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将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对NBA英语体育新闻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按照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所得到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概念隐喻、实体概念隐喻和方向概念隐喻,然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投射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或表达另一个概念。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著作颇丰的翻译家,庞德提出的绝对暗喻概念体现了隐喻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说明隐喻翻译的成功要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思维能力,译文是译者与译文读者在思维能力上的融合。庞德的翻译以创造性翻译著称,却在多数译文中忠实地还原了原文隐喻的思维过程。本文从隐喻体现思维的角度分析庞德的绝对暗喻,展开隐喻翻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以“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观”为基础,研究美国总统GeorgeW.Bush2003年3月17日至5月1日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前后发表的五篇重要演讲中的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说”对隐喻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政治演讲中结构隐喻的可译性高于本体隐喻(容器隐喻)等。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体验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分析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以及隐喻的体验动因。在当代隐喻理论中,隐喻不是语言表达式,而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隐喻系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基于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隐喻研究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重视。事实上,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本文探讨概念隐喻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精读课教学方面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对英语精读课的词汇教学和习语教学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概念隐喻理论相比较,概念合成理论对隐喻具有更强的解读力,但它仍无法对隐喻解读中概念合成空间中新显结构产生的原因给一个令人了然的解答;而Veatch的V-N理论似乎可以补其不足,对合成空间中新显结构产生的原因给予较好的说明。因此,作者对隐喻解读中概念合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做出了新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的隐喻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基本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通过分析基本隐喻与诗歌隐喻的关系,可知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展开的,其展开途径表现为拓展对应关系、增加细节描述、整合多个隐喻和质疑常规隐喻四种。  相似文献   

8.
概念隐喻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了探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方法,本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两个班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进行了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SPSS独立样本分析,得出结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成果显著,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日常语言中最为常见的隐喻本体之一,用以喻指"生活"的喻体极其丰富。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看,"生活"是隐喻框架中的目标域,以"生活是X"概念隐喻为基础,衍生出多种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其中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和抽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itchie支持概念隐喻理论,反对Vervaeke & Kenney提出的批评。虽然Ritchie修正了概念隐喻理论,但他始终坚持抽象思维主要依赖体验经验的隐喻投射的观点。Ritchie的观点存在着简化论的危险,极为错误地表达了抽象思维.和不能解释概念隐喻理论通常预设的有意义的认知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对普遍存在的映射(例如空间关系映射到其它领域)的更认知的解释,以代替依赖体验经验的解释。我们的解释非常符合Ritchie提到的程序知识和相似性。Ritchie主张把概念融合理论作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但概念融合理论并不能如他所愿产生足够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语法隐喻理论的研究为出发点,简单介绍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通过对中英文中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应用的异同来加深对这些理论内涵的理解。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修辞层面的隐喻和概念思维层面隐喻的异同,并结合语言、社会文化、道德标准和人类意图四个因素来论证传统修辞隐喻和现代认知隐喻具有内在一致性,以深化对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因此,通过学习概念隐喻,可以改变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可以系统性地理解语言;还可以通过对英汉概念隐喻的比较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晶蕊 《海外英语》2011,(11):65-66,68
基于概念隐喻在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普遍性,该文探讨了概念隐喻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隐喻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该文重点阐述了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促进词汇习得、篇章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习语教学一直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为习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习语是有理据的,而非任意的。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习语教学是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语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包括:准确把握词汇隐含义,利用概念隐喻将词汇分类记忆和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隐喻构成的双域性体现在隐喻概念系统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这是多个心智空间相互映射并形成最忠实于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表达和阐释的概念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以概念隐喻理论、相互作用理论、概念复合理论为依据,受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文化背景、语言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来源是人类本身的各个部位。Lakoff&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是通过一个概念去理解另一个概念,即源域向目标域的单方向性映射,也就是跨域映射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域概念的某一(些)元素被凸显,而其他元素则会被隐藏。本文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英语中的人体部位习语,发现英语习语里的隐喻使用非常广泛,认为认知语境对于跨域过程中的凸显和隐藏有很大影响,制约着习语的形成和我们对英语习语的运用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理论运用道外语教学是隐喻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外语教学的需要.文章从介绍概念隐喻理论入手,分析了隐喻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的理据和可行性,从词汇教学、习语教学以及文化教学三方面阐述了概念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框架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前者指出思维的隐喻性,而后者则强调隐喻在不同域之间的合成方式。"蜘蛛侠"和"蜘蛛精"的输入空间相似,但输出结果却蕴含着不同的隐喻,价值观棱镜起到了语义核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