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果树     
又到周末了,习惯给母亲去个电话,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一通,然后,照例说一声:这个星期太忙了,又要吃酒,又要上街买衣服,就不回家了。”电话那头蓦地短暂地沉默,然后听见母亲喃喃地说“:你们忙吧,你们忙吧!再过一个星期,屋子的那棵早桃子就可以吃了……”我一听,忙说:“下周我和豆豆一块回家。”放下电话,我不禁有些怅然,虽然离娘家只有十来里路,坐公交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可我细细回忆,上次回家的时间竟然记不清了。记得春节在家,母亲忙着托人去买梨树苗。女儿豆豆问:婆婆,家里不是有了桃树、葡萄、柿子树了吗?你怎么还要种梨树?种那么多的果…  相似文献   

2.
2004年元月15日,离春节还有5天,苗依依又在电话里催母亲回家过年。放下电话,苗依依轻轻抽泣起来。苗依依也曾经有过幸福的家,父亲是北京一家国企的高级工程师,母亲刘瑾是北京某机关的办公室主任。2001年,苗依依9岁时,父亲去了加拿大,在那边有了一份感情,母亲愤然与他离婚。离异后,母亲辞职远赴上海,在一家外企打工,2003年6月,她在上海注册了一家食品公司。母亲去上海后,苗依依跟随姥姥生活。大年初一早饭后,她百无聊赖地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以“受伤的小鸟”为名进入聊天室,很快,一个网名叫“阳光鹰”的网友向她发出了信号,苗依依打出一行字…  相似文献   

3.
听母亲说,我们小区的那棵铁树开花了,母亲想陪我去看看。“妈,今天作业好多啊!我不去了。”我埋头写作业,连头也没抬一下,丝毫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掠过的那一丝无奈,那一丝忧伤……“那……那……,还是去看看吧!就当散散步嘛。”母亲  相似文献   

4.
电话进我家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打电话,我总以为是电话不听话,就要“挨打”。一天,听妈妈说去给远方的舅伯打电话,我便闹着跟妈妈去,一睹怎么个“打法”。走了很远,才到了王书记的家。(当时只有他家有电话)。只见妈妈用指头在电话机上快速拨动着,我想:就这么个“打”法?正在这时,只听见电话“嘟———”的响起来,妈妈见我一脸新奇地望着电话机,便把话筒递给我,说:“跟舅伯说说话!”我赶紧拿起话筒,大声地叫:“舅伯……”但始终听不见对方的声音,我慌了,以为是自己的大嗓门把电话叫坏了!妈妈见了,说我把话筒拿倒了,惹得在场的人大笑。从那时起,我多么想自…  相似文献   

5.
爸爸的假日     
“叮零零,叮零零……”电话铃响了。“喂,来啦!”……爸爸放下电话,疾步走出房间。我想:今日是星期天,一定是爸爸的同事来电话,约爸爸到哪儿去玩,这下爸爸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我为爸爸能够休息一天而感到高兴。“臻臻,你在家好好做功课,爸爸有事去医院一趟。”看爸爸一脸的紧张。“怎么,又要去医院?”“是啊,医院来了两个重病人,小张和小李都是实习生,我不去不行啊!”“去,去,去,那是你家。”我不高兴地噘起小嘴。爸爸见我这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不多说了,我走了。”只听“砰”的一声,爸爸就匆匆地离去…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家穷,看见别的同学有新衣服、新文具,我也向母亲要,母亲总说“明天就买”,可这承诺一次也没兑现,于是我对母亲说:“你不给我买新书包,下次我就考不及格!”母亲果然怕了,从箱底摸出10元钱去了集市。  相似文献   

7.
小猪做客     
“我的天啊,这么热的天,俺小猪都快变成烤猪了。”小猪挥舞着手中的扇子,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丁零零……”电话响了,小猪奔过去接起电话。“喂。”小猪嚷道。“喂,我是小猫。今天中午我请你吃饭,你来吗?”一提到吃,小猪就来劲了。“好,好,俺来,俺一定来。”放下了电话,小猪就着急了:“这怎么办,人家请我吃饭,我总得穿件像样的衣服去吧,可自己又没有……不行,我要去小熊那儿借件衬衫来。”想到这儿,小猪便奔出门,到小熊家借衬衫去了。不一会儿,小猪便从小熊那儿借来了一件又薄又凉爽的衬衫。小猪刚穿好,又想到:还是…  相似文献   

8.
一个月没回家了,我再次回到家时,母亲很高兴,赶放下手里的活来给我生火做饭。我放下书包帮忙烧火。这时母亲又念叨开了:“天气变冷了,下回去学校时把冬天的衣服都带上——你那铺盖是不是薄了点,那床厚的已晒好了放在柜子里……”上回母亲在电话里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这次我又给了她跟上回一样的答案:“知道!”我吃饭时,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动了动嘴唇,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但她没有开口。“妈,你也吃些吧。”“哦,你吃,我才吃过不久。嗯——假如我去打工,你觉得怎么样?”母亲问我,或许这就是她刚才最想说的话。我一怔,差点噎住了。母亲要去打…  相似文献   

9.
国庆节这天,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望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过去……马上就要到吃早饭的时间了,不知这个节日爸爸能否回来?爸爸你在外办案,一直办到现在,几个月没有回来。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我渴望你回家,可每一次都让我失望。用失望和渴望两词一点也不为过,你每一次回家就像影视明星难得来南昌一样。我也知道你工作忙,顾不了家,可你也要打个电话回家问问我的情况吧。你电话是打了,在电话里你只会说一句:“今天不回来了”、或许是“也许回来”。每一次听见“也许回来”,我就会兴奋得不得了,乖乖地写好作业,这样你回来就可以和我一起玩。可每一次都…  相似文献   

10.
母爱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 ,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 ,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匆匆回去看一下她 ,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恍如梦境 ,母亲的家冷清了。那年我去湖南 ,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 ,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 ,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 ?”母亲问我。我说喝 ,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3杯 ,母亲便说 :“喝酒不好 ,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 ,母亲笑了 ,又说 :“离家这么久 ,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 ,母亲又说 :“可不能再喝了 ,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  相似文献   

11.
脚板下的爱     
晚上下了课,刚回寝室,母亲就打来电话说:“妈妈给你做了几副鞋垫,明天你表哥进城,我叫他给你带来……”后来父亲接过电话说:“你妈眼睛不太好,做鞋垫好几次都扎着手了……”听到这儿,打完电话好久都不能平静,我不由想起了母亲为我做鞋垫的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12.
咱爸咱妈     
说句实在话,我也很想我爸爸,可爸爸为了我们不得不到很远的地方去上班,我也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家而去过集体生活。———江西省信丰县九渡中学初三(2)班赵晓琼(341600)忘不了母亲的“唠叨”,忘不了母亲的“吝啬”,忘不了母亲的“不通情理”,更忘不了母亲的“连珠炮”……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幸福,母亲用她的行为呵护我,激发我———这只未出巢的幼鸟。———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颖颖(334504)我的爸爸是一个工人,每天早出晚归,回来还要检查我们的作业。哥哥的作业做对了,爸爸就给他奖赏;而我做对了,爸爸却不屑一顾,连句鼓励的话也没有。我觉得爸爸…  相似文献   

13.
为真理而战     
王佳慧 《陕西教育》2005,(12):41-41
星期天,隔壁的亮亮来找我儿子东东玩,我和老公要上街去,临走时,便对这小哥俩说:“你们在家好好做作业,别吵嘴。”两个小人儿捧着我拿出来的零食,边吃边连连点头。将近中午,我们往家赶,走到大院门口,就接到母亲的电话:“你们快回来。两个小东西在打架,怎么拉都拉不开!”我心里一惊:怎么会呢?虽说这两小子都很调皮,平时也常有摩擦,但也只是动动口而己呀。“不能打了!再打就把弟弟打伤了!”刚跑到楼下,我就听到母亲声嘶力竭的声音。推开家门时,母亲正使劲地拽着东东的胳膊,把他从亮亮的身上往下拖,但母亲的力气显然不够用,长得圆滚滚的东东起码有八九十斤,他压在  相似文献   

14.
四月的哀思     
4月2日,对我们全家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凌晨时分,我和妻子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话筒那边传来母亲急切的声音:“你俩快回家来吧,你爸不能说话了。”我和妻子匆忙赶到家时,躺在床上的父亲已经神志不清,只能发出含混不清的“啊……啊……”声.  相似文献   

15.
母亲病了,4个加号的糖尿病,头晕乏力,看什么都是一片一片的。我便提出让女儿去学校搭伙。母亲却说:“孩子都上了六年级了,再有几个月就升中学了。我没事,按顿儿吃药就行。”母亲的话令我的的泪水夺眶而出。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妹几个拉扯大,退休之后照料着孙辈也没得清闲,自己病了,仍在惦念着晚辈……  相似文献   

16.
离家     
“起来做啥?天还早呢,再躺一会儿吧。”今天要上学,我想悄悄地穿衣起床,但还是惊动了早早就在灶前忙碌的母亲。母亲抓一把柴禾填进灶膛里。红红的火焰照得母亲眼睛亮亮的,我仿佛看到母亲眼中那一缕对我的期望之光。母亲把我揽在她的怀里,将我鬓边的一缕头发拢到耳后,把头放在我的肩上,轻轻地摇着,默默地看着那跳动的火苗。在柴火的“噼啪”声中,我感到了母亲的心跳与气息。“到了学校,别想家,要好好学习。都这么大了,再掉眼泪会叫别人笑话的……”母亲添了一把柴禾轻轻地说。也不知怎的,我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我……我……”我将头低低…  相似文献   

17.
回家     
五岁。跟着大哥哥大姐姐瞎跑乱窜了一整天,仍不知回家。野孩子似的在门前的水田里玩“过家家”、“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田头:“建华,吃饭了。”那是母亲。我有点依依不舍地被母亲牵回了家。家中的餐桌上早已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母亲心疼地埋怨道:“瞧瞧你!满身是泥,快洗手了吃饭,以后呀,可不许这样了……”“嘻嘻……”我朝母亲做了个鬼脸……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2,(1):49-50
“三十你去伯伯家过年。”电话那头,传来爸爸不容商量的声音。“我想在外婆家……”尽管知道说出来也没用.我还是小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急巫婆     
急巫婆做起了快递员。 “嘀铃铃……”响起了一阵电话铃声。急巫婆一把抓起电话筒,大声地说:“快递中心,有什么需要服务的吗?”电话中传来了“呜呜”哭泣的声音。急巫婆就问道:“你有什么急事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阿婆,今天,我们要考试了,可我睡过了头,要迟到了,这可怎么办呀?”电话中又传来了“呜呜”的哭声。急巫婆连忙说:“没关系,孩子,告诉我你居住的地方,我马上就到。”小女孩把地址说了一遍。急巫婆挂上电话,不出五分钟就到了小女孩的家门口。急巫婆一把抱起小女孩,对她说:“抓紧我的肩,我送你去学校。”急巫婆飞速前…  相似文献   

20.
爱,没有失落     
天,阴沉沉的.我回到了家,很困,也很想睡.见了母亲,便撤个谎:“我头疼.”“那你去睡吧.”母亲边忙着出牛粪边说.如愿以偿的我却有了一种失落——以前,母亲一定会丢下手中的工具,跑过来,用手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这问那,可现在……我伏在床上,泪水悄悄地滴落下来.隐隐约约听到雨声——我醒了.“还疼吗?”母亲问,“这是你的药‘…··”“什么?!”’“什么?还说呢!妈妈冒着雨给你买的药.”站在一边的姐姐指着母亲说.泪水,流出眼眶.啊,母亲,我错怪了您.每个星期天回来,您总把攒下来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煮给我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