结构表示比较,其中"于"的功能为引进比较对象.古代汉语中,表示比较义的"A单+于"结构其后的介词宾语"N(或NP)"多为体词性词语或词组;比较的对象包括人、事物等;该结构又可分为差比、异比、等比等类别.现代汉语中,表比较义的"A单+于"结构语法上常作句子谓语的中心成分,可带宾语;语义上,其结构之前的部分为被比较项,其后宾语为比较的参照项或基准项;语用上,体现反义词不平衡性的"A单"和"A单"是否具有"积极性"成为其使用频率高低的影响因素;韵律方面符合双音节韵律词的标准;认知方面体现了重新分析和组块理论.  相似文献   

15.
选取《红楼梦》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及Moss Roberts版的英文译本,对原文和译文中A and B结构分别从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两种语言中这一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不太A"结构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非常频繁,其形式简单却意义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依据,对"不太A"格式的分化进行了探讨.力求揭示其用法、意义及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幽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以话会形式出现,尤其在美剧中经常使用。而语用学是研究幽默的常用理论.本文就运用语用学中合作原则来分析美剧《蛇蝎女佣》中的幽默言语,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的欣赏美剧,提高读者英语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谈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指出唠叨言语之所以令人反感是因为它常常直接威胁到听者的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并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A不B"格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构成、分布及语义等方面全面考察"不A不B"格式,着重分析这一格式的语义特征."不A不B"格式中A、B的意义关系有相对、相反、相近、相关四类,A、B意义关系的不同形成"不A不B"的语义差异,同时,受语境影响,相对类"不A不B"往往产生语义偏移.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擅长用特殊命名法刻画人物以突出作品的主题。其代表作《红字》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对特殊人名和字母A的象征意义的运用,使作品蕴含多重寓意和多元主题。女主人公的名字白兰蕴含着美丽、激情、轻率、欲望灵魂净化以及对人性的研究等意义。丁梅斯代尔的名字含有"一个犯了通奸罪的人因性格怯懦把罪恶隐藏在阴暗的心中"之意。齐灵沃斯的基本寓意是"恶棍、复仇和冷酷"。白兰与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的名字珠儿有"珍贵、美好与纯洁"等人性善的内涵。字母A的含义随着主题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作品以字母A开始又以A结尾,字母A的不同暗含意义是为《红字》的主题模糊性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