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说》教学的个人见解 韩愈的《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一篇精典的议论文。可是,这篇文章有没有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什么,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论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争论双方,各执一端。殊不知受苦的却是教学一线的执教者,家父聂正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师说》教学的个人见解韩愈的《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是一篇精典的议论文。可是,这篇文章有没有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什么,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论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争论双方,各执一端。殊不知受苦的却是教学一线的执教者,家父聂正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文言文部分《劝学》教过几遍之后,慢慢清理一下,笔者发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在教第一遍时,除了让学生反复阅读以至熟读成诵外,还让学生认真掌握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从而在文章内容上了解了劝学即勉励学习。下文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然后通过比喻论证说明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第二段,写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师说》是传统名篇,在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此文。此文是议论文,这不容置疑;但中心论点是什么,则一直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5.
喻巧而理至──《劝学》比喻归类马登岗高语二册所选《劝学》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说理名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阐述了只有专心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掌握知识、具备才能、培养品德的道理。行文中,除了提出中心论点的"学不可以已",小结第一段的"君...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议论文理论,其核心是“三要素”理论,即认为一篇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构成。这一理论,成了指导议论文教学与写作的圣经。然而,这一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并不适合所有的议论文,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指出了这一点。有一位语文教师说:“多年来,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这就是用传统的‘中心论点说’讲议论文,有的讲得通,有的讲不通。如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鲁迅的《拿来主义》及《谋攻》《劝学》等等,就无论如何讲不通。”①“中心论点”说是“三要素”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此说认为凡议论文必有一个中心论…  相似文献   

7.
<正>课文一:《劝学》主题:学习的作用;意义;方法态度……课文介绍《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除了设计好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写作议论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 议论文必须要有中心论点,且中心论点是唯一的。 二、论证充分 最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和例证法。我们还可以从学过的文言论说文中学习论证方法,如荀子《劝学》大量运用比喻论证,《察今》运用寓言故事说理,《过秦论》运用对比论证,《六国论》运用假设说理。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能使论证充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中的课文《劝学》为切入点,就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普遍忽略的三大问题与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林志强老师在《福建教育》2012年第46期发表《中心论点不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兼谈师说的中心论点之所在》,里面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审视潘新和教授在《"议论文三要素"批判》中提出的"论点‘要有较高逼真度’"的观点;探讨《师说》的中心论点;探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中心思想的关系。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林志强老师认为"若教  相似文献   

11.
荀子《劝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很重视它对学生学习的启迪作用。但笔者在一些学校听课和交谈时,发现一些教师对《劝学》主旨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讲《劝学》,往往只讲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少注意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这样讲不符合《劝学》的原意,掩盖了文章内容最重要的方面,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妨碍学生理解文章的词句和文理,把握它的写作技巧。 《劝学》的主旨是什么?荀子在文中作了明确的回答: 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说,人们应当学习儒家的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这就是《劝学》的主旨。当然,诵《经》读《礼》既是学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文言文部分《劝学》教过几遍之后,慢慢清理一下,笔者发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荀况《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的"致",人教版教材解释为"达到",这个解释不准确,万泉源在《〈劝学〉中的"致"和"至"》(《语文学习》1997年第5期)中解"致"为"使达到",非常恰当。现行苏教版教材依然解"致"为"达到",张忠森先生撰文《释义应从原始义出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5期),由《劝学》中的"至"和"致"的释义教学而提出文言文字词教学应该尽量从字的本义出发。张先生在文中引用了《说文解字》  相似文献   

14.
<正>"你是个人才。"编辑部的老师电话里说,"这篇文章,你最好能在讲述人生故事的同时,谈点教育教学方面的独到见解。"发表过不少文章,但见解独到者甚少。倘若硬要寻出这见解,只有两篇勉强还算沾点边。一篇是谈语文教学的《中学语文深学浅考论》,一篇是《留神教师的异性角色》。两篇文章产生的环境都很特殊:一个是阴冷的小阁楼,一个是偏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介绍一个合作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的认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是:“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个分析不很恰当,因而也就无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论述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了。  相似文献   

16.
赵明亮 《文教资料》2009,(8):140-141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不仅传授着语言文学知识,而且熏染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或缼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劝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重要"论、"业精于勤"论、"学习方法"论、"勤能补拙"论、"借书促读"论这五个方面,这对启发学生认真专心勤奋读书、正确掌握学习方法、辩证看待学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无疑有着很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丑小鸭》这篇经典童话的主题被理解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误读。安徒生借丑小鸭抒发的是不被认同之苦和对美好的理想能实现的向往之情。本文从分析误读、正确解读及误读原因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天才是可以培养的》,其中心论点就是: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在他感兴趣的领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成为天才。写作文向来是藏文班学生最头痛的事情,同样也是语文教师最难的教学环节。因为学生对作文写作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高一册第三单元有议论文四篇,后两篇是《恰到好处》和《作家要铸炼语言》。我以为,这两篇文章不宜选作课文。《恰到好处》的中心论点是“恰到好处”,为什么要“恰到好处”还没讲透,就转到最后一自然段。按说这段应解决如何才算恰到好处的问题,但文章费了许多笔墨辨析恰到?..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课文中的注释存在着不妥当的地方,影响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里面《劝学(节选)》一文就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利用训诂学知识方法分析这两处注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探讨中学文言文注释存在的两个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