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着眼信息能力 深化管理改革--对信息管理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为了促进国家信息化发展 ,我国提出社会信息化度量的指标 ,各行业部门也陆续参照提出行业信息化指标。国家出台的社会信息化度量指标共 2 0个 ,分六大类 ,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条件、信息技术和信息利用水平、信息主体水平、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力度、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可以说 ,就信息产业发展而言 ,这个指标体系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但是应该指出 ,这个指标体系并没有涉及信息在具体领域中的使用问题 ,而仅仅着重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及其投资相关指标 ,如果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去指导非信息产业的行业管理工作 ,势必造成对…  相似文献   

2.
根据信息产业的特点,构建了信息产业测度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元网络方法对吉林省信息产业进行了测度,判断出吉林省信息产业在全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中的位置,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验证.BP神经元网络方法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及极强的学习、联想、容错及抗干扰能力的优点,克服了其他方法对信息产业测度中主观因素较重的问题,测度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信息产业测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看信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  李林红 《情报杂志》2000,19(2):7-8,13
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角度,分析了信息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关系,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信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正确位置.  相似文献   

4.
罗曼 《情报杂志》1994,13(3):25-27
在对信息产业加以界定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信息产业综合指标体系,用量化的方法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王欣  靖继鹏  王钢 《情报科学》2006,24(12):1903-1908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产业测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信息产业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要进行信息产业的测度,既要有合理的指标体系又要有正确的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经济代表的信息产业在改造传统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 2010年的信息产业发展数据出发,选取15个相关的基本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发展潜力和信息产业生产力等方面对各省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中、东、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得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水平,并据此列表,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包括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本文结合我国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分类方法,将信息产业划分为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将其中的26个门类界定为制造业。基于重庆2007年、2012年及2015年的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作用及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在综合考虑本地信息产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业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慰 《情报杂志》2003,22(8):61-63
相得益彰的外部发展环境是信息产业得以健康、高效发展的保障。本文就此对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构成因素和影响程度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建议以市场、政策、法规、投资为突破口。优化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使信息产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信息产业竞争优势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的方法,对2006年全国各地区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从而更好地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