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作文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学生习作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他们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生命具有个性,作文教学应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个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考与创造。作文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学生习作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习作能力是他们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生命具有个性.作文教学应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是作文个性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积淀厚实的生活基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导写重点1.写读后感时如何选择感受点。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导写过程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什么感受?小结:…  相似文献   

4.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  相似文献   

5.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生命要具有个性,作文教学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应尽可能体现他个性的光芒,“求真”,“求趣”,“求异”,“求新”。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每个名家的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学生成功的习作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指学生习作中所表现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选材、构思或描写。那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去注意培养、发展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指导习作时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批改作文爱护学生的个性;讲评作文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敢于想别人  相似文献   

7.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习作是最具个性的创造活动,是人的个性的尽情张扬。生活是铸就学生习作个性的熔炉,生活化的习作是彰显学生个性的窗口。因此,习作就是让学生反映生活本色,要让学生亲近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情感见证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从而使习作个性激扬。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准确表达、协作交际的能力.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语文能力.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体验,采用开放式的习作训练,给学生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发展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谢永培 《新教师》2019,(8):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合理的建议,鼓励学生自由、灵动、创意地表达.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个性感悟,形成个性习作的新局面呢?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应是作文。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个体的差异、个性的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人习作的不同。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所以,由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迸发出来的精神火花必定是  相似文献   

11.
4.5广西教育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展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作文教学,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指导上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挥,作文的评价形式单调、效能低下。这些都与以“创新”为内涵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价体系,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一、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1. 创设民主、平等、…  相似文献   

12.
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创造过程就蕴含于个性的展现过程之中。从某种角度说,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学生如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就说明这是学生的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个性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个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个性语言的发展中增强。一、开发个性潜能,挖掘个性语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个性发展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彼此交往来实现的。在课堂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是开发个性潜能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充…  相似文献   

13.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最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一篇习作的诞生,其中所包含的个性特征是多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习作就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心理自由——个性发展的土壤学生的习作过程是把生活经历和感悟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作受到各种束缚,习作处于千篇一律的状态,陷入僵硬的写作模式,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我们提倡的个性化习作正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新课改要求产生的,个性化习作是在保护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能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进行多元化习作内容练习。个性化习作要求在习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独特的见解写进作文中,真正达到"言童心之乐,书个性之彩"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作文是最具个性化的产物,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把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特点、气质,包括生活体验、情感、感知、性格、思维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将集中体现在他们的习作中。可以说,作文是极具个性色彩和灵气的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作文在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生活经验、人生经历和对事、物的感觉去架构文章,运用语言,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作文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产物,也使学生习作成为真正的综合创作行为。好的文章能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像、独特的创造、真实的情感、缜密的逻辑以及娴熟的表达技巧。目前学生的好文章为数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与独特的创造。作文教学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也应尽可能体现他“个性”的光芒,做到求真、求趣、求异、求新。一、选材有个性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再次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敏锐的生活感受,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活动,为学生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棋类、拔河、跳绳、踢毽子、歌咏、诗朗诵、讲故事等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  相似文献   

19.
一、心理自由——个性发展的土壤 学生的习作过程是把生活经历和感悟转化成书面文字的过程,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刘雪梅 《学苑教育》2019,(13):27-27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加强想象能力训练,引导学生进人想象的世界,凭借生活经验重新组合相关信息,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习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