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整合企业治理、演化和竞争相关理论要素,建构企业战略分析的协同演化整合范式,形成“认知-决策-治理-竞合”协同演化的战略分析层次结构,阐述整合范式的系统结构、演化机制及其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组织做出了新的调整。由此引发了对企业组织演化过程的不同理解。从灵活专业化范式出发,灵活专业化理论否定企业组织演化路径的惟一性,相反,认为企业组织演化是一个由复杂、易变的制度安排决定的随机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企业网络组织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企业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的经济活动制度安排,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它的出现改变了企业是论的研究重心,甚至对整个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企业网络组织的有关概念及其思想的渊源,并且从分工与专业化,交易成本,资源外取与共同管理,企业竞争和团队产生管理论角度探讨了企业的网络组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借用生态学的协同演化方法,阐述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认知要素和结构,为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规范方法。首先构造企业协同演化系统,然后对企业制度生态和战略生态的特征维度进行识别,对生态类型进行匹配,最后组合形成四种基本的企业生态协同模式,并指出企业生态系统与组织系统之间的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5.
试图通过梳理社会范式转变对企业环境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动态的角度理解企业战略管理及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及其实践,从而了解企业战略选择的根本原因,让学生建立一种社会发展的意识,能够从社会范式转变的角度,在掌握企业战略选择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企业战略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社会学基础理论存在二元对立一样,作为社会学分文学科之一的贫困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个体主义范式与社会结构范式的二元对立.与此对应,中国扶贫实践也明显分野为个体主义扶贫范式和社会结构扶贫范式,这两种范式分别代表了中国扶贫历程的两个阶段.以社会互构论为理论原则,中国扶贫应该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参与、多元互动和制度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教育创新直接影响教育制度的结构与社会“技术—经济范式”的进程,其实质是社会利益结构通过教育系统表现出来的力量对比变化。基于技术革命的经济长波运动决定了社会利益生产与教育创新的路径与周期性,教育创新应以有利于我国顺应经济长波规律的赶超发展过程中“两个文明”的协同作为价值标准,以有利于我国在此过程中形成与演化符合“毁灭性创造”机制的“技术—经济范式”为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互动成为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研究的热点,网络互动的研究范式也在发生变化,认知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理论学派莫衷一是,这势必影响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理论的整体建构,从方法论和两种研究范式的共同领域互动和意义协商的角度出发,融合以上两种研究范式的优势,解决两种研究范式的不可通性,阐释网路互动研究生态范式的形成与发展,以期为网络互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现有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影响研究较少考虑东道国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论也不一致。通过整合制度理论与资源基础观,研究东道国华人网络对文化差异与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企业层面OFDI项目数据,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OFDI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东道国华人网络削弱了文化差异的负向影响。在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已有研究结论分歧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中国企业利用华人网络"走出去"、"走进去"以及更好地"走下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运用访谈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由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制度设计、组织能力、组织运行、学科文化7个治理因素及21个项目共同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体系。研究袁明: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法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是影响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为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当代研究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本文论述了当代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代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中轴是经济—政治系统 ,它撇开了自然生态和人的丰富交往实践活动 ,是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概念为基础而展开的层层递推式的理论学说 ,只适合于描述匮乏型和冲突型的社会结构 ,并解释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而不适宜于描述富裕型和公民社会型的社会结构 ,也不适于解释成熟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及其整合系统已经由传统的层级式和金字塔式的结构转变成内部系统既十分复杂、又有着高度相关性的社会系统结构 ,这是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发生解释性难题的关键。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只宜看成是总体性的潜在的历史哲学理论 ,并在这一意义上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沟通 ,而不宜直接看成是局部的和显在的社会发展理论。反省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 ,同样也应当成为今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范式变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革命是影响20世纪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重大事件。传统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和"后现代范式"并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的复杂问题。"革命区系"研究倡导整体眼光、微观探讨、中观架构和宽视阈、多学科交叉及在"路径依赖"下对中共革命史进行跨时空比较研究,是当前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原有的社会发展范式的核心理念,但是按照这一理念所展开的发展实践却导致了社会发展场阈中人的缺失,以及众多社会问题的凸显,很多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为了走出发展困境,构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实践的新的发展范式,弗朗索瓦.佩鲁、阿马蒂亚.森和保罗.谢弗等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别提出了价值本位、自由本位和文化本位的社会发展范式。以马克思实践论的双重维度——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为理论视角,辩证吸收已有的关于社会发展范式转换的研究成果——由"重视经济增长范式"到"重视人-文化-价值进步范式",审视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可以发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范式转换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其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其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性层面——市场经济、工业化、科学技术和分工等——还没有发育成熟;第二,中国社会发展范式转换是由党和政府主导、主动完成的。中国的社会发展范式转换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因此在发展范式转换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有独特的发展对策,应当建立适应发展范式双重维度转换的应有机制;虽然当前批判并制约社会理性层面发育的时机还尚早,但还是要将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政府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的核心价值诉求,尽力避免市场经济、工业化、科技和分工等的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育比较中存在浪漫化和妖魔化两种倾向,与之并存的还有对中西方德育范式的严重误解。对中国德育范式的妖魔化,是德育研究中贬低中国德育范式的重要原因。中国德育范式在学术研究中往往被涂上泛政治化、学生不自由等标签,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对西方德育范式的浪漫化背后,西方德育范式的现实实践也存在重大问题与缺陷,特别是严重的校园暴力和忽视德育内容等。德育比较需要客观,并需要关注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凝聚着民族智慧之光的中国古代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人奉为“兵学盛典”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谋略文化中的伟大瑰宝。《孙子兵法》巨著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孙武对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其以前的中国社会军事谋略实践做出的科学总结,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孙子兵法》总结的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与进行战争的重要原则等,对历代战争指导者的谋略筹划和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孙子兵法》的伟大智慧将为中国军事谋略文化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为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铸造新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教育范式转向后现代教育范式,是我国教育界正在实施的一次战略性转换。这种范式转换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盛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后现代教育范式具有开放性、发散性、平等性、生成性、无序性及模糊性等特征。它对现代教育范式的反思与超越表现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心走向边界、从对立走向对话、从单一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奠定了“中国模式”60年辉煌的制度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一次战略抉择,那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决定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第二次战略抉择,将在“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中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创辉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和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作为带来人类经济社会重大变革的两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人的发展上集中表现为人的异化和复归。让人民当家做主、人力产权不断充分自主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内涵和我们应承担的历史使命,这是基于“公主私辅型”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不断发展完善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9.
Two distinctive paradigms have been used in researching higher education phenomena in China’s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first might be described as “critical realist,” and the second as “interpretivist.” The book Portraits of 21st Century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Mov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has inclined toward the second paradigm and a central concept is that of “civil society.” However,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rgue that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may better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Different from civil society that is based on voluntary action and contributions,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profit making behavio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rofit making features of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us aims to supplement the interpretivist analysis presented in the book.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of “commercial civil society” not only reflects certain featur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Chines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operates, but may also be helpful for analyzing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phenomena in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软实力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发展着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把握。其内容博大精深,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先进文化的涵义和战略价值;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内容。这些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思想,而且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还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