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鸿门宴》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对比方法。通过刘邦和项羽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宴席座次的时比、人物的对比,刻画了人物性格,表现了人物命运。彰显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巴黎圣母院》将对比手法运用到了极至,塑造出了以爱斯梅拉达为核心的一系列故事人物.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同一人物自身内在与外显、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万象纷呈,存在着大量相反相成,彼此对立的事物。对比是区别事物精确程度的一种最普遍的手段,也是文学作品刻划人物个性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对人物个性化的要求,就是要揭示出区别于其他人物所独有的某些鲜明的性格特征。有对比才有鉴别,对比愈强烈、愈突出,区别就越明显,人物个性才越鲜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对比角度,去探讨《简·爱》人物形象塑造.分别阐述了作品中三组性格鲜明的可对比人物:小简·爱与海伦·彭斯、简·爱与英格拉姆小姐、罗切斯特先生与圣约翰.  相似文献   

5.
对比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加以对照,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特征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方法使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在对比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并使文章有较强的感染力、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对比手法是小说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在《心声》中,作者娴熟地使用了对比手法,让人物在自话自演中形成了巨 大的反差,给读者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心声》中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一是人物间的横向对比;二是人物自身前后的纵向对比.  相似文献   

7.
对比法是我们作文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法。这种技法的特点是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人物,或同一事物、人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对照,互相比较,以达到鲜明地表达思想,说明问题的目的。作文时巧妙运用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将对比的双方放在一起,形成具体的对照、比较,或造成相互的烘托、映衬,这样不仅可以突出事物或人物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比,能把所描写的事物、人物的性质和性格特点鲜明地刻划出来。小学阅读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采用了这一表现手法。教学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情节,是指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故事情节的生动、丰富、完整,人物刻划的鲜明、具体、突出,是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所共同追求的.但短篇小说这种叙事文学样式,因为它的篇幅有限,反映生活灵敏迅速,所以在结构情节和刻划人物上就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就一些规律性问题,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10.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中系统地使用了对比和对照 ,使得小说形成了独特的结构 ,也使得书中人物彼此烘托 ,形象更加鲜明 ,体现了萨克雷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段  相似文献   

11.
技法讲解 任何事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更鲜明地表现出高低、大小、好坏、多少等等,写作文亦是如此?我们在写作中,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中心主题,可以通过对比映衬,选用类似的或反面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言彼衬此,以宾衬主,使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先进和落后、高尚与卑贱,优秀和不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验对比等方法,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效果进行了时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加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可以使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效果显著提高,对传统力量训练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将括母》一文情节紧凑,语言活泼,成功地塑造了有德有识的赵母形象,究其缘由,除了详略得当的剪裁外,主要是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对比也叫比衬,是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巧,它通常是指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性格的人物,安排在同一组矛盾中,这就是常说的对比;有时,对比的两方面也可以存在于一样事物或一个人物的本身,这就是常说的自比;有时,对比的两方面也可以存在几样事物或几个人物中,这就是常说的(?)比。自比,对比,(?)比,都是为了让其显  相似文献   

14.
刘敏 《现代语文》2009,(6):131-133
简·奥斯汀作品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历代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通过探讨反差对比,丑丑相照,以次衬主,纵向对比四种对比手法,揭示出作者在人物对比修辞方面的具体运用,从而阐释了其作品人物恒久魅力之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塑造了近千个人物,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技法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这些技法主要有:运用“性格强化法”,突出人物性格的一个方面,使其个性鲜明;通过人物周围的环境、人物来进行衬托、泻染,于“无”处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人格;用“正衬”“反衬”等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个性差异;用“略貌取神”的方法,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突出其神韵风采。  相似文献   

16.
对比修辞格可把静态的、孤立的语词,通过"对比"手段,使对比物鲜明化、动态化,以此强化人们的印象,让对比中的事物、人物在情境中更耐人寻味、形象更生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对比法教《粜米》一课江苏钱存桂一、语言对比,领悟中心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间的对话十分简要恰当,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读出语气,体会人...  相似文献   

18.
雨果的小说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点,本具体分析了雨果小说人物的四个类型:美丑善恶对比型、完美天使型、至善受难型、极恶魔鬼型。它们构成雨果小说艺术多重变奏的主旋律,分别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心理感受,充分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对照原则和“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的美学理想。作家的基督教二元论世界观和浪漫主义的艺观决定了他的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在对比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结构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三层结构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时各种实现方案进行了时比。  相似文献   

20.
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独特的心理活动描写;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精彩的细节描写;对比映衬的手法;融情入景的环境渲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