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本质理解需要显性教学。立足本土化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多元教学路径,即科学探究教学、融入科学史哲的教学、科学论证教学、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以及科学阅读与科学写作等。进而提出科学本质教学要走向综合、开放、多元,具体表现为:厘清科学本质的内涵与定位,使科学本质教学目标显性化;挖掘不同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丰富和创新科学本质教学方法;发展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学科教学知识,探索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新路径;基于科学学科知识,建构科学本质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教学科学观与科学教学观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信念。教学科学观是把教学本身作为科学看待的信念;科学教学观是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式看待和处理教学的信念。教学科学观以传统知识论作为认识论基础,以"物性化"为前提,追求教学规则的"通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科学教学观在"人性化"层面审视教学的本真,以研究教学的情境、生成、智慧和创新为基本宗旨,以追求教学操作的"个性"为基本倾向。教学科学观面临难以回避的困境,向科学教学观的转变是教学发展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认定科学本质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和"STEM"的教学能力。理清教师科学本质观认识水平的现状,导致科学本质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阐明提高科学本质教学质量的三个方面,即提高科学本质的认识水平、研发科学本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科学本质的教学思路。建议发展在职教师科学本质的教学水平要因人而异,且显性教学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学科学课程教学具有极大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当前中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去过程"倾向,使得科学教学所蕴含的丰富过程价值流失和退却。重拾科学教育关怀,重视科学教学中学生的生命体验,挖掘科学教学的生命价值和创生品性,是彰显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价值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学教学的实施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关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Internet和初中科学教学的特点,Internet支持初中科学教学具有以下优势:Internet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Internet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探究的平台;Internet支持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Internet为中学科学教学创设了对话、交流、协作的环境。但片面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使用Internet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更好地将Internet和初中科学教学结合起来,以充分地发挥Internet在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中、土两国职前小学教师的科学教学效能感,结果表明,两国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概念有所差异,中国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比土耳其低,两国女性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比男性稍高。职前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与大学主修科学专业课程的数量无关,而与其高中的科学背景知识有关;就业形势、科学教学实践经历对职前教师的科学教学效能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全国首届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大赛"中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呈现了一种去规范化与学科性缺失的倾向。表现于教学设计整体规范性,前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理解与表述中。论文进一步针对问题基于反思提出建议,即拓展学科知识理解,彰显小学教学设计的学科性;注重教学设计研究,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借鉴教学系统理论,建立新的、对科学课程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课程教学系统论。科学课程教学系统应该由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课程教师、学生、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等七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9.
科学源于生活,科学教学就应该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进而扩展科学教学,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学习教学实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可以从八个方面着手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科学教学探究性提问,科学教学探究性演示,科学教学探究性讨论,模拟历史题材的科学辩论活动,科学教学探究性实验,学习环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却凸显薄弱,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在职前师范生教育过程中,开设教育科研知识课程和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职前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焦点问题:本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本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本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相对滞后成因,本科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溯因推理是科学假设产生的唯一逻辑操作,且具有显性的思维流程。科学假设能力是由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操作、产品、品质和监控等组成的多要素、多侧面、多联系的有机整体。科学假设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科学假设能力结构的内在环境为前提,创设良好外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完善科学假设能力的内容,掌握科学假设产生的思维过程,学会评价科学假设能力产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It was hypothesized in this study that men and women develop a belief about their ability in science during their school years that is based in part 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certain science courses and on their level of performance in those courses. This belief about their ability in turn affects the science decisions that these students make when they enter college. Students who believe they have ability in science a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science curriculum in college than those who do no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ven though their performance in high school scienc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en, women in this study rated their ability in science lower, and that thi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later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 science.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根据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根据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新课程的科学教育专业的能力构成应该有以下几部分:以"综合"为特征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能力、技术设计的能力、教育教学尤其是探究教学的能力、扩展专业的能力。而对于科学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则应该完善实践类课程、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专业技术设计"课程。  相似文献   

15.
表达与交流能力是人的基本技能,影响着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人思维发展、思维进阶的一种外显.科学学科中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相关研究较少.在分析科学课程中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内涵基础上,本文对中美日三国科学课标中表达与交流能力的要求和目标进行梳理,提炼科学课程中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规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具体措施为 :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掌握建立规律的思维方法、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理解应用、形成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整合、调节、转换等三个方面,讨论科学创新的个体能力、群体能力和系统能力的构建;并且以数学科学为例,阐述通过教育环节构建和增强科学创新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是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其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水平,因此探讨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科学素质进而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高中生大规模基线调查数据,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高中生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竞赛因素对高中生科学素质有显著影响,班级同伴因素有较大影响,学校因素有很大影响,而家庭因素有重要影响。为此,首先,应重视不断增强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对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作用,缩小班级规模、加强合作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班级同伴效应对于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其次,要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促进高中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此外,需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渗透,重点关注提高西部地区和非重点校高中生科学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cience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outcomes. The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ar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rocesses and their ability to control variables, and the outcomes of students are the achievement in science contents and processe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and show that the teacher ability to control variables is a more valuable characteristic than 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rocesses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Conclusions are drawn ab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of science teachers.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高等工科学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训练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阐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并对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