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说:一个人能分清当前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笔和骆驼,或者寺院和教堂、橡树和槐树,这并不代表他有高明的比较能力。同样的道理,分得清意大利足球  相似文献   

2.
凉雨 《当代体育》2013,(24):42-45
关于挫折 “我经常会受到一些困扰,比如说伤病?比如交易流言,或者潜在的球队改变?再比如有人说我是在一个不100%信任我的能力的教练手下打球,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了.对我而言,这些都是沿途的挫折,这些事情是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我会继续向前,而接下来的日子将依然是崭新的一天.我想只要我心中依然有宏伟的目标,或者去正确地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对着自己发问:‘这些事情过不去了吗?’我肯定不会这样认为.” 关于科比 “作为一个人,我觉得只有周围身边的人懂自己,然后自己才可以发挥到最好.我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你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你感觉到自己被欢迎,你感觉到自己被欣赏,然后自己会尽力贡献出更多,完全打开自己的潜力.我跟科比间就是这样,我们关系非常深厚,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他看到过我的各个方面,而这是我生命中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童话都是美丽的,这是每一个从孩童时代走过的我们可以达成的共识,言外之意便是,童话离我们这些成年人已经太远太远。但在这个夏天,德国人却度过了一段似乎在安徒生或者格林笔下才有的美妙日子,他们告诉我们,童话不只属于孩子。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3,(1):56-56
在西方人眼里,最能将优雅的暴力与人格的修为,将极具观赏性的艺术与东方神秘文化,将体育与特异功能相结合的中国文明,就是中国功夫,KONGFU。每一个中国男人都适合演动作片年轻的李小龙在好莱坞试镜时,告诉西方人:“像其他  相似文献   

5.
男儿有泪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心中自然会有一些绞痛。在眼泪落下时,你会忘记一切,但眼泪不会。眼泪似乎要比大笑更加能让人感到宣泄的快感,无论你是痛苦难耐还是喜极而泣。每一滴眼泪都是你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但是所有的这些频繁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鲜活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偶尔见到别人采摘到的玫瑰,心中便羡慕不已,也想亲手采一束来。于是他便向人打听那些玫瑰是在哪儿采到的,人家告诉了他。可是等他赶到了那个地方,那里的玫瑰早已被人采摘一空。  相似文献   

7.
男儿有泪     
李悦 《当代体育》2007,(7):90-94
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瞬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心中自然会有一些绞痛,在眼泪落下时,你会忘记一切,但眼泪不会。眼泪似乎要比大笑更加能让人感到宣泄的快感,无论你是痛苦难耐还是喜极而泣。每一滴眼泪都是你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但是所有的这些频繁加在一起就是一个人鲜活的一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处在这样一个令人无话可说的时代里,带着太强烈的功利色彩。如现代化最发达的西方,西方人对一个人是否活得成功,甚至可以用金钱的数量来衡量。这里且不说这种功利的标准本身很成问题,就是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上来看,也是不能成立的。实际上,一个人成不成功,不仅仅在于功利的标准,更在于我们自己的看法和感觉。在这一点上,禅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不懂禅的人,总以为禅是一种教人退避、消极、遁世的哲学,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实则禅是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种现实,是把自己的能力实现出来,成为一种喜悦,一种能与别人分享…  相似文献   

9.
西方人善于传阅《圣经》,《圣经》又被称为上帝的话——"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在他们心中,总是存在着一片无忧无虑的西方乐土,我们将那里称为天堂。在他们的思想中,有了上帝的庇佑,一切灾难和苦楚随着自己升入天堂后,就将烟消云散.所以他们便希望在活着的时候尽量地用祈祷来吸引上帝的注意,在死后向往能够升入天堂得到上帝的眷顾。或悲、或喜、或怨恨、或感恩……这一切本应该在一个人远离这个纷扰的尘世时变得毫无意义,但现在却更多地被人拿出来曝光,当然这与你的知名度是成正比的,越有名气,你的曝光率越高。人家可不管你是否喘气,说得恐怖点就是恨不得将你拽出棺材,狠扁你一顿再让你瞑目。面对这样的待遇,活着的人还能简单地用反抗来表示一下愤慨,但是闭上眼睛的人恐怕只能到上帝那里去哭诉了吧……  相似文献   

10.
全民公敌     
大震 《当代体育》2011,(48):74-76
每个城市都至少有一个英雄或者敌人,这样这座城市才会有足够的厚重感和故事性。有些人因为表演伤害了一座城市的球迷,有些人因为叛逃,有些人因为恩怨……他们的故事有的很短,有的很长,短到一年一个赛季,长到十几年甚至更久远。城市的英雄和城市的公敌交相辉映让城市看起来别有魅力,而从英雄变成公敌,或者从公敌回到英雄,又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岸钓技巧     
王成 《钓鱼》2008,(8):52-53
我每次外出岸钓,大多数都会事先制订一个垂钓计划。用什么样的钓饵垂钓什么类型的对象鱼,这些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固定不变的因素,例如所使用的钓具、所应用的钓饵或者路亚,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够发挥最大的垂钓效率。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金矿被发现了,人们蜂拥而至,每一个淘金者都渴望着暴富。这时有一个人发现,在这个金矿附近,饮水非常困难,于是,他运来淡水出售。结果,最终成为富翁的是此人,而不是那些淘金者。 这是一个“淘金”的时代可以说每一个棋手都有着自己心中的“淘金梦”。这又是一个悲剧的时代,悲剧的制造者就是百年难遇的奇才李昌镐,他粉碎了太多人心中的“淘金梦”,让许多本可能风光无限的天才痛感生不逢时。 棋盘的一边已布满了棋子,犬牙交错,纠缠不清,而另一边还空空如也。这时,一个人不再纠缠下去,而是脱先在另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姚明在NBA的成功,近期易建联、孙悦又陆续登入NBA,国内的篮球热顿时升温。一些年轻球员都以这些明星为榜样,因为在这些年青球员的心中,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踏入NBA的殿堂。然而梦想与现实毕竟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能够让更多有潜质、身体素质好的年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的起源 有史以来,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会打猎、逃跑或者攻击一个敌人。因此,每个人都要有速度、敏捷和力量。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就会获得成功和社会地位。获得上述能力需要大量的训练。天长日久,这些训练变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竞赛。训练和竞赛就是我们称为的体育运动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组织举行全国运动会的是希腊。早在公元前1200年,希腊人就已经聚集在一起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  相似文献   

15.
每届世界杯都是世界巨星们纵横驰骋的舞台,世界杯正是有了他们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如此摄人心魄。但每次世界杯都会有一些巨星不能参赛,也给每届世界杯平添了诸多遗憾。而这一届世界杯无缘参赛的大腕似乎更多,若将他们组合起来,绝对是一个强队。这些球星无论是什么原因未能到日韩,都是世界杯的损失,是球迷心中的失落。  相似文献   

16.
经典与陪衬     
伟大的时刻注定会成就永恒的经典,所有这样的经典都会定格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而被铭记的除了那些创造伟大的人,还有那些沦为伟大陪衬的角色。没有人喜欢成为伟大时刻的配角,因为和那些带着掌声、鲜花和赞誉的人相比,他们只得到了嘲笑和蔑视,以这样的方式被别人铭记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这对有些人是不公平的,毕竟他们本身没有错。他们也有他们的无可奈何,没有人喜欢做陪衬,没有人喜欢被人蔑视被人嘲笑。但有些人确实是咎由自取的,如果当年不是威尔金斯叫嚣能防住乔丹,乔丹也不会屡屡和他相遇便将其打爆。一个伟大的经典除了有不可复制的偶然性之外,还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每个经典都有它的独特性,或者是因为恩怨,或者是巧合,或者是一个故事,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经典。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面孔,他们虽然成为了历史的注脚,但也正因为他们使一个个经典变得完整,使一段段传奇得以传颂。拉塞尔  相似文献   

17.
《呐喊“野蛮其体魄的东方巨人——东泽东》一文在本刊载出后,引起了体育界广大同仁的关注。不少人疑问:毛泽东,这位从未到过西方的中国领袖,其西方式的体育思想从何而来?读了李力研先生的这篇力作,问题便有了答案。下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尚力思潮”的先驱作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告诉人们:鼓民力就是鼓吹体育的重要、体质的重要、力的重要。而这也正是中国迈向世界强健民族之林、实现现代化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strategy和tactic有战略战术之意,这也的确在描述技战术时会用到。但有一个更简单而又更富于意味的词game使用更为频繁。比如that's my game:这就是我的打法或者我的战术、思路等等,用上game有一种非常轻松、地道的感觉。相似的说法还有That's my tennis.  相似文献   

19.
姚枫 《围棋天地》2005,(12):68-68
当年我们这些复员兵被分配到北京市科委下属单位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下围棋,都下象棋。只有一个叫晓东的在文革时期下过,水平大概有业余1段,他自称是单位的“棋圣”。他和我们下都是让6子,没到中盘我们就全死光了。我真是搞不懂,围棋怎么会是这样呢?象棋你别说让我车马炮,就是让我一个马也别想赢我。围棋真是太玄妙了,后来大家发现围棋更有意思就不下象棋了。棋圣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  相似文献   

20.
别迷信霍顿     
霍顿来华以后,带领中国队出征7次,4胜2平1负,令萎靡不振的国脚们忽然“找到了感觉”,有了自信,并对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也有飘飘然的言行。这倒让人喜中生忧。喜的是他们终于抬起了“离昂的头”,忧的是这并非是眞正意义上的“自信”,而是从迷信一个洋人到迷信另一个洋人。过去把施拉普纳当“救星”,现在又把霍顿当“救星”了。说到底,这不是“自信”,仍然是“他信”。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建筑在“他信”基础上的“大厦”,是经不得风吹雨打的。虽说最近7场比赛,中国队大有起色,但须知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