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能够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师们也希望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习得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能够终身受用。因此,“授之以渔”,“金针度人”成为当今地理教学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迁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按照过去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对新的学习产生的效果,可将迁移  相似文献   

3.
郑金宾 《天津教育》2007,(10):52-52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迁移能力是学科能力的重要方面。按照过去形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对新的学习产生的效果,可将迁移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后者对新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何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是学习的巩固和继续,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数学新知识的掌握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学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往往可以形成新的数学知识.诸如此类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5.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知识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6.
沈炳广 《西藏教育》2012,(10):33-34
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最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和人题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考察,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颇高。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知识迁移在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情感态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迁移规律,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迁移是“在一定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James M.Sawrey)。”迁移能力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新的学习的能力,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系列活动进程,只要有学习活动就会有迁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快速到来和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培养学生“具有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9.
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学习的经验之所以能对后来的学习发生影响,是由于学生在新的学习中运用这种经验的结果,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迁移是有密切关联的.所以迁移是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己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迁移”,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对于后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通俗地说,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学以致用”。我国古人就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说,可见迁移对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汉语知识的迁移(辨析形声字、纠正错别字)在教学中,讲形声字时,我不仅给学生讲清形声字的组合方式,而且引导学生注意辨析形声字的…  相似文献   

11.
迁移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一条重要的心理学规律。应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对新知识起促进作用和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简称迁移)。应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引起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新知识的认知、学习和探究总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实质上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另一种是已有的经验对于新经验的获得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这即是负…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简言之,就是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迁移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涵义是广泛的,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态度和方法的迁移。迁移具有双重性,不仅表现为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正迁移),也可以是消极的(负迁移)。凡是有学习、有教育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意识地创设和运用学习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自学能力则是各种学习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减少失误和迁移运用的过程.纠错、迁移也正是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地理学习过程中就有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迁移、方法的迁移、态度的迁移等学习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语言迁移概述在心理学中,“迁移”也称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具体讲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在语言学中,“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即指已经掌握的经验(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等)在变化的情景中灵活地运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现象多种多样,按性质可将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 tr  相似文献   

18.
“教无定法”,但教有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操作技能迁移广泛地存在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学习者的态度等主观和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等客观因素。在职业学校专业课技能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技能迁移的规律,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创设各种条件促进动作技能的正向迁移,抑制负向迁移,进而提高专业课技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学是一种劳动,从这一点意义上说,学校就是劳动的场所."据此,稚科夫列认为,从任何意义上说,教学过程都是劳动的过程.动手教育就是这一种教学过程实践说的具体反映.它要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地理名称、地理分布等地理知识,其手段、载体就是制作地理模型.通过制作速成地理模型,达到知识的迁移、内化,当堂巩固地理知识的目的.因此,我们把通过制作地理模型来学习地理知识的这一过程称作动手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迁移与跨学科迁移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与行为方式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也就是学会迁移。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其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